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杨光
分层政策尚未落地,之前市场纷纷猜测的分层红利如连续竞价交易、降低投资者门槛等至今都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很大想象空间,如何看待分层的实质目的和分层后投资模式的变化?中国基金报记者专门采访了红土创新基金新三板投资总监张剑斌。
张剑斌指出,分层制度带来的红利不是降低投资者门槛和竞价交易这么简单。面对新三板市场数量庞大的企业,其更深层次的目的是精选标的公司、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将有限资源集中至精选标的,政策方面可能会向创新层提供诸如再融资等绿色通道,因为对企业而言,融资发展才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对于投资机构而言,肯定会重点关注创新层公司,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层具有调整机制,对于未来成长性好有潜力进入创新层的基础层公司,也可能会成为价值洼地,这需要更加专业的投资模式和投资能力。
今年5月,新三板挂牌公司已突破7000家,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从这7000家挂牌企业中选择有潜力的企业,难度很大,此外,新三板和A股市场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A股基本都有卖方研究覆盖,其研究资料相较于新三板市场更加丰富,获得信息成本更低,时间也更短。而目前在整个新三板市场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研究团队,但对于三板投资,投资者又需要更加专业的投资能力和知识储备,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应该把新三板行业研究放在首位,其研究团队在其所在行业应拥有相当丰富的行业工作和投资经验,所以三板投资更看重专业程度,这样才能挖掘出好的公司。
张剑斌告诉记者,红土创新根据新三板的这些现状对其投资风格进行升级,从过去单纯投个体企业,升级成批量投一个行业中相关联的若干企业。“我们摈弃了孤岛投资的做法,现在如果看好一个行业,就会在这个行业中找寻一批这样的企业进行投资,比如我们看好体外检测,如今已挂牌的四家公司我们已投了三家,因为在生物医药行业,体外检测每家的特色并不相同,所以我们会通过投资一个行业的企业,在这个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形成产业链投资。”张剑斌强调,有些行业因为其行业属性,成长性和行业空间很难受到资本青睐,所以投资逻辑还是以具有新兴、成长性的行业为核心,对其整个行业中的企业进行批量覆盖性投资,涉及其行业各个细分领域,形成行业的信息链条。“这样对整个行业就会有非常深入的认知,这也是我们判断一家企业投资价值的要素之一。”
张剑斌同时指出,投资新三板,更像是VC投资,但在某种程度上比VC投资更难。对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需要对公司进行长时间调研,但对于新三板投资而言,作为公众公司,企业的资料披露都是公开的,机构往往只能通过这些资料作为调研基础,企业通常没有很强的意愿配合机构像一级市场投资一样把公司调查个底朝天,所以对于新三板投资机构而言,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首先研究公司公开材料,然后对材料中的有价值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同时配合投资经理对其所在行业的丰富投资和工作经验对企业做出判断等,“这个周期不能太长,因为需要机构在更短时间内根据自己的研究做决策,同时在投后也需要对企业进行资本对接和行业间联动的扶持。”比如红土创新通过其母公司深创投集团及自有资源对所投新三板公司进行产业链上下游与资本巿场对接,这从侧面也体现出新三板始终还是专业投资机构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