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基金业绩下滑内幕:都是"超配"惹的祸?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宏 2008-08-11 08:0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个基金业绩的突然大幅下滑,背后往往不仅仅是对短期行情的判断失误,同时可能还伴随有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的明显隐患。
  又一只基金尝到了大幅"超配"后带来的苦果。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最新统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础行业截至8月8日的今年累计业绩排名是第121名,在同类124只股票型基金排名后4位。
  而在不久之前的6月30日,该基金的同类基金排名仍在前25位。区区一个多月内,该基金的排名连续下跌近100位次,降幅达到了引人关注的地步。
  根据银河的统计,从8月1日至8月8日短短一周内,该基金的周净值亏损达到12.85%,排名同类基金倒数第一。最近一个月该基金净值亏损24.19%,同样是同类基金之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基金净值的亏损的突然放大?这个情况是偶然的么?
  "超配"个别行业
  在检视了摩根士丹利华鑫基础行业的二季度季报后,我们可以发现,这看来是又一起因为大幅"超配"个别行业而导致的基金净值和排名的巨大波动。
  这里说的是"超配",不是通常意义上的"overweight(超越基准的配置)",而是指那种把基金资产的相当部分(比如30%~40%以上)倾注在1~2个行业的"超级行业配置"法。
  历史在过去的3年内,不断有各路基金试图用这种方法来获得领先同行的业绩,其中有部分基金获得了暂时的辉煌的成功。
  但几乎所有尝试"超级行业配置"的基金都会在某个时点后,开始遭遇基金业绩排名的突然暴跌,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超配这个过去3年曾经栽倒了大批的"明星基金"或"非明星基金"的坑里,摩根士丹利华鑫基础行业只是最新的一个而已。
  遭煤炭股绊倒
  那么,摩根士丹利华鑫基础在单个行业的配置有多集中呢?
  根据天相对基金2季报的数据统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础行业在采掘行业(主要是煤炭股上)上的配置比例高达其基金净值的36.13%,为全行业最高,亦是其一季报配置水平的两倍半。
  另外,与该基金股票投资规模相比,该基金在采掘业上的配置比例约占其股票投资的49%,这个水平大约是沪深300指数中采掘行业所占比例的3~4倍左右。摩根士丹利华鑫基础超越基准配置的程度可见一斑。
  而恰恰是煤炭股在6月末以来出现了一轮深幅回调。根据天相理财终端的统计显示,煤炭板块从6月30日至8月8日下跌了26.81%,摩根士丹利华鑫基础重仓的潞安环能(601699)等股票更是跌幅在30%以上。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跌幅不足8%。
  前车之鉴不少
  事实上,类似的基金业绩起落在过去三年中层出不穷。
  2006年四季度,景顺内需系列基金对于"银行+钢铁股"予以超重仓配置,当年四季报显示,景顺内需基金在当季度重仓配置金融股25.97%,对金属非金属业重仓16.33%。景顺内需2号对金融业配置37.58%和对金属非金属业配置18.07%。
  上述超配策略帮助景顺内需基金成为当年收益率最高的基金,但在其后的2007年,景顺内需系列基金业绩迅速下滑。2007年全年景顺内需基金基本在行业最后四分之一的位置徘徊。
  2007年,仍有不少基金采用类似策略。典型的是大成优选,据该基金三季报公告,2007年7月募集完毕大成优选在当年9月底对金融保险业重仓配置46.64%,金属非金属业配置了23.11%,前两大行业的配置比例在行业中前所未有地达到了近70%。
  "上述重仓偏载"的策略虽然支持大成优选在2007年四季度一度净值领先其他创新封闭式基金。但在2008年上半年亦直接导致大成优选的净值表现在33只封闭式基金中名列最后两名(据银河证券数据)。其原因同样是重仓行业的巨大累计跌幅。
  短期排名压力使然?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多的基金在"超配"的路上越走越远呢?
  答案很可能是追求短期业绩排名的强烈动力。
  一些基金经理认为上述"超级配置"方法存在相当的危险性:"把大比例的基金资产集中在个别行业里,其实已经类似于赌博,赌这个行业表现会明显超过市场,赌这样能够快速提高基金排名。但是,如果市场表现相反呢?基金怎么全身而退?"
  "当然,这么做你可以解释为基金经理对某些行业独具信心,对行业的认识远超市场水平。"一个基金经理评价说,"但是,这个行业内又有多少人具备这样过人的能力。说到底,多数人是胆子大,拿持有人资产博一下基金排名而已。"
  而据悉,在诸多风险控制严格的国内外机构比如社保基金、QFII,都会对股票组合的行业和个股的配置比例予以严格限制。在一些风控严格的合资基金中,对于股票基金超越基准比例5%以上的行业配置水平都会受到严格的限制。
  类似的风险管控在中国基金业已经是越来越明显的方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