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11月3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中信证券近期对3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调研上市公司名单如下:
1)捷邦科技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分析师会议&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随着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增加导致第三季度末应收账款金额亦相应增加,进而导致公司根据会计政策对应收账款余额计提坏账准备亦相应增加。公司客户主要为消费电子及新能源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信誉度,应收账款的收有较好的保障。公司目前已获得某北美大客户的临时供应商代码,取得液冷散热模组产品的送样资格,并持续开展相关产品的导入工作。目前公司项目处于项目导入及开发阶段,今年内不会进行大规模量产。公司在蚀刻工艺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及储备。赛诺高德生产经营情况符合公司预计,终端客户项目推进顺利。如果使用VC均热板,按常理来说平板电脑应用VC均热板的面积应该会更大,带来的单机价值量应该也会更大。Meta是去年新增的客户之一,会继续加大越南基地的投入。
2)协创数据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2.30亿元,同比增长约8350万元,持续升级算力服务平台五大能力。平台已渗透云游戏、云手机、AI应用、具身机器人等领域。公司在美国、香港、深圳盐田保税区布局服务器再制造,产品主销境外。依托早期再制造经验,形成GPU模组维保能力,并建有就近维修中心。出口美国收入占比低,正推进海外产能建设应对贸易风险。基于英伟达NCP资质,合作开展机器人推理平台与具身智能开发,聚焦大脑驱动的训练仿真。截至上半年,智能算力产品及服务营收约12.21亿元,服务器再制造业务收入约8.35亿元。存储芯片供应商包括海力士、铠侠、Solidigm,毛利率随市况波动。
3)小熊电器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较好增长,Q3锅煲类、壶类、电动类、母婴类增速亮眼,产品结构优化带动量价齐升。组织架构调整为五大事业部,提升运营效率,罗曼智能整合后经营改善,净利率提升。未来增长聚焦海外市场,尤其是日韩、东南亚和欧洲,国内追求经营质量而非规模扩张。海外通过亚马逊、TikTok拓展,并寻求本地合作。母婴品类加大研发与形象升级,重塑专业心智。2025年经营重点包括全域营销、品牌出海、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及组织能力建设。
4)立讯精密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2026年端侧业务增长趋势将优于2025年,市场增量约50%时公司有望实现75%增长。数据中心AI算力业务弹性最大,端侧消费电子明年下半年将加速发展。公司凭借系统架构理解与垂直整合能力,在AI算力、CPC、448G等领域赢得客户信任。收购Leoni后运营改善超预期,多地工厂协同优化,客户认可度提升,新项目定点增加。WSD与ACS业务通过内外协同推动成长,已与日系Tier1合作并在北非建厂。Leoni改善进度比原计划至少提前一年。公司将聚焦传感器、光学、声学、散热及软件能力,应对AI终端智能化趋势。供应链采用多策略柔性化管理模式。CPC方案有望成为行业重要选择。
5)金诚信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卡库拉矿段因矿震导致阶段性停工,现已逐步恢复作业;Lubambe铜矿技改持续推进,经营有望改善;Dikulushi铜矿截至2025年6月末保有矿石量约50万吨,铜平均品位7.66%;San Matias项目开采计划已获批,环评待批,存在不确定性;铜价受供给受限与新能源需求支撑,中长期或维持震荡上行;公司矿服技术适用于各类非煤矿种;资源获取优先勘探增储,兼顾并购机会;持续推进机械化与智能化开采,优化无人控制系统。
6)万通发展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公司通过收购数渡科技推进通信与数字科技战略布局。数渡科技掌握PCIe5.0交换芯片全流程自主设计能力,产品可对标国际主流,支持原位替代,适用于AI与存储服务器。其核心团队经验丰富,已与头部客户建立合作,处于客户导入阶段,预计2025年Q4逐步量产。公司采用分期支付绑定团队,保障稳定性,并支持其独立运营。产品在8卡以上超节点性能更优,支持灵活拓扑,正研发PCIe6.0及CXL技术。供应链准备充分,客户导入周期6-24个月,受国产替代推动有望加速。
7)皓元医药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电话会议&通讯方式)
调研纪要: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27.2%;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65.1%。前端生命科学试剂业务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超31%。期间费用64,550.5万元,同比增长22.7%,费用率下降1.1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457.9万元,单三季度超1.0亿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0,363.69万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9,096.26万元。后端在手订单超6.3亿元,同比增长超50%。重庆抗体偶联CDMO基地已投运,形成“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公司坚定看好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持续推进三大引擎协同,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
8)华锐精密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44.49%;归母净利润5,198.61万元,同比增长915.62%,主因营收增长及股权激励费用终止。前三季度研发费用3,655.67万元,占营收4.74%。公司拥有141人研发团队,覆盖四大技术领域,获授权专利67项(发明32项),具备先进切削试验能力。渠道上构建全国经销网络并拓展海外。据中国钨业协会数据,2023年公司数控刀片产量居国内第二,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屡获“金锋奖”“荣格技术创新奖”等行业荣誉。
9)三未信安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路演活动)
调研纪要:量子科技发展使公钥密码面临破解风险,抗量子密码技术须在量子计算应用前部署。我国“十五五”规划布局量子科技,推动抗量子密码标准体系建设,国家密码局将于2025年10月发布征集通知,三未信安作为评估支撑单位参与算法验证。公司已构建完整抗量子密码产品体系,并发布行业首份《抗量子密码技术与应用白皮书》。在人工智能安全方面,密态推理、同态加密等新技术带来新机遇,三未信安与高校合作并组建AI团队,积累技术优势。密码行业受政策驱动持续增长,公司重点布局能源、交通、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视为未来主要增长点。
10)键凯科技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公司对明年国内市场很有信心,药品端收入预计稳健增长。海外销售增长主要来自药品端,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03.76%。辽宁键凯产能提升带动毛利率自Q3回升,利润率有望改善。医美产品已在10家机构试用打版,计划年内完成首家公立医院入院,年底产生少量收入。技术服务费前三季度达910万元,Q3单季600万元,主要来自特宝提成增量。国内销售量价下滑主因大客户自建产能及产品结构变化。资产减值增加600万,主要系原长春高新中间体跌价计提。OC药物处于早期研发,IND申报优先级低于肿瘤疫苗和IL-2项目。
11)珀莱雅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进门财经(网络+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截至10月30日,珀莱雅主品牌位居天猫、抖音美妆榜首,彩棠在多平台位列国货前列,OR洗护增速翻倍。天猫价格敏感度提升,高端线增长良好;抖音通过内容直播增强用户粘性。银管防晒、源力系列大单品表现突出,坚持“新品拓增量、大单品固基本”策略。OR因定位升级、全场景布局实现高增长,未来深耕防脱与头皮愈养。彩棠底妆成增长引擎,原色波塔稳步提升。新CMO推动品牌三维升级,注重实效与三大基本盘。线下转向质量增长,彩棠入驻WOW COLOR,OR开展快闪活动。募资用于研发创新、品牌建设、数字化升级。
12)丸美生物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业绩交流会&线上会议)
调研纪要:三季度自播业务实现100%增长,得益于产品换新、主播迭代、内容加强、组织变革和人群资产积累。公司主动调整战略,舍弃“增收不增利”业务,推动自播发展。产品端聚焦胜肽和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明年将推新型肽和升级产品,上新节奏紧凑。毛利率稳定,费用可控。计划实现货架电商与内容电商均衡发展。认为国货超越国际品牌是大势所趋。四大单品三大套组表现良好,明年将设定更高目标。丸美与PL品牌独立运营,PL将持续深耕底妆领域,推出优质新品。
13)源杰科技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交流会)
调研纪要:公司产能将从今年年底至明年逐步成长。CPO光源产品研发进展顺利,正与客户对接技术规格。产品主要面向光模块厂商,不直接掌握云厂商客户占比。产线已采用大量国产设备。未来产能和出货量将持续增长,但受设备交付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随着50G PON技术落地,电信市场需求有望变化,公司已积极布局。美国工厂今年进行基建与设备预订,预计明年逐步释放产能。市场需求旺盛,降价压力小,出货量将增加。公司将聚焦提升产品质量、技术和客户服务。高功率产品可直接转产。Q3毛利率提升主因产品结构优化和工艺改进,未来毛利率受新产品导入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4)时代电气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分析师会议)
调研纪要:公司前三季度检修收入22.15亿元,同比增长19.59%,主要来自动车和机车检修,预计今明两年为国铁检修高峰期。中车时代半导体营收39.23亿元,IGBT收入增长近30%,利润率略降。新能源电驱交付43.28万套,营收18.68亿元,进入大众、丰田等主流车企。SiC产线预计2025年底拉通,已在光伏、充电桩等领域批量供货。宜兴产线三季度基本满产。存货增长因新兴业务占比提升,部分将在四季度转为收入。高压IGBT收入约6亿元,同比增长超30%,市占率约50%。新能源发电业务光伏逆变器中标超15GW,储能PCS订单超2GW,海外收入占比不足5%,预计2026年出海成效更显著。
15)索辰科技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2025年3月公司发布物理AI开发平台,7月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三大创新成果,并发布具身智能虚拟训练环境。公司与绍兴、杭州企业签约推进低空物理AI平台建设,10月中标绍兴越城区低空三维物理资产实时管控项目,合同金额3096万元。物理AI产品非项目制,强调技术通用性与生态协同,目标实现毛利率与市场份额双领先。公司通过并购拓展市场与技术,已收购WIPL-D,拟收购北京力控科技,并整合昆宇蓝程在卫星通信与空间安全领域的资源与技术,推动商业航天场景落地。
16)天合光能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三季度组件业务减亏因海外出货占比达六成、产品价格回升及成本管控优化。储能市场增长强劲,2024年出货目标8GWh,2025年目标翻番,已签超10GWh海外订单,主要于2025-2026年交付。储能业务向好得益于光储融合客户转化率提升、聚焦美欧中东非高毛利市场、产品降本与供应链优化。储能电芯100%自供,具备全栈研发生产能力,产线满产。与中国联通共建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项目,切入IDC领域。分布式运维依托数智平台,截至2025年9月底运维规模超16GW。印度获反倾销零税率,利好当地市场拓展与盈利提升。
17)炬光科技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336万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累计225万元。研发费用达13,579万元,占营收22%。激光光学元器件收入29,089万元,同比增长37%;汽车应用收入8,551万元,同比增长41%;光通信收入3,979万元,同比增长109%;消费电子收入5,304万元,同比增长2,450%。整体毛利率提升至37%。泛半导体制程收入4,451万元,同比下降26%,但高毛利产品出货增加。在手订单充足,多个研发项目推进中。
18)晶科能源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公司目前拥有12GWh集成和5GWh电芯产能,海外业务占整体订单约80%,储能团队现已超过1000人,储能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盈利改善主要来源于规模增长,毛利率显著提升,碳酸锂、电芯、PCS等价格呈上涨趋势,欧洲、拉美、亚太对高品质产品需求迅速增加。今年高功率产品占比约5%,预计明年将超过60%,公司将推出3.0系列产品。2026年TOPCon电池仍有0.5-0.6个百分点提效空间。行业通过政策与市场机制推进产能收缩。2026年全球光伏需求整体稳定,东南亚部分国家环比增长或达30%-40%。钙钛矿叠层电池预计三年左右实现一定规模量产。
19)浙江鼎力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电话接待)
调研纪要:公司产品型谱齐全,新品储备较多,能满足不同市场客户需求。毛利率变动主要与客户型号选择有关,新产品销售比重提升有助于盈利能力。五期产能已放量,产线正常生产。海外市场发货正常,需求稳定,新兴市场发展势头好,国内新增及置换需求持续。公司具备应对贸易壁垒经验,通过开拓新市场、优化供应链、产品创新等方式提升抗风险能力。欧洲双反关税影响可控,盈利性尚可。已推出无人化高空作业平台系列等差异化产品,客户满意度高。未来将深化全球化布局,推动产品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20)芯源微
调研纪要:公司前三季度整体签单同比增长,约60%为前道设备,化学清洗机签单达去年全年数倍。新一代前道涂胶显影机正内部调试,力争年内客户验证。公司采取“高带低”策略,70%化学清洗机签单为高难度机台,高温硫酸机获批量订单,超临界样机已送验。当前国产化率受高端产品限制,未来三年随技术突破有望提升,公司将与北方华创协同拓展市场。
21)祥生医疗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一对一沟通)
调研纪要: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07亿元,同比下降6.68%,归母净利润2422.41万元,同比增长41.95%。公司在乳腺、甲状腺、心脏等领域的AI辅助诊断取得进展,乳腺超声分析软件已获注册许可。推出“I+机器人扫查”方案,乳腺AI超声机器人获检测报告,构建“脑、眼、手”协同体系。SonoVet系列兽用超声进入全球市场,Sonoir Vet获2024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年度经营器械品牌奖。
22)涪陵榨菜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投资者电话交流会)
调研纪要:公司产品始终定位于行业内中高端,以精品战略满足消费者需求。榨菜品类占比最高,增长依赖存量竞争,未来将开发新品寻找佐餐开味菜新增长赛道。第三季度毛利下降因新品推广投入多及规格调整,预计明年原料成本不会大幅波动。并购项目因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而终止,未来仍关注相关行业机会。家庭端为主要渠道,餐饮端前三季度增速20%,电商渠道增速约10%。萝卜品类推出“嘎吱脆”并加大推广,未来视需求阶段性投入。行业价格战存在,公司坚持中高端定位。风干萝卜干增长快,新品合计调货额约2000万元。新品培育需考虑持续性、毛利率和规模。终端库存平均7周,四季度将控库存。回购股份正探索可行性。投资收益来自理财,整体稳定。当前阶段优先提升新品收入,费用增加或影响利润。
23)西麦食品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线上交流会&电话交流会)
调研纪要:公司大健康产品进展顺利,西麦食养轻滋补粉类已在局部区域推广,销售符合预期;西一大健康产品已出成品,正进行上市准备。电商高增速源于品牌势能提升与精细化运营,费用率下降系主动控费所致。四季度为传统旺季,叠加双11、双12及春节消费释放,公司持乐观预期。零食量贩渠道增长得益于SKU升级与新品导入。西麦食养依托品牌与渠道优势,切入200亿元轻滋补市场,采取系列化打法稳步推进。德赛康谷自三季度起已由亏转盈,但利润体量仍有限。
24)电科数字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改善因项目交付提升毛利率、费用下降及坏账冲回。AI在制造业研产供销服等领域落地较快,提供图纸设计、PCB设计等辅助能力。智能制造业务聚焦半导体、生命科学等领域,已支持多家客户完成灯塔工厂项目。行业数字化增长受益于信创机遇和AI融合,客户投入意愿增强。柏飞电子订单增长,形成从模块到机柜的产品体系,进入高价值供应链。AI订单受益于特种行业智能装备及飞机、船舶智能化升级。柏飞电子作为一级供应商参与民用航空联合研制,已实现样品适配交付。数字新基建受益于国家算力建设政策和头部客户投资,趋势良好。
25)汉钟精机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现场参观&线上)
调研纪要: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65亿元,同比下降20.70%,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45.69%。制冷产品覆盖商用空调、冷冻冷藏及热泵应用,压缩机用于数据中心制冷,相关产品今年上半年实现成长。空压产品深耕工程机械、医药、电子等领域,正拓展无油机型市场。真空产品主攻光伏与半导体,已获部分国内芯片厂小批量订单,并参与新工艺验证。合同负债增长系新接订单预付款增加所致。
26)海亮股份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机构交流会)
调研纪要:美国市场预期不变,得州海亮经营持续向好,加工费因需求上涨,市场环境有利基地发展。公司设立杭州海亮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聚焦I时代精密散热需求,提供铜基材料综合解决方案,推动从产品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铜箔研发方面,适配固态电池的镀镍铜箔、多孔铜箔等已达行业领先并批量交付;RTF、HVLP等高端电子电路铜箔取得突破。印尼海亮已与全球top10动力电池客户中5家、3C数码top3客户中2家签订定点供货协议,相关合作自2026年开始。
27)金宏气体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2025年前三季度,大宗气体营收占比44.55%,特种气体占33.07%。第三季度超纯氨销售额环降但毛利回升,氧化亚氮、高纯二氧化碳及大宗气体销量与毛利均提升。全椒项目及高端电子材料项目处于试生产。超纯氨导入头部半导体客户,正硅酸乙酯等已批量供应台积电。山东睿霖项目将建50000Nm3/h空分装置,预计2027年Q1投运。北方集成、武汉长飞等项目已转固,芯成汉奇等预计2025年Q4供气。西班牙项目处于筹备阶段。产品出口超50国,布局越南、泰国,实现“业务模式出海”。湖南区域净利润同比增约130%。在建项目资金充足,后续将采用多元融资工具。
28)奇安信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线上会议)
个股亮点:公司深度服务金融行业,业务全面覆盖区块链安全、数字货币安全、跨境支付安全等关键场景;公司深度服务金融行业,业务全面覆盖区块链安全、数字货币安全、跨境支付安全等关键场景。;公司的数据交易沙箱具备国内首创的数据沙箱技术、区块链辅助的隐私计算技术、数据置换技术、数据访问控制、结果申报审核五大技术优势,能够满足政务、医疗等多个不同场景的隐私计算和可信数据流通。
29)巴比食品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业绩交流会)
调研纪要:公司成立精益化团队推进手工小笼包新店型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提升外卖统管率。老面小笼包因面皮筋道、适合中晚餐成为核心产品。年底前计划开设20家新店,明年逐步扩张。优选高配合度加盟商,内部强化培训与运营打磨。行业闭店率高因同质化,差异化的盈利模型可改善此状况。顺应消费趋势,在10-15元价位打造烟火气社区店。全国可复制,需本土化口味与SKU调整。手工小笼包店型毛利率约60%,人工成本率15%。不盲目扩店,依赖盈利效应吸引加盟商,师傅可培训上岗。团餐为战略方向,提升产能利用率。期望稳态毛利率28%,扣非净利率14%。资本开支固定,账面现金充足,有望维持合理股东回报。
30)步科股份 (中信证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现场参观&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机器人行业收入同比增长65.96%,占比达50.46%。驱动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39.59%,无框力矩电机销量同比增长187%。常州基地一期已投产,年底电机产能预计达70万台,2026年有望提升至100万台。德国子公司已于2025年9月24日审议通过,正推进注册。海外营收占比15.85%,未来将输出机器人解决方案。毛利率下降因产品结构变化,后续将优化组合与成本管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