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之后,分层方案依旧悬而未决,使得市场预期受到打击,做市指数出现连续下跌。上周跌破1200点整数关口值得关注,这是市场参与方对新三板态度的最好体现,也是参与各方的心理关口。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姜隆
由于分层机制迟迟未能落地,导致场外资金观望,场内资金避险撤离,因而做市指数持续下跌,成交额相对萎缩。但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确实有机构在减持新三板个股,但也有机构在二级市场买入,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做市指数跌破1200点
市场情绪低落
上周五,新三板做市指数跌破1200点,报收于1195.90点,距离去年股灾时创下的最低点1103.78点仅差不足百点的距离。与此同时,新三板成分指数于上周四创出股灾以来新低1234.39点。
新三板与A股之间存在联动效应,这一结论几乎成为新三板市场参与者的共识。从历史走势看,以A股上证综指为例,自指数从5178.19点一路下跌以来,新三板做市指数与其在趋势上联动效应明显。2015年7月8日,上证综指报收于3507.19点,并于第二天收出长阳,结束了第一轮暴跌。与此同时,新三板做市指数报收于1220.26点,盘中创出1103.78点的最低点。随后两指数的联动效应开始减弱,上证综指在随后的行情中,于2015年8月25日跌破3000点关口,并于第二日报收于2927.29点,再次探底,并结束了第二轮暴跌。2016年1月28日该指数再次暴跌,并创下2638.30点新低,第三轮暴跌结束。目前,上证综指的这一低点尚未被打破。
新三板做市指数自去年7月8日以后并没有跟随上证综指继续探底,而是在一个区间内持续震荡整理,其间还一度维持在1400点上方。2016年以来,做市指数开始持续阴跌,并在3月1日触及1200点上方,随后开始小幅回升。进入5月以来,做市指数连续下跌,直到上周跌破1200点大关。
北京一位机构投资者对上述数据对比表示认同。他认为,在A股股灾时,做市指数虽然曾经跌破1200点,但并没有收在1200点以下。随后受到分层征求意见稿的利好影响,市场表现平稳有升,两者的联动性也在减弱。在分层机制不断发酵的过程中,市场再度低迷,进入5月份之后,分层方案依旧悬而未决,使得市场预期受到打击,做市指数出现连续下跌。他认为,上周跌破1200点整数关口值得关注,这是市场参与方对新三板态度的最好体现,也是参与各方的心理关口。
场外资金观望
场内资金避险
与指数下跌相对应的是流动性再次萎缩。从数据上看,从去年7月8日做市指数反弹以来,交易数据整体变化不大,成交额较为平稳,其间受到分层机制影响,一度日成交额保持在10亿元上方,但随着市场对分层消息的逐渐消化,成交额再次回落。进入5月份以来,日成交额呈现逐日递减的缩量趋势,这与挂牌企业不断增加的数据相背离。上述投资人士认为,成交额没有与挂牌企业数量同步增长,就是一种相对萎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私募新三板投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分层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进入创新层的企业会受到关注,全市场的资金也开始向这些企业倾斜,有些企业为了能进入创新层也进行了一些运作。按照分层征求意见稿的要求,4月30日既是企业年报披露的截止日,也是分层筛选的截止日。此后,能否进入创新层就不是企业和投资机构可以影响的,此时有一部分较为谨慎的资金选择先行撤退也是在情理之中。
九泰基金新三板投资负责人、总裁助理郑立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确性增加是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分层最终方案尚未明确,哪些企业能真正进入创新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场外资金止步观望。另一方面,前期布局准创新层企业的机构对分层的预期有所调整,从而导致资金配置的调整。他认为,这是一个短期现象,当分层真正落地后,这些资金还会回到新三板市场上来。
一些机构投资重点
已转向夹层企业
指数下跌流动性萎缩的背后是哪些机构在交易呢?一位深圳新三板从业者向记者表示,从天星资本参与定增企业的股票走势来看,近期市场较大的卖方中可能就有天星资本。天星资本董事长刘研则表示,天星资本是新三板最坚定的支持者。记者从一家三板挂牌企业董事长处了解到,近期该企业股票的最大卖方确实就是天星资本,几乎清仓。据其测算,天星资本在此轮投资中赚了近2倍。
有卖方就必然有买方,据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北京某大型券商自营部门已开始在二级市场买入新三板个股。该知情人士表示,该大型券商所动用的资金达上亿元,投资的方向包括科技、医疗、养老等行业。但截至记者发稿,该券商并未就上述内容进行答复。
一位曾在机构做投资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如今他已开始创业,专门通过二级市场投资他认为比较好的企业。他的条件有三个:首先,企业定增中有大量的机构投资;其次,股票交易价格低于这些机构的定增价格;最后,有可能进入创新层的企业。他告诉记者,他的投资周期设定为3-5年,市场越低迷给他带来投资机会越大。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如何在当前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呢?郑立昌表示,在基础层寻找有可能进入创新层的企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表示,未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本身质地确实不好的,这类企业主要问题还是经营不佳,要通过改善经营状况来解决发展问题,如果不能改善,未来只能被淘汰;另一类是质地不错,但暂时还不符合创新层标准,通过努力搞好经营,自然会符合创新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