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6个月来“零突破”!沪深交易所开始受理IPO申报

来源:券商中国 2024-06-21 08:53: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时隔近6个月,IPO申报“零受理”迎来破冰。

6月20日,上交所公告显示,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金新能”)IPO申请获受理。同日,深交所显示,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下称“中国铀业”)IPO申报被受理。

2024年以来,沪深交易所的IPO申报长期处于“零受理”状态,今日这两家企业的IPO进展,使其成为2024年以来申报首获受理的企业。

近6个月IPO“零受理”破冰

根据上交所披露的信息,泰金新能拟登陆科创板的申请获得受理。深交所官网则显示,中国铀业拟闯关主板的申请获得受理。两家企业的IPO进程,表明IPO申报受理恢复正常。

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IPO准入愈发严格。IPO申报的受理、上会都明显暂缓。就IPO申报受理来说,无论是上交所主板,还是科创板,上一次获受理的记录还停留在2023年12月末,迄今已有近半年。深交所方面亦是如此,2024年以来IPO申报受理持续沉寂。

不过,今年5月以来,IPO发行端的审核工作开始解冻。在近4个月的暂停后,沪深交易所于5月10日各公告了一则项目上会安排,此后逐步趋向常态化。6月17日,北交所审议成电光信首发申请,这是北交所上市委会议在暂停4个月之后,首次重启。这也意味着,目前三大交易所的上市委会议均已恢复。如今IPO申报受理又迎来破冰,对投行而言无疑是个利好。

Wind显示,截至6月20日,已有近70家企业IPO辅导验收通过,其中有45家拟登陆北交所,科创板和创业板各1家,余下的未披露拟上市板块。IPO辅导备案受理新增方面,2024年至今,共有246家企业的IPO辅导备案登记获受理,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家。

适应最新的发行上市规则制度

此次IPO申报获受理的泰金新能成立于2000年,拟闯关科创板。泰金新能此次拟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4000万股(未考虑该公司A股发行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募集资金将投资于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中国铀业成立于2009年2月,拟登陆主板。该公司此次公开发行新股不低于2.02亿股且不超过3.21亿股,占发行后股本比例不低于10%且不超过15%,募集资金总额约为41.10亿元。中国铀业称,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该公司主业,包括“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纳岭沟铀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工程”等7个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需要指出的是,在IPO申报受理暂停期间,监管层对发行上市规则等进行了完善。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提出完善发行上市制度、科创板属性评价标准,提高针对在审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现场检查覆盖率等,充分体现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此后,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配套制度规则。这也意味着这两家企业需适用新的发行上市规则。

修订后,主板IPO三套上市标准都有所提升,进一步突出主板企业的业绩规模上的稳定性。科创板主要对科创属性的标准进行了调整,适度提高了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数量及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要求,旨在引导科创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申报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6月19日,证监会又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科创板再迎改革。其中第一条提到,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严把入口关,坚决执行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优先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两家拟IPO的企业成色如何?

泰金新能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下属控股企业,主要从事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客户覆盖比亚迪、中一科技、海亮股份、金川集团、华友钴业、青山集团、中电科等大型企业。

据招股书披露,2021—2023年,泰金新能营业收入分别为5.19亿元、10.05亿元、16.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5亿元、0.98亿元、1.55亿元;2021—2023年,泰金新能三年累计研发费用为1.07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研发人员合计101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7.57%。

在科创成色方面,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泰金新能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并担任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钛及钛合金)链主企业,2023年,该公司阴极辊及铜箔钛阳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国内第一。此外,泰金新能目前拥有29项核心技术,拥有授权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12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

中国铀业是中核集团的重要子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独居石、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

经营业绩方面,报告期内(2021年-2023年),中国铀业营业收入分别为89.06亿元、105.35亿元、148.0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96亿元、15.21亿元和15.53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91%和31.68%。

在持续经营能力方面,中国铀业称,其在供应端和需求端,与上下游客户签订了一系列中长期供应采购合同,具有稳定增长基础。此外,该公司具有国内天然铀资源开发的专营权,依托国内铀资源的可靠支撑和海外开发的丰富经验,将持续扩大国内产能建设,提升海外资源掌控能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巩固全球主要天然铀供应商地位。

不过,中国铀业也指出了客户相对集中等经营风险。据招股书,中国铀业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14%、78.18%和80.93%。其中,对中核集团的销售金额占该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36%、48.02%和53.54%。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亮股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