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盘点2006之公司篇:新纪元 全流通解放资本市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查明 2006-12-21 10:54: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资本市场完成了一场高等级进化,正如人类祖先解放了双手
  本报记者 查明
  全流通元年,资本市场历经脱胎换骨的变化,站到了一个全新时代的起点。正因为如此,未来的辉煌应是今日的认知难以描摹的
  在人类进化史上,直立行走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解放的双手,带来了自然和社会运转的全新逻辑,推动着一个星球文明的全新演进。
  2006年———全流通元年,资本市场完成了一场革命性的高等级进化。随着对价效应的逐渐显现,投资者对股改和全流通的认同度大大增强,资本市场的进化趋势最终得以确立。1248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或进入股改程序,而未股改公司已不足百家。
  2006年———全流通元年,对资本市场的直立行走而言,其影响远非支付对价所能概括。包括IPO、再融资新政、上市公司收购、股权激励在内的市场化改革,随着股改的渐入佳境而次第推开,为市场的提振不断注入活力。
  2006年———全流通元年,无法触摸、却能感受的一系列积极变化发生了。在“市值为纲”取代“净资产为纲”之后,上市公司整体费用率呈现出下滑趋势;自全流通并购规则问世,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将做强做大的雄心,落实在对主业的兢兢业业上。
  2006年———全流通元年,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全球经济运行的步伐大大加快。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定价方式并轨,被刷新的“中国特色”,不仅吸引到全球资本的关注,更拓展了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
  2006年———全流通元年,制度变革极大地振奋了投资者的信心,引领价值投资理念走向纵深,投资主体和客体逐渐形成良性互动,烘托和营造着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言以蔽之,以股改为发轫的制度变革,彻底改变了资本市场的利益机制和运行方式。无论是描述市场高度和范围的股指、市值,还是反映上市公司规模和质量的资产、业绩,都按照新的逻辑写下新的篇章。在这一年的扉页里,或许应该加上这样的表述:
  2005年,它是一个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出现回落、盈利前景看淡的市场;2006年,它已成为前三季度加权平均每股收益追平历史纪录、全年业绩有望挑战十年高点的市场;
  2005年,它是一个上证综指跌破千点、总市值3万亿的市场;2006年,它已成为股指突破2000点大关、总市值达7.6万亿的市场
  ……
  全流通元年,资本市场历经脱胎换骨的变化,站到了一个全新时代的起点。正因为如此,未来的辉煌应是今日的认知难以描摹的。
  ST环球、ST建峰等近百家的绩差公司在股改中实现了实质性重组,涅槃后的“幸福生活”并不能在年内充分反映。市场现在还不知道,其中会有多少的苏宁环球诞生;
  包括鞍钢股份在内的40余家公司在年内完成定向增发,但同时,170多家公司提出了增发议案却未实施。市场同样难以准确判断,明年会有多少公司能够完成增发、实现整体上市,又会有多少新的资产会进入到相关公司并提升其盈利能力;
  万科、中兴等公司的高管戴上“金手铐”,由此,个人利益和公司经营绩效紧密捆绑在一起,但更多的公司则刚刚等来股权激励的发令枪响。因此,市场难以断定,明年将有哪些公司的高管会受到激励,又会有多少的业绩因此而逐渐显露;
  福田汽车迎来戴姆勒克莱斯勒,福耀玻璃联姻高盛,宝钢向新日铁、浦项抛出绣球,市场很难猜测,还将有多少公司会被外资“觊觎”,并幸福地“结合”;
  工行、中行、国航、大秦铁路等50来家公司顺利登陆A股市场,为证券市场带来8151.82亿元的新增资产、21810.11亿元的新增市值,而中石油、人寿、交行等大盘股IPO已是箭在弦上。无法精确预计的是,明年资本市场又将迎来多少新面孔,增添多少资产和市值
  ……
  一切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变化都证明,直立行走的资本市场,用它的双手叩开了新时代的大门。
总资产破20万亿元
  2005年年报显示,全体上市公司总资产72808.44亿元,净资产20418.41亿元。截至12月15日,上市公司总资产207475.11亿元,净资产30199.4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5%和48%。
  导致上市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大幅增长的原因包括两方面。首先,年内有56家公司IPO,尽管数量不是太多,但由于有工行、中行、大秦铁路、中国国航等“大个头”,所以给资本市场带来了125593.07亿元总资产、8151.82亿元的净资产增量。因银行股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资本市场总资产增幅明显高于净资产增幅。
  另外,整体上市、盈利、债务融资等都会增加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当然,部分公司退市、亏损则会形成抵减。
总市值超过7万亿
  截至12月18日,资本市场最新总市值79029.94亿元,而去年年底则只有31717.28亿元,增幅达到149.17%。其中,A股总市值77574.73亿元,比去年年末的31001.31亿元增长了150.23%。
  年内56家公司成为A股市场新成员,以12月18日收盘价计算,这些公司总市值达到21810.11亿元。很显然,其余25502.55亿元的总市值增量由“老股”股价上涨、股本扩张共同完成。
  由于股改、“小非”解禁等因素,所谓的流通市值在内涵和数量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去年年底,A股市场无限售条件的股票总市值为10434.26亿元,而截至12月18日,无限售流通股市值增长到24342.23亿元,增幅133.29%。
  另外,大盘股的上市使资本市场总市值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招商银行、上港集团等排名居前的5只股票,总市值达到27538.16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34.85%;而去年年末,前5只股票总市值占比仅为18.36%。
业绩有望创出新高
  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出现大幅增长。有可比数据的1396.00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798.2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475.92亿元增长了21.84%。
  从加权平均每股收益看,今年前三季度该指标为0.21元,同比增长9.36%,平了2004年三季报业绩纪录。另外,1-9月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05%,同比增长10.59%。
  上市公司2006年全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有望创出10年来的新高,2007年和2008年业绩也可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增长。
上证综指上涨100%
  上证综指从去年年底的1169.86点上涨到12月18日的2332.43点,涨幅达到99.38%;深成指则从2879.97点上涨到6393.33点,累计涨幅更是高达121.99%。
  新股上市为指数上涨贡献了221.93点,剔除该因素,上证指数实际上涨940.64点,涨幅也达到80.4%。(查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