(原标题:中信建投郭海阳:三大原因令精选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读懂新三板报道 4月21日,由中信建投证券举办的2017年浙江新三板投资者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中信建投证券公司金融研究部负责人郭海阳在会上致辞。
郭海阳认为,在这个时间点推出精选层存在可能。原因有三点,流动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市场存在改善流动性的需求;IPO加速倒逼新三板改善交易制度,留住优质资产;对标纳斯达克,创新层的推出符合市场设计安排。同时,郭海阳通过参考纳斯达克,对如何筛选精选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以下为演讲部分节选:
现在大家对于新三板呼声最多的就是解决流动性的问题。如果流动性很难,这对新三板发展是很不利的,在这个时间节点,精选层推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果顺利推出,就会产生阶段性的套利机会。
目前,新三板还是一个增量市场,这对于政策推出的阻力就会很大。从2014年到到今年,新三板受到很多大领导的点店名,新三板将来会可能会出台一些贴近主板的制度。
在这个时间点如果推出精选层有原因:
1、流动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市场存在改善流动性的需求
2016年推出的分层制度,由于没有配套政策的有效出台,流动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制度推出后市场表现低于投资者预期。由于2016年市场流动性逐渐减弱,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挂牌公司融资效率,这与监管层对新三板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定位违背。因此,监管层希望通过精选层的推出,筛选出优质企业,落地配套政策,局部改善流动性问题,转变市场预期。
2、IPO加速倒逼新三板改善交易制度,留住优质资产
2016年下半年来,IPO审核明显加速,越来越多新三板优质企业决定通过IPO的方式转到主板市场。目前转板政策落地还没有提上日程安排,若最优质三板公司转移到主板,不仅会影响当期三板市场整体资产质量,还会影响未来优质企业挂牌三板的动力。长此以往,新三板市场会因缺少优质资产而变得鸡肋。因此,股转系统以及监管层应平衡三板和主板的关系,通过设立精选层,引入类似于主板市场的交易制度,创造与主板类似的交易环境,吸引优质公司留在三板市场。我们认为,目前IPO堰塞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IPO加速是中期的监管策略,这会倒逼精选层的快速推出。
3、对标纳斯达克,创新层的推出符合市场设计安排
新三板的建立参照了海外市场尤其是纳斯达克市场的成功经验,引入两大基石制度,即做市商和分层。做市商保障流动性,分层制度则同时兼顾包容性和竞争力。实施分层管理后,一方面可以将更多公司纳入统一的规范监管体系内,增强市场包容性;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优质公司,同时市场化而非行政化的分层设计可以让优质公司更快的脱颖而出成长起来,标的质量是一个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因此,新三板参照纳斯达克推出精选层,基本符合市场发展路径及监管层设计安排。
目前市场对新三板是场内还是场外的定论还有争议,我们从官方的定位可以判断,新三板市场首先是一个全国性的交易场所,其次是一个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的交易场所。因此,新三板应该是股权流通而非股票流通的市场。由于纳斯达克市场在2006年经过第二次分层后,成为全美第三家在SEC注册的交易场所,所以纳斯达克的分层指标及结果对新三板市场更有参考意义。
怎么筛选精选层?未来精选层入选标准或与创新层有所区别,即通过“非审核条件+审核条件”两个标准,经监管机构审核后,确定入选公司。入选标准方面,我们认为可以参考纳斯达克市场经验,在创新层基础上做进一步筛选,提高门槛。同时,应考虑挂牌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以及对股东的回报,限定挂牌满2年的公司入选。审核条件方面,考虑到精选层类似主板的定位,需要满足公开发行的要求,建议设立经由证监会核准的股票发行作为审核条件。
我们认为精选层的推出对于创新层会更加严格。
标准一: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
1、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年平均净利润不少于3000万(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熟低者为计算依据)
2、最近两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5%(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熟低者为计算依据)
标准二:营业收入+股本
1、最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70%
2、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6000万元
3、股本不少于3000万股
标准三: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数+合格投资者
1、最近有成交的90个做市转让日平均市值不少于10亿元
2、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7500万元
3、做市商家数不少于10家
4、合格投资者不少于200人
还有一个共同标准:
1、最近24个月完成过股票发行融资(包括申请挂牌同时发行股票),且融资额累计不低于2000万元;
2、或者最近90个可转让日实际成交天数占比不低于50%;
3、公司治理健全,制度完备,遵循全国股转系统的相关规定;
4、挂牌时间满2年;
5、创新层满1年;
审核条件:经证监会非公部核准的股票发行1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