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信证券(600030)挂牌交易,从而成为2003年第一只纳入指数的新股,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是,其股价升幅却并没有多少喜气,尾盘只较发行价4·5元上涨了11·33%,是中国石化之后的又一收益率低于20%的个股。那么,中信证券发行价能保得住吗?
盈利降低前景不妙
当年中国石化在上市首日仅仅差一分钱就跌破发行价,原因是该股流通盘庞大,而且后续还有诸多的配售股上市,抛压似乎无穷尽才出现的。而中信证券则有着别样的心情,因为中信证券与中国石化相比,可能是盈利预期起着主导作用。
众所周知,中信证券虽然发行市盈率只有15倍,但那是以2001年前的三年平均收益计算的。如果以2002年进行计算的话,4·5元的发行价可能要高达30倍甚至更高,因为在2002年中期每股收益只有0·08元。更让市场感到后怕的是,该公司截至2002年11月30日,其实现净利润只有8599万元,也就是说,前11个月的每股收益只有0·034元。换言之,在7、8、9、10月这四个月里,该公司的每股收益不涨反而缩水了0·05元,其言下之意就是该公司在下半年步入了亏损阶段。因此,作为新股,该公司在还没有上市前业绩就出现大幅度下降。
我们知道,投资者来到这个市场,买的是未来而非过去。虽然中信证券在2000年甚至取得了14亿元的好收成,但那代表的是过去,而且享受收益的是老股东。对于新股东而言,该股是不值得投资的。在此影响下,其上市首日的收益自然缩水。而且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跌破发行价,因为按照2002年前三年的平均收益计算其发行价的话,可能只有3元多。
如此一来,与其它行业的新股定位进行比较的话,该股的股价还有着极大的下跌空间。更何况,随着新股配售政策恢复实施之后,新股的股价收益一直处在下跌通道中。据统计,从精伦电子至腾达建设为止,目前已上市的46只市值配售新股的平均首日涨幅下降到126·79%,平均首日换手率为53·54%,而去年前5月这两个数值分别为141·037%和77·02%。作为新股板块的中信证券自然不能免俗。所以,首日升幅的降低一方面是因为其基本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着市场共性的原因,此共性除了新股首日换手率普遍下降外,还与去年下半年的市场低迷有着一定关系。
市场价值重心将受拖累
中信证券的如此走势自然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是与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大盘股一起,将市场的价值重心往下牵移。中信证券如此低迷走势说明,该股还有进一步下跌空间。而该股总股本高达24·8亿股,属于典型的大盘股,因此低定位必将引发新一轮或者至少是将股价结构调整进行到底。昨日的宏源证券在大盘向好的背景下仍然低走的原因与中信证券不佳的走势有着极大的关联。
二是影响券商重仓股的走势。中信证券低迷走势意味着利益相关方并不会因为市道低迷而采取相应的护盘策略。在此影响下,市场自然不敢对券商重仓股抱以过大的期望,市场也就因此丧失了一个极佳的自救机会。
由此也可以引发出这样的思考,即在发行定价时,是否应该更多地考虑些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因为高发行市盈率(包括中信证券这种名义低发行、实质高发行的公司)虽然给部分公司带来了资本充足等诸多益处,但却给市场带来了恶性圈钱、上市就变脸等诸多负面影响。因小失大,最终受到损害的也包括中信证券本身,因为变脸两字所带来的负商誉在一个讲究信誉和名声的市场中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江苏天鼎 秦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