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新股稀缺性减弱 新股涨停板减少将成常态

来源:证券日报 2017-04-25 07:44: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新股稀缺性减弱 新股涨停板减少将成常态)

今年以来,IPO批文几乎一周一批,每天2只新股发行几乎已成常态,在此背景下,新股的稀缺性正在弱化,具体的体现就是涨停板也随之减少。笔者认为,随着IPO发行的常态化,新股涨停板随之减少也将常态化,新股不败将逐渐成为历史。

对于很多中签的投资者来说,新股上市后最大的乐趣就是坐数涨停板,10个以上的涨停板已成为多数投资者最基本的期待。但是,自2016年年末开始,随着新股发行节奏加快,新股的稀缺性减弱,新股上市后的涨停板数也随之减少。

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已经上市交易并打开涨停板的新股共有141只,上市后涨停数为个位数的共有52只,占比36.88%。其中,涨停数不足5(包含)个的新股就已多达16只。要知道,2016年全年上市的新股中,涨停数不足5(包含)个的也才只有14只新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太平鸟、新凤鸣上市3个涨停便开板,景旺电子、日月股份等个股4个涨停便开板,贵广网络、赛托生物、常熟汽饰、中原证券、杭叉集团、比音勒芬等5个涨停便开板。新股上市涨停板是个位数逐渐成为常态。

此外,德勤发布的A股IPO市场展望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家至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元至2800亿元,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将增长六成至八成。

这意味着,每周一批新股批文将减弱新股的稀缺性属性,因此,新股动辄20多个的涨停板将逐渐成为历史,个位数涨停板将成为常态。投资者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今年已有18家IPO申请被否 与去年全年持平

根据安排,昨日有6家公司的首发申请接受发审委的审核。证监会发布的审核结果显示,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获得通过,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被否。

至此,今年以来,过会企业的数量达到了136家,而被否企业的数量则达到了18家,已经与去年全年持平。

而综观今年以来18家IPO申请被否的企业,被否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在业绩下滑、关联交易、独立性缺失、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募集项目堪忧、规范运作等方面。

另外,统计数据显示,4月17日—4月21日新增报会企业14家,其中上交所4家,深交所10家(中小板3家、创业板7家)。截至4月21日,今年新增71家报会企业,其中上交所32家,深交所39家(中小板6家、创业板33家)。

制造业企业上市获政策扶持 IPO排队中占比逾三成

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20日,证监会受理首发申请企业607家。《证券日报》记者经过梳理后注意到,在这些排队企业中,所属行业为制造业的占了将近三分之一。

投中信息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各行业IPO情况分布差异显著,制造业与建筑建材业在IPO募资规模与发行数量上均表现最优。就募资规模而言,制造业以26%的比重稳居榜首。

政府对制造业上市是支持的。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加快推进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设计开发符合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创新债券品种,支持制造业领域信贷资产证券化。深交所日前发布的总经理工作报告也表示,进一步支持中小金融企业、先进制造业发行上市。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表示,从去年的“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到今年的“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说明制造业在今年仍将是边际变化最大的部分。2015年是“中国制造2025”的启动实施年,2016年是全面实施年,2017年将是深入实施年。

信达证券认为,综合来看,我国的制造业优势有望继续保持。然而,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向高端拓展,取得产业链最具价值的环节,获得更高溢价,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大同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因此,振兴制造业非常有必要,但关键是要实现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

清晨第一缕阳光为您送来要闻早餐车(微信号:zqzxyw88)。送上每日最新要闻,剖析每日最新热点,发掘投资机会。您的投资好帮手,请扫码关注。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泰证券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