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能源涨价推动PPI加速上涨 对企业成本影响几何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雁争 2008-08-12 07:5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幅达10.0%,创下近12年以来的新高。
  多数券商研究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PPI持续上升的可能性及其对CPI传导的压力在年内都不大,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保持20%左右增速的预期并未改变。
  ⊙本报记者 李雁争
  能源涨价推动PPI创新高
  统计局11日的数据显示, 7月份,PPI同比上涨10.0%,这一涨幅创下了12年以来的新高。
  数据显示,7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4%。天相投顾宏观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和黑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是推动PPI创新高的主要因素。
  分品种来看,7月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1.2%,比上月的35.9%高5.3个百分点。7月份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32.6%、21.5%和29.4%,比6月的10.4%、12.2%和15.5%均有较大幅度上涨。
  申银万国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PPI上涨主要跟原油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以及国内成品油和电价上调有关。我国于6月20日起将汽油和柴油零售价每吨调高1000元,并自7月1日起调高了全国销售及上网电价。
  统计局最新数据还显示,7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1.0%。
  三季度PPI上涨压力较大
  对于PPI未来的走势,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指出,二季度的PPI同比上涨8.4%,较一季度6.9%的涨幅大幅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主要受到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带来的影响。考虑到全球和中国工业增长、人民币汇率变化以及能源价格的影响,预计三季度PPI的压力最大,但四季度以后应会逐步缓和。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宏观分析师认为,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国内输入通胀的压力将明显减少,国内能源价格受政府行政性价格管制等因素影响上涨势头得到抑制,但是同时国内煤炭价格、钢材价格在供需基本面影响下难以出现反转回落趋势,可能依然保持高位震荡,因此下半年PPI可能在较高位运行,近两个月可能是年内高点。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付立春指出,未来PPI还将保持上升态势。首先,从2008年PPI持续高涨的走势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是PPI上涨的重要动力。虽然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已经大幅回落,但从国外传导至国内还需要一定时间;其次,从PPI内部构成来看,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产品价格涨幅高于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于生活资料价格涨幅。数据显示,7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4%,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1.7%,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6%。
  推动企业加快改造升级
  对于PPI创下新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治理本轮PPI上涨的重点是提高企业对成本增加因素的消化能力。
  张立群指出,不同于历史上由于总量或结构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此次PPI上涨,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反映了资源供求矛盾。因此,它不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但会增加企业成本和经营困难,其结果既可能导致困难企业增加,就业和收入减少;也可能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改造升级。
  他说,治理此类价格上涨既要注意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防止对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也要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财税和金融方面的措施,为企业改造升级、加强管理、创新技术、消化成本增加因素、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张立群指出,当前我国总需求增长已趋稳定,供求总量关系大体平衡,终端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难以快速传导到生活消费品价格。在这一背景下,治理PPI上涨的重点是提高企业对成本增加因素的消化能力。应注重改善企业经营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在压力下推动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化不利为有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抑制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奠定坚实基础。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