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轶
种种迹象显示,管理层收紧股市流动性的信号越来越明确。
银监会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禁止信贷资金被挪用入市;证监会于近日要求证券公司立即开始对不合格资金帐户的进行全面清理工作;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此前不久的全国国资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对于国有企业炒股,应该高度防患风险,国资委将建立一套跟踪系统,对进入股票市场的国企资本进行监控。
其实,新基金发行放缓、持续营销受到控制、持续大盘股快速发行、非流通股的不断上市等行为,已是证监会从去年年底就开始不断向市场传递出的意在收紧流动性的信号。
A股市场从2005年的1000余点到如今的近3000点,上涨幅度超过200%。上涨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变革以及上市公司盈利大幅上升。但过剩的流动性也在股市的不断上涨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市场到达2000点的高度后,众多机构认为A股估值接近合理时,市场信心更多来自对不断扩大的外贸顺差的预期,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导致国内流动性泛滥,很大程度上助推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升。
这样的预期不无道理。统计显示,到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473亿美元。
但也有迹象表明,更多收紧流动性的举措已在酝酿之中。其中,政府可能成立专门机构经营部分外汇储备这一举措的影响不可低估。新机构可能独立于各部委之外,由国务院直接管理,通过发行特别本币债券方式募集资金,然后向央行收购外汇储备,进而在海外进行投资经营。
观察人士认为,假设发行1.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债券,购买2000亿美元外汇用于海外投资,就意味着将国内的1.6万亿元的流动性抽走。加之央行通过央票、准备金率等回收流动性力度的加大,国内流动性泛滥的势头可望得到遏制,流动性收紧效应传导至股票市场是可以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