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否极泰来 T族借股改"脱胎换骨"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闫立良 2006-06-26 08:0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复牌后平均涨幅达到60%以上
关联担保、巨额占款、股权被冻结、经营瘫痪……这些都是“披星戴帽”上市公司所特有的共性。在管理层年内完成股改和解决清欠问题的思想指导下,这些ST公司纷纷运用创新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加快了股改的进度。据统计,截至本周共有两市23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并复牌,历史问题也得以基本解决。
随着股改深入,相关部门为了推进ST股股改相继出台“绿色通道”、“注入优质资产也可当作股改对价”等相关政策,从而赋予了ST公司新的机遇。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从GST环球、GST啤酒花、GST农化、G*ST靖煤等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注入优质资产与股改的结合引起了资金对此类股票的关注。
股改带来新生
据统计,两市ST板块共有23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并复牌,其中部分公司在股改完成后已经成功地摘去了ST的帽子。已完成股改但并未摘星去帽的公司共有14家,分别是G*ST发展、G*ST靖煤、G*ST吉炭、G*ST三元、G*ST天宏、G*ST信息、G*ST宇航、GST太光、GST酒花、GST建峰、GST环球、GST化工、GST黑豹、GST古井A。已经完成股改且已经摘星去帽的公司共有9家,分别是G大元、G特力、G四通、G光华、G天然碱、G京旅、G多佳、G大龙、G中西。
分析人士指出,越是像ST这样的公司,越容易诞生黑马。基于历史原因,ST公司当地政府没有希望其退市的,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ST公司都有重组整合预期,而这种整合将会为公司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GST环球让投资者对ST公司的股改充满了期待。在股改之前,GST环球净资产为零,但在大股东以注入4亿多经营性资产后,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完全改变,每股净资产由0增加至1.01元,公司的主营业务也发生了彻底变化。由此,GST环球在股改复牌首日即大涨了179%。而接下来的ST公司股改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据统计,ST公司复牌后首日涨幅平均达到了60%以上。
  由于客观原因,ST公司的大股东往往难以支付对价,于是借助并购重组或产业整合的方式完成股改,就成为了许多ST公司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在这种大背景下,ST公司由于其固有的一些优势,获得并购重组成功的机会很大。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ST公司的优势在于:基本面情况尚可、有政策扶持、收购成本低廉、缺乏持续经营能力、原大股东有退出意向,这些都为未来的战略性重组并购打下了基础,也降低了目标公司的收购难度。
  管理层对清欠的强硬态度也从侧面加快了ST公司的重组整合步伐。据本报数据部统计,目前两市共有80家ST公司存在占款问题且没有进入股改程序。这就决定了清欠、股改、重组有可能同时在这些公司身上发生,这其中就蕴藏了丰富的投资机会,等待投资者去发掘。
  该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一些由于计提而戴上ST帽子的公司,成为并购重组对象的可能性非常大。据了解,今年以来,沪深市场新增了59只ST类公司。在今年被ST处理的公司,基本都有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就是不经过ST,而直接进入*ST。在这些新增的ST公司中,大多都在2005年四季度进行大量的计提,使2005年第四季度大量亏损,从而使年终亏损;而且,大部分公司的亏损主要来自于计提,甚至计提的金额远超过了净利润。
  这些因股改而被赋予了历史性的重组题材的ST公司,被投资者寄予厚望。去年10月份刚入主GST农化的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将化肥等资产与GST农化进行了置换,置入资产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预计净利润分别高达4955万元、5203万元和5463万元。在重组的刺激下,GST农化的股价今年来也几乎翻了一番。
寄望资产重组
随着股改进入攻坚阶段,管理层公开表示要在年内完成股改,目前亏损和ST类公司占据未股改公司半壁江山,这类公司能否顺利股改是整个股改工作能否达成目标的关键。管理层将采取重点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原则帮助问题公司攻克难关,通过对症下药以创新方式和组合操作解决问题。市场不断有关于未股改公司直接上三板的传闻,也是在倒逼ST公司积极推进股改。
  在股改可以“以重组支付对价”的政策背景下,一些小市值低价股的壳资源价值被大大提升了。因为此类公司市值较小,进行收购成本很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重组来改善公司基本面,不用支付送股等对价,还可以在确定的时间内获得流通权,得到高额的二级市场回报,一举多得,这样大大提高了这些低价壳资源的吸引力。因此在股改的大背景下,ST公司有望迎来一轮重组高峰,这就意味着许多公司的基本面将出现本质的改观,而基本面的改善必将伴随着股价的上扬。
  对于ST公司及其当地政府而言,上市公司是稀缺的壳资源,不会轻易放弃,而且与其完成重组再股改要支付高对价,不如在股改同时进行重组,既可以降低对价支付水平不至于损害自身利益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又能获得政府的扶持。资产重组和置换、引入优质企业入主ST公司正在成为趋势。
在这些ST公司中,有两类风险相对较低:一是拥有实力雄厚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在目前全流通预期的大背景下,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身价与二级市场股价密切相关的大背景下,极有可能注入优质资产,如ST金帝、*ST博盈、ST屯河、ST天颐、ST幸福等;二是资产拥有亮点或者基本面尚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资产,因为此类资产极有可能成为新产业资本关注的焦点,*ST新太、ST金牛、*ST天发等。
毫无疑问,这些“困难户”顺利过关的关键在于股改方案。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对于多数ST公司来说,采用资产重组型的对价方案是比较有利的,其吸引力明显优于单纯送股。因为部分上市公司本身价值已不大,“有价无市”导致送股补偿的意义不大,较难为投资者所认同。通过重组式股改,则公司不仅可以借助重组重塑基本面,提高股票投资价值;另一方面,重组方还可以通过付出资产换来手中非流通股的流通权,可谓实现“多赢”。此前,通过股改的ST公司中,大部分选择了资产重组与股改捆绑的方式。
“蜕变”形式扫描
民企入主+资产置换。*ST联华6月23日公布的股改方案显示,公司将采取“资产置换+支付对价”的方式来实施。此次资产置换将以*ST联华合法拥有的联华化纤90%的股权、中元实业43.95%的股权、恒舜达18.2%的股权和部分固定资产(机器设备)与南方家园合法所拥有的资产(3.34万平方米可售商业房屋和150亩土地使用权)进行置换。
  今年年初,在经过近两年的艰难审批后,著名浙江民营企业万事利集团借船出海,正式入主上海本地上市公司*ST联华。至此,万事利踏出了涉足资本市场的第一步,而*ST联华也正逐步脱离退市边缘,走上正轨。
  *ST联华董秘称,通过资产置换,能把长期处于亏损的纺织类资产置换出来,把土地和房产这些较有升值潜力的资产装进来,从而使得公司的质地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改善。在通过股改后,公司将变为一个资产比较纯净的公司,有利于公司和股东下一步慎重地选择新的投资方向。
  清欠+重组+新产业。*ST仪表董事长刘应宽表示,公司将继续做优做强仪器仪表主业,进一步巩固行业优势地位。同时,潜在大股东宁夏发电集团将倾力支持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ST仪表新投建的风力发电机组进展顺利。根据公司战略,*ST仪表将构筑调节阀等仪器仪表与风力发电、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两大主业格局,推动*ST仪表顺利摘星脱帽。
截至2006年5月31日,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代控股股东吴忠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偿还8,096万元人民币,吴忠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已办理移交、过户的实物资产价值54.6万元,占用余额为6,805.4万元。
  在日前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ST轻骑董事长王利民表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12个多亿的关联欠款引起了济南市委市政府、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股东力争在9月30日之前还清关联欠款,同时尽快完成资产重组和股改工作。
*ST海龙在重组完成后,清欠问题也有望一并解决。
政府介入+引入外资。*ST天颐所在的湖北荆州市政府已成立专门的风险处置领导小组并进驻该企业。荆州市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除了在谈的中粮和光彩49两家集团之外,市政府还在与一家马来西亚贝多恩公司进行谈判,双方已经初步达成了某些意向,可能是采取先租赁开工,然后再收购的模式。另外,这位官员还透露,此事应该在本月底或者7月初会有定论。
  此外,*ST新太第二大股东辽宁省大连渔业明确表示将用股权转让款归还所欠*ST新太的款项,剩余部分以现金在2006年底前还清。*ST新太目前虽然业务经营正常,但资金问题的根本解决和长期发展必须依靠成功引入资金雄厚的战略投资方进行股权和债务重组。根据*ST新太公告,外资泽明公司拟以3200万元受让大连渔业持有公司的5581.4万法人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而泽明公司是美国XTERA通信的全资附属子公司。
另外,*ST长岭也有政府支持和重组预期。
债务重组+主业开拓。背靠中粮集团,*ST屯河终于彻底摆脱了德隆危机带来的阴影。借助向中粮集团申请的13.895亿元借款,*ST屯河目前已经偿还了债务重组协议所约定的全部还款金额。无债一身轻后,*ST屯河终于可将全副精力集中于主业开拓和未来发展。
  ST湖山推出“送股+资产重组”的股改方案,控股股东九洲集团拟以九州科技20%的股权与公司所持有的音响公司26.57%的股权进行置换,同时九洲集团以现金收购四川湖山音响公司24.43%的股权。
董事长兼总经理廖建明表示,近年来在控股股东九洲集团的支持下,公司对原有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相继引入制造加工业务和卫星高频头业务,结束了一直以来公司产业结构单一,抗行业风险能力较弱的不利局面。若本次股改及重组方案能顺利实施,公司主营业务将拓展到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信息网络(CISN)系列产品、数字电视产品和光传输产品等领域。
此类题材的公司还有ST金牛、*ST天发等。(记者 闫立良/证券日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