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推高送转
根据公告,此次高送转方案由控股股东科莱思向董事会提议,具体方案为每10股派15元并转增12股。
“没有盈利水平高速增长配合的股本扩张,只不过是将小盘绩优股变成大盘绩差股,仅是一种财富幻觉罢了。”一资深市场人士表示,高送转更多是一种概念,本身并不产生实质效益,业绩不好就只能是朵浮云。按照上述说法,斯莱克盈利水平似乎也是一种财富幻觉。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下降9.29%;净利润8469.85万元,同比下降12.17%。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三股东苏州高远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109.00万股(占总股本2.05%)已在今年1月底解禁。
“为何业绩不佳仍推高送转呢?”对此,斯莱克证券事务代表嵇华风接受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虽然去年业绩下滑,但利润仍有八千多万,加上前些年的利润,足够每股派1.5元,这也是公司积极回报股民的体现。“永大集团去年业绩仅有四千多万,也推出了高送转方案,相比之下公司还算好些。”对于三股东会不会趁此减持,嵇华风表示还不清楚。
业绩下滑早有征兆
记者注意到,斯莱克业绩下滑早有先兆。“连续数年的爆发式增长、毛利率50%以上、产品打破欧美垄断”……斯莱克在招股书中曾这样描述。然而,正是招股书显示公司的高增长透露出疲态。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1年至 2013年净利润分别为6086.63万元、8870.63万元和9643.32万元,同比增长65.99%、45.74%和8.71%,净利增速快速下滑。
虽然成功上市,但斯莱克面临的麻烦并没有随之解决。招股书显示,公司屡当被告,涉及的都是国际诉讼,起诉原因主要是不公平竞争、非法侵占以及产品质量不合格等。此外,公司利润依赖税收政策,一旦失去上述优势,将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不小的冲击。公司IPO项目建成后,新增产能消化也将面临一定困难,行业波动将对公司发展带来更大的冲击。事实上,公司业绩快报描述公司业绩下滑的主因就是:“行业投资呈现波动影响公司下半年业绩。”
“公司面临的诉讼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主要是美国的,其它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公司获胜的概率很大。”嵇华风表示,公司正在进行产业外延,增加新产品,提高抗风险能力。
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低”
为了改善业绩,今年3月7日,斯莱克发布《201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期权相关事项的公告》,本次授予股票期权的对象包括公司副总经理、董秘叶清、副总经理农渊以及其他43名核心技术人员。根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第一次行权的业绩考核目标以2014年净利润为基数,201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以斯莱克2014年净利润8469.85万元计算,2015年业绩只需达到9740.33万元,这仅比公司2013年业绩增长1%。
“股权激励计划应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风险与收益相对称原则。”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过高或过低的行权条件都不利于激励效果。斯莱克的行权条件存在过低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