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银信联手 参与"打新"资金累计超9000亿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真龙 2008-01-03 05:5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07年,信托公司在一级市场上累计动用申购资金突破9000亿元人民币。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44家信托公司参与首发配售累计申购动用资金达9068.27亿元,这一数据是2006年的14.75倍。数据激增的背后凸显的是庞大的银信合作理财市场。
  信托公司“打新”热情高涨
  中石油、中国神华回归A股,中铁A股IPO,太保登陆上交所,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IPO热潮不断。根据Wind数据显示,2007年IPO达120家,融资额超4000亿。在“投资一级市场只赚不赔”的鼓动下,多方资金争相进入一级市场渔利。
  根据对Wind资讯统计数据进行计算,记者发现,去年44家信托公司参与首发配售次数达8031次,累计获配投入资金188.51亿元。在参与首发配售次数上,云南国投、中诚信托、中海信托、中信信托、北京国投、华宝信托、重庆国投等7家信托公司超过400次,其中云南国投参与首发配售次数高达1597次。
  在累计申购动用资金量上,中信信托和中诚信托两家信托公司均大手笔投入过千亿资金,中信信托累计申购动用资金1578亿元,中诚信托达1049.87亿元。位列第三至第六名的分别是中海信托、重庆国投、华宝信托、上海国投,投入资金均过300亿。
  在累计获配投入资金方面,出手阔绰的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和中诚信托分别获配41.04亿、32.68亿和16.82亿元,占据前三位。除此之外,中海信托和重庆国投获配投入也超过10亿元,达到14.27亿和10.32亿。
  “打新”资金来自何方?
  通过对Wind资讯《首发增发获配机构明细》进行分析,记者发现,信托公司自有资金、信托公司发行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单一信托计划构成信托公司打新资金的三个重要来源。通过对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进行汇总,记者测算出2007年前11个月信托公司共发行了334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规模达346.01亿,在资金投向上,集合资金信托多投向证券市场,因此这部分资金成为信托公司进入一级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除此之外信托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单一信托计划募集的资金也是信托公司参与首发配售资金的重要来源,不过由于这两部分资金并没有公开的详细数据,所以记者无法计算这部分资金的具体数量。然而相比于9000多亿的累计申购动用资金总量,按常理推算,这三部分资金总量进行相加之后仍然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那么这个缺口究竟要靠什么来填补呢?通过对2007年参与首发增发配售机构明细进行分析记者发现,除前三个资金来源之外,另外一个资金来源为信托公司“打新”提供的资金远远超过前三者之和——银信合作发行的理财产品。
  “燃爆”银信合作
  “虽然打新股的年化收益率正在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由于其稳健的收益,目前仍是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的主要内容。”中泰信托总经理助理盛大表示。信托公司与银行合作“打新”的契机出现在去年2月。2月中旬,上海国投、中信信托、云南国投等信托公司上报的集合证券投资信托计划参与新股网下配售的申请(即“打新股”)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信托公司首次获准以信托计划资金参与新股网下配售。
  伴随着闸门的开启,大量银行理财资金开始借道信托进入一级市场。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统计,自去年3月份起,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开始稳步上升,其中3月份发行了19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4月份发行了26款,9月份激增至52款。据统计,2007年前11个月共有282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成立。自3月份开始,几乎全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几乎都推出了银信合作“打新股”理财产品,交通银行推出的“得利宝·天蓝”系列理财产品,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新股申购系列人民币资金信托计划投资方向均为证券市场上首发新股、增发新股、首发可转债(含可分离债券)的一级市场投资。
  “相比于信托公司自己发行的信托计划,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规模要大很多。”北京国投信托总部副总经理何晓峰表示。由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受限于“200人”规定,因此规模一般都在2000万——2亿元之间,但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并不受这一规定的限制,在投资者竞相追捧打新股产品的情况下,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火爆,其募集资金规模动辄上十亿甚至上百亿。据保守估计,去年全年近300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占信托公司参与首发增发配售的资金比例应该不下于80%。
  信托打新谁受益?
  信托打新谁的收益最大?答案非信托公司。在信托打新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及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信托公司担当的主要是受托人角色,投资管理人除一部分拥有投资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自己担任外,很大一部分信托公司选择同外部投资管理机构合作的方式。上海某信托公司信托部经理向记者透露,在收益上,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有相当大的差别。在一项信托计划之中,受托人的收益在1%-2%之间,而投资管理人则可以拿到20%-30%的收益。因此,虽然信托公司打新热情高涨,但在收益上,除了自有资金打新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外,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以及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打新所带来的收益,其实是在多方瓜分之后,才分得很小的“一杯羹”。
  “信托公司为银行理财资金提供了过桥的功能。”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勇表示。李勇认为,与上年相比,数十倍的增长会给信托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受益最大的不是信托公司,而是充当操盘手的投资管理人,即众多的私募机构。”由于银信合作“打新股”理财产品在产品设计上要求并不高,并不能体现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信托公司来说,只有努力提高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争得投资管理话语权才能避免继续“为他人做嫁衣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