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标”作用或重现
近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在《2017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年度报告》中提到,自2000年8月成立以来,社保基金近20年间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4%,累计投资收益额突破1万亿元。
从历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尽管A股市场几经牛熊转换,但社保基金除了在2008年亏损6.79%之外,其余年份每年都能取得正回报。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达到9.68%,权益投资收益额为1846.14亿元。
如此优异的投资收益率究竟是如何取得的呢?在业内人士看来,社保基金在过去数年中,对于A股市场底部与顶部的判断相当精准。
2005年中,在指数低位时社保大批开立新账户,同时增设001、002等指数化投资账户进场买入A股。两年半内,A股指数最高上涨超过500%;2008年末到2009年初,社保基金于次贷危机后再度出手增仓。2007年在A股市场历史最高位,社保基金在投资管理人的推动下,对A股的权益类组合进行了大批减仓操作,日后也证明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资产配置。
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社保基金的大举布局被部分机构解读为“抄底”时机已至的信号。据历史数据统计,在全A指数的PE估值低于16.7倍时,买入指数并持有3年的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21%。当前该指数PE为14.7倍,A股市场或已进入“看长做长”的布局安全区。
沪上一位基金分析人士称,社保基金投资审慎、安全度较高,加之历史上拥有多次成功记录,这一轮抄底操作,无疑对后市具有一定的指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