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在佳都科技(600728)举办的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佳都科技全球智能技术研究院、交通大脑研究院院长李德紘透露,佳都科技在AI核心技术上已经实现了“感知-认知-综合决策”的闭环,并在公司城市交通大脑、城市安全大脑等产品和方案中逐步落地,有先发优势。而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以核心技术为基础,结合对地铁场景的“Know-How”,建立了智慧地铁“云-边-端” 系统创新模型,助力新时代的智慧地铁建设。
据介绍,智慧地铁“云-边-端”系统创新模型由“基于智能设备协作的智慧车站”、“基于综合监控的行车自动化运行平台”、“基于数据创新的业务应用”三个部分组成,涵盖了地铁场景中车站管控、智能客服、能耗优化、智能运维等核心需求。
其中,地铁车站是与乘客搭乘体验最为密切相关的场景。“我们提到的智慧车站,它具备主动进化、自主服务、自动运行、智能诊断和全息感知的功能。”李德紘对智慧车站进行了解释。智能设备协作是智慧车站的最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新一代无感支付闸机、一体化安检和检票设备、多渠道智能客服、车站现场自助客服设备、乘客信息发布系统等。这些智能设备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带来更便捷和更智能的使用方式和体验。同时,这些终端设备将为云端应用提供数据,接收云端应用的管理,实现云端协同。
地铁的“全自动运行”则是李德紘提到的另一项“黑科技”。“线路级运营核心系统是综合监控系统,系统通过对地铁站台门、信号、车辆、视频进行监控,从而打造全自动运营的中心平台,支撑在普快速共轨下的列车全自动化运行”他指出,“佳都科技在综合监控系统领域有着领先性,能够根据运营场景对监控点位和调度命令进行规整和融合”。
李德紘院士还透露,公司新一代车站智能设备及车站应用平台,将于今年9月在广州地铁公园前站智慧地铁示范站启用落地,新时代的地铁新体验有望加速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佳都科技公告,公司子公司新科佳都成为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及十三五新线车站设备及运维服务采购项目的中标单位,中标金额118.89亿元。该项目的中标,为公司“人工智能+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技术产品的场景化落地和大规模创新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施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公司在大型项目总包服务及智能运维服务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