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5日收盘,统联精密(688210)报收于59.04元,下跌3.84%,换手率3.1%,成交量5.0万手,成交额2.98亿元。
当日关注点
- 来自交易信息汇总:11月5日主力与游资资金合计净流入超264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占比达8.88%。
- 来自机构调研要点:公司顺应AI技术趋势,重点布局半固态压铸和3D打印等轻量化先进制造工艺。
- 来自机构调研要点:智能眼镜领域可供应铰链、镜框等精密部件,适配MIM、CNC等多种工艺。
- 来自机构调研要点:公司认为3D打印与MIM为互补关系,当前3D打印以金属材料为主。
- 来自公司公告汇总:股份回购已实施完毕,累计回购236.6948万股,支付金额超5000万元。
交易信息汇总
资金流向
11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45.12万元,占总成交额2.5%;游资资金净流入1899.37万元,占总成交额6.37%;散户资金净流出2644.49万元,占总成交额8.88%。
机构调研要点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1,637,879.50元,同比增长8.38%;归母净利润5,757,102.54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为22,921,910.50元。
- 公司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加大在半固态压铸、3D打印等新材料、新技术领域的投入,构建以轻质材料应用为基础的先进制造能力。
- 在智能眼镜领域,产品可应用于铰链、镜框、支撑架、镜腿、导光柱等零部件,适配MIM、CNC、激光加工、线切割、精密注塑等工艺;未来半固态压铸和3D打印亦有望应用。
- 海外业务发展较快,得益于差异化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快速响应能力和高质量稳定交付,在行业内建立良好口碑。
- 非MIM业务涵盖CNC、激光加工、线切割、精密注塑、车铣复合加工、冲压成型等,并布局半固态压铸、3D打印等轻量化相关工艺;MIM与非MIM业务均面临广阔市场空间。
- 认为3D打印与MIM为互补关系,各自适用于不同场景;3D打印在设计自由度和快速迭代方面具优势,但MIM在大批量生产成熟设计的高精度金属件方面更具经济性和效率。
- 当前3D打印主要使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方向也在进行技术储备和业务布局。
-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已于2025年10月13日获上交所受理,尚需通过审核并取得证监会注册批复,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 核心管理团队具备半导体、汽车、材料、模具、自动化等行业背景,拥有国际大客户服务经验和大型制造企业管理经验,支持公司差异化竞争和技术响应能力。
公司公告汇总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及实施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公司于2024年11月4日审议通过股份回购方案,回购期至2025年11月3日,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0,000万元,价格上限为75.85元/股。截至2025年11月3日,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股份236.6948万股,占总股本1.4665%,回购价格区间为14.58元/股至64.42元/股,支付总额5,002.7726万元。本次回购符合方案规定,不影响公司经营与股权分布,回购股份将存放于专用账户,后续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若三年内未转让则依法注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