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二线消费品受资本关注 引消费升级与降级之辩)
一口吃着康师傅牛肉面,一口喝着醇厚绵香的二锅头,一边还刷着手机上着拼多多。这个夏天,一股别样的消费风潮涌起,“廉价”消费火了起来。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当茅台、五粮液和几个龙头家电这些曾经的白马股股价表现平平的同时,商品价格低廉的康师傅、涪陵榨菜和生产二锅头的顺鑫农业因业绩与股价“齐飞”而备受关注。
一方面,消费升级如火如荼地进行,另一方面,更多地追求物美价廉的“逆消费升级”现象频频出现,尤其体现在生活消费品领域。
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逆消费升级”,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是,低价质优的商品需求不断扩大,那些曾经不起眼的传统商品正在重新崛起,而围绕更广泛消费需求生产物美价廉商品的业态正在成为资本的新宠。
二线消费股
业绩与股价“齐飞”
从机构的配置来看,2017年以来公募基金在消费行业的配置比例也持续上升,一位看好消费行业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似乎整个行业都在押宝消费,在餐饮旅游、食品饮料行业甚至还超配。
前几年业绩股价负面新闻频出,被誉为中国快消品代表的康师傅似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在2016年6月股价跌至6港元的低位。但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其股价一路走高,一年时间股价翻了一番,最高时逼近20港元的高位,市值逼近千亿。即使在今年6月沪深港指数都大幅下挫之时,康师傅的股价仍保持逆势上扬。
康师傅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报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3个月内康师傅实现营业收入150.37亿元,与去年同比上涨5.91%。受惠于收益同比成长,毛利率同比改善,2018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上涨50.58%至7.15亿。其中,方便面与饮品业务的增长为其带来了较大的贡献。
作为同方便面类似的生活必需品代表,涪陵榨菜的股价也同样受到关注。从2017年7月开始,涪陵榨菜的股价一路爬升,从彼时的11元左右,攀升至近期最高点30元左右。涪陵榨菜2018财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0.6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93亿元上涨34.11%。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3.0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72亿元大涨77.52%。
此外,近期名字看起来最不像白酒股的顺鑫农业成为市场的焦点。截至目前,顺鑫农业今年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00%,创下历史新高,其风头盖过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众高端白酒品牌,成为推动今年白酒板块继续上涨的重要推力。据了解,顺鑫农业是一家低端白酒生产商,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牛栏山二锅头。今年一季度,顺鑫农业的净利润增幅达94.6%。而在今年的白酒板块,涨幅第二名的是中低端白酒生产商今世缘,今年来股价涨幅也超过50%。
不难发现,今年以来,二线消费品股价表现明显优于其他行业。白酒板块涨幅领先,食品以及休闲服饰等大众消费品相对抗跌,但去年涨幅领先的一线白酒、家电家具等白马龙头今年上半年却表现平淡,有些跌幅还不小。从机构的配置来看,2017年以来公募基金在消费行业的配置比例也持续上升,一位看好消费行业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似乎整个行业都在押宝消费,在餐饮旅游、食品饮料行业甚至还超配。
消费升级
还是消费降级?
天图资本合伙人魏国兴认为,简单的讨论“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是个非此即彼的论断,消费是不分升级还是降级的,只分是否合适。“消费的变迁和演化是中性的,不一定是往上走或者往下走,这种变化其实都是在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
始于2016年下半年的“消费升级”投资主题,在今年似乎遭遇到“滑铁卢”,涪陵榨菜、二锅头等二线消费品股价上涨现象使得市场展开了有关消费升级与“降级”的激烈争辩。
尽管半年多前,整个零售业都在轰轰烈烈地讨论“新消费”、“新餐饮”和“新升级”,还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已达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消费领域因此将出现全面升级。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却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出现15年来的最低值,低于年初时10%左右的预期值。
股市上投资者追捧低价商品、微信上广泛讨论消费降级现象,拼多多、名创优品、闲鱼等都被用作消费降级的案例,难道消费降级真的来了吗?深圳某研究机构研究消费市场的林女士认为,所谓消费升级其实是摒弃过去“贵即好”的消费观念,不是一味地追求高价,而是逐渐强调有调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如此来看,追求低价商品也就不能笼统定义为“消费降级”了。
在受访人士看来,与其说这是消费降级,不如说这是消费分化,即追求低价商品和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以及高端、个性化的网红商品之间的分化。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分析榨菜暴涨现象时指出,其实从2017年以来,一直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消费分化”趋势。一边被骂,一边却靠着底层民众的追捧而上市的拼多多,就是“消费分化”的最好注解。
而在天图资本合伙人魏国兴看来,消费分化一直都存在。“中国是个分层社会,永远都有高端和低端,两者都有发展的机会;此外,追求低价或者性价比高的消费本来就不会消亡,尽管他们没有品牌光环,但谁有更高的性价比谁就能获得增长。”
魏国兴认为,简单的讨论“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是个非此即彼的论断,消费是不分升级还是降级的,只分是否合适。“消费的变迁和演化是中性的,不一定是往上走或者往下走,这种变化其实都是在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
招商证券研究把这个阶段出现的二线消费品大涨现象归结为“逆消费升级”,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两类人身上,一类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追求低价,典型案例为拼多多;另一类是一二线城市居民追求高性价比,典型案例是名创优品和小米。但是两类现象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居民由于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且空余时间多,故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往往追求低价,互联网的逐步渗透更是为其购物增添了又一渠道;而部分一二线城市的居民追求高性价比,一方面来自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以及中产焦虑,另一方面来自社会文化的进步,越来越多人逐渐放弃略显虚无的身份地位消费,重新审视零售本质,回归理性消费。
林女士也认为,这一轮消费结构的分化绝非简单的“升级与降级”,而是整体大消费崛起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分化和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