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中 非银机构提前安排资金跨季

来源:中国证劵报 2018-06-08 06:44: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临近年中 非银机构提前安排资金跨季)

临近年中,市场资金面往往偏紧。不过,业内人士预计,今年6月流动性紧张局面大概率不会重现。但由于MPA考核等因素,非银机构面临的资金面情况仍有一定压力。有非银机构交易员表示,目前市场跨季资金比较紧张,为平稳度过季末,月初他们就开始寻问跨季资金价格,也有机构通过卖债来降低杠杆进行应对。

资金面相对宽松

年中市场面临跨季度资金压力和银行MPA考核压力,资金面走向一直备受关注。不过今年以来,资金面整体状况要好于预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6月市场整体资金面将维持相对宽松的局面。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6月份的4个交易日中,全市场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一个月期限利率分别为4.49%、4.63%、4.83%和4.76%,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去年6月6日,该利率曾达到5.28%。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6月流动性紧张局面大概率不会重现。首先,央行政策偏稳,收紧可能性不大,6月MLF到期量较高,降准可能性增加。其次,银行面临MPA考核压力,但商业银行流动性新规延续监管边际放松的态势。最后,财政存款方面,季末财政存款大幅下行,外汇占款变动平稳,资金外流风险可控。

某城商行金融同业部总经理表示,6月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时点,金融机构大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同时6月是税收小月,税收扰动因素不会使资金面产生较大波动。因此,如果6月剩余时间中没有太多回笼资金的操作,资金面就会继续维持相对宽松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6月6日,央行开展了463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冲到期后MLF余额新增2035亿元。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组指出,MLF本身也可以投放中长期资金来稳定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加上抵押品扩容,能部分缓冲信用市场压力。

非银机构压力犹存

不过,非银机构在跨季时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上述城商行总经理表示,银行在跨月和跨季时资金融出意愿会下降,因此非银机构面临的流动性会更为紧张。明明指出,6月末流动性、季节性特征显著,一是半年末银行资金到期压力大,二是银行面临半年末MPA考核,银行资金需求较大,金融机构流动性吃紧。

某中型券商资管部债券交易员指出,近日市场上跨季的资金比较少,大部分机构只愿意融出月内资金。南方某险资资管债券投资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一个月期限的资金较为紧张,以6月7日为例,如果质押利率债寻到的资金成本在5%以上,质押AAA级存单资金成本在5.2%以上,而质押AA+信用债成本则达到5.5%,成本高于上月同期水平。

不过,目前市场上整体并不“缺钱”。业内人士指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机构担心未来会有超预期因素影响到资金面的情况。预期下周资金面会回归稳定,可能陆续有跨季资金融出。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两年多来,各季季末,商业银行理论上的可支配流动性都充足,但实际情况是,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季末资金波动显著加大,商业银行体系理论上的资金盈余并没有形成实际的资金面宽松。主要原因在于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季末面临多重指标监管考核,资金拆出能力和拆出意愿容易受影响,非银机构受到的冲击会更为显著。从资金利率的变动可以看出,2016年9月以来,季末资金面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流动性分层,非银机构感觉到的资金紧张程度明显更为突出。

提前安排资金跨季

非银金融机构在预期跨季资金可能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在月初便提前安排跨季资金来加以应对。上述投资经理告诉记者,公司在月初就开始寻问跨季资金价格,同时也会借一些交易所的资金。

“理论上,机构在预期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通常会降杠杆,也就是卖债券。”上述券商交易员表示,如果跨季资金成本到6%以上,而资产端的收益只有5%的时候,比较理智的操作方式是将资产端的债券卖出去。但是此时机构还会面对其他的问题,例如资质不太好的债券可能卖不出去,而同时在资金变紧张的时候,买盘也会比较少。

记者了解到,对于券商而言,资管和自营部门的流动性管理方式不尽相同。对自营部门而言,由于其对资金成本要求更加严格,在流动性管理上,会偏好短期限的资金。北京某券商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表示,公司会在资金比较宽松的时候借一些长期限的资金以平稳跨季,临近月末的时候预计也会借7天或者14天期限的资金提前跨月。同时,公司也会提前20天左右,将不太好质押的AA-的债券提前质押出去,以缓解流动性压力。

不过,也有债券私募公司的交易员表示,公司只是相对拉长了一点资金的期限,但因为公司杠杆不是很高,最近面临的资金压力也不是特别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证券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