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整合与并购新趋势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产业整合与并购新趋势)

中国并购市场最近三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并购的成功率也在降低。中国的产业市场究竟是否到达需要整合并购的阶段,机构该如何开展并购行为?并购市场中蕴含着哪些机会和潜在风险,又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12月1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6中国创新资本年会”上,诸多嘉宾围绕此话题进行了讨论。

诺承投资曹龙:做并购基金更需实业能力

由于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和中国经济本身的增长,中国并购市场已经到了有一定量的阶段。并购策略既可以作为VC的退出手段,也可以作为上市公司扩大主业和相应产业的一种方式,还可以作为当某个行业进入平台期后,进一步价值整合的方法。

并购基金的打法,不同于传统的VC/PE的股权投资思路,需要具有实业能力、金融能力,能够在境内外不同市场间有相应投资能力的职业化团队,来进行相应的操作。并购基金会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一些有并购雏形的优秀机构。

基石资本陶涛:产业资本不均衡是投资机会所在

中国的整体行业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些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非常高,行业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在这个阶段,基石资本还没有很大的决心去做产业整合并购,我们认为,中国传统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一段时间。

对于新经济行业,龙头企业还没有诞生,或者诞生的龙头企业并没有超出其他企业的非常优秀的运营效率和商业模式,基石资本正在积极观察其中产业整合的机会。总之,中国产业资本的不均衡,恰恰是我们目前的投资机会。

中信产业基金刘东:关注医疗环保等重资产领域

中信产业基金从四年前开始全面切入控股型投资,目前控股型投资了接近40家企业。新兴领域的企业很多刚刚出来,其实现在有很多并购整合的机会存在于传统行业。中信产业基金关注的是,相对重资产的领域,比如医疗、环保、旅游等。

在医疗领域,中信产业基金控股型投资了三生制药。在该公司上市后,我们帮忙做了三起并购,有的是同行业的横向并购,有的是产业链的纵向扩张。我们希望,通过这几起并购,让三生制药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领军企业。另外,医疗器械领域是典型的需要并购整合来做大的产业,在医院领域我们也做了五个控股平台。

弘睿资本孙铭辰:明年将是地产并购新起点

中国传统的地产基金以做债权为主,特别是做高利贷业务。从去年5月份成立的弘睿资本,做得更多是股权投资和整体项目的兼并收购。我们的业务不只是在中国,而是定位全球资产的投资组合策略。

在中国市场,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地产基金元年,我们相信,明年是地产并购的新起点,会陆续出现很多在房地产领域的并购整合机会。万科事件就是很典型的案例,其实是二级市场的并购行为。

今年,很多开发商在疯狂拿地,一级市场上地价和房价其实已经到了一个高点,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国家出台管控政策后,很多中小型开发商甚至大型开发商的现金流会出现一些问题。在市场预期不理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危机,出现危机时就是并购的契机。开发商也会选择合作或者并购的形式,去解决当前土地地价过高的问题。

所以明年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预计会有很多地产领域的并购行为,中国开发商的资源会越来越集中。另外,我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逐渐发达,上市公司体量很大,已经达到了去做兼并收购的基础。房地产、金融、材料、能源等,都是兼并收购的重要领域。

硅谷天堂高杰:未来几年是并购整合的高频阶段

从1990年至今,中国的产业并购整合一直在发生,只不过2009、2010年以后更加高频,未来几年应该都是并购整合的高频阶段。硅谷天堂最早是2000年浙江省十几家上市公司成立的公司,之前一直在股权投资,2011年转型做上市公司+PE。从大类上来说,我们非常关注医疗健康、环保、制造等不同行业的机会。

“PE+上市公司”的模式很好地照顾了各方的诉求,对于创业板或者小市值公司来说,很少有能力完成并购,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对于PE来说,跟上市公司的合作解决了通道的问题。

在信息披露以及防范内幕交易方面,首先PE有一套管理制度,保障项目的内部保密。第二,上市公司层面相对复杂,民企决策相对集中,而国企并购合作事项流程多,接触的人也比较多。我们会在合作之前,跟上市公司或者国企的领导层进行深度接触,先公示,该披露哪些层级就披露出来。第三是中介机构不同的信息会在不同的领域去传播,所以这方面对上市公司披露来讲有非常大的挑战。

物产资本龚森森:并购更多考虑债加股

由于是国有的背景,物产资本在并购时会做一些谨慎的选择。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能否以“债+股”的形式去并购,就是前期给标的公司一些资金,后续深入了解,对公司的安全性、运行情况等比较了解之后,再正式进行股权投资。国有企业有它的优势,资金量包括其他方面的资源等;但也有它的弊端,决策的整个过程会比较谨慎。

通江资本赵俊豪:基金团队要足够了解产业

在“PE+上市公司”模式中,决策机制非常难处理。我们平台上的合作比较顺畅,主要因为我是从2000年开始做并购,在内资企业做了7年,外资企业做了7年,然后开始做私募基金。所以我跟这些企业的高管沟通很通畅,不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

金融机构包括基金公司更多的是侧重于利益,几年后是要退出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对项目的运作产生投资回报。上市公司希望把主业持续做大,退出一般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并不是最看重的。我认为,在一个真正的“PE+上市公司”的平台中,一定要把上市公司的真正需求把握好。在基金团队中,一定要有对产业非常了解的专业人士,起到融合的作用,用专业化去推动的作用。

源星资本于立峰:产业整合存弯道超车机会

从VC的角度来说,毫无疑问并购是项目退出的重要通道,所以我们会非常重视并购以及做产业整合的渠道。而且国外VC的退出渠道中,IPO并不是主要的退出通道。

在中国,我们过去听过很多并购案例,除了国有大型企业或者大型国有资本是有战略性的思考之外,中国目前发生的绝大多数并购行为是战术行为,我认为很有必要对中国的并购行为重新认识。

这一两年中国上市退出的资本通道很窄,如果真的要做到产业整合是大有前途的事情。互联网经过30年的发展,我认为产业整合具备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这其中有这两大技术工具:一是技术革新;二是资本手段。资本未来有机会在并购领域,帮助产业升级。

(原标题:产业整合与并购新趋势)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