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的办法都想了”
卖股融资、处置体外资产、积极对接金融机构……采访中不少上市公司均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面对企业资金困局,高管层都在积极努力化解风险,“能想的办法都想了”。
10月20日隆华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李占明、李占强、李明卫、李明强拟作价6亿元,将部分股份转让给杭州艺阳、杭州中策、世诚科技三家公司。转让后,三家企业分别持有公司5.49%股份,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合计持股31.37%。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转让价格均为4元/股,较隆华科技10月19日4.21元/股的收盘价略有折价。
隆华科技公告表示,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有利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为公司引进更多的战略资源,将对公司经营及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协议转让所得资金用于偿还个人贷款,降低股票质押率,防范因股票质押引起的市场波动风险。
“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一方面是业务层面也可能会有交集,另外主要是对公司流动性形成协助。”隆华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目前公司股价较低的情况下,解决流动性问题方面没有更多更好的方式,还要好好做好实体经济。公司最近做了些并购,力争把材料板块做强,布局做大,以业绩为先导。“市场说变就变,我们不可能把重心放在市场流动性上,还是要做好基础。有合适的对接方,也可以考虑积极引入国资平台。”她说。
对于如何积极应对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杜道峰表示,正在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再融资、发债。目前发债已在积极推进,券商已经进驻,寻找担保,准备报会。同时,大股东也在考虑处置资产,但由于在目前市场环境中资产变现不容易,需要时间和契机,尚没有完全进入实施过程。此外,公司也会进一步寻求省级国资平台,寻求流动性支持。
在与金融机构协调的方式上,森源电气获得了不错进展。公司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积极沟通下,公司大股东和光大银行郑州分行增加了6亿元的融资授信,对企业流动性补充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