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捷安高科(30084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8 21:24: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捷安高科(30084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虚拟仿真实训解决方案,推动在职业教育及实训领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提高实训效果,为经济建设培养专业性强、实用性佳的技能人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业务仍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实训和应急安全两个领域,兼顾航空运输、航海舰船、装备仿真等领域。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近两年,公司主营业务中轨道交通实训业务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较高,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对目前公司业务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铁路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8%,电化率为76.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26条、增加18条,运营里程10923.8公里、增加765.2公里。全年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国家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铁路发展目标,《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均提出,至2035年全国铁路网将达20万公里,高速铁路网络建设正稳步推进,以"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为骨架,计划总规模约4.5万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投产81.5%,开工在建规模约14%。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行业也经历着技术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提升了行业的智能化水平,相应的培训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技能传授转向“技术+管理+服务+安全”的多元化体系,根据行业需求的变化,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扩展培训内容,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的适用,适应行业的需求。

    职业教育领域,职业本科教育快速发展,技能赛事国际化升级,产教协同成为发展关键词,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截至6月23日,教育部已公示4批新设本科高校名单,其中包括36所新设置的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和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职业本科院校计划招生规模将达到55万人,自2019年全国首批“职业本科大学”诞生起,短短几年间,职业本科教育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目前我国职业本科大学累计已达87所,打破了过去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的“天花板”。

    2025年上半年,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教育与交通行业的应用加速深化,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从教育数字化到智能交通,技术创新正在重塑行业发展格局。

    3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全省教育领域创新发展,重点把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全链条。4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重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将人工智能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深度融入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全过程。

    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总体部署,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关键,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扩大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

    教育部职业技能大赛自2024年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在赛项设置、赛制安排和企业参与方式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了更具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导向性的竞赛体系,大幅提升了赛事的国际影响力和竞技性。企业参与方式从"幕前为特定赛项提供设备设施和技术保障"转变为"幕后为参赛队伍备赛和比赛提供全方位支撑",更加注重技术赋能和能力培养,形成了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随着经济形势不断深入发展变化,职业技能培训被愈发重视:

    3月,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从今年开始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

    6月,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支持企业通过开展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等方式稳定职工队伍,鼓励自主开展职工在岗培训,支持委托行业龙头企业或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开展培训。

    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有效提升技能培训效果。特别是在轨道交通、航空维修等高技术含量领域,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模拟复杂操作场景,降低培训成本和风险,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未来,职业教育将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成为核心目标;产教融合将深度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数字化转型将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教学和交通运营管理中广泛应用;技能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赛事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这些趋势将共同塑造行业发展新格局,为相关企业和机构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

    1、轨道交通

    公司轨道交通仿真实训业务主要面向开设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院校、国铁集团及其下属单位和地铁公司等,提供涵盖铁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根据适用专业大类,分为铁路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两大系列。铁路交通仿真实训系列产品可适用普铁、高铁仿真实训活动,覆盖铁路交通所有重要作业岗位的作业技能教学、练习和考核。铁路交通领域内各个专业的子系统既能单独针对特定岗位进行仿真实训,也能互相协调、联合互动,满足全线路多岗位的协作实训需求。公司铁路交通仿真实训系统产品具体分为铁路运输、铁路机务、铁路车辆、铁路工务、铁路电务、铁路供电、铁路客运和铁路消防八个系列。

    城市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列产品可应用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以真实还原现场环境为目标进行仿真业务开发。仿真产品覆盖城市轨道交通所有重要作业岗位的技能培训与考核,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各专业的子系统既能够单独运行针对单一岗位进行培训,也能够联合互动,实现全岗位的协作能力培训。

    2、应急安全

    以“智慧应急、铸就安全”的业务理念,从专业化、网络化、大数据、人工智能、资源共享五个维度出发,凭借多年的实践与专家论证,为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出一套符合标准、系统规范、严谨高效的专业化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上岗考核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凭借大数据分析、物理传感、物联网、系统集成、系统仿真、分布式仿真等尖端技术,融合国际技术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及行业技术规范,全力打造安全与应急领域“学练赛考”工学结合、手脑并用的实践演练平台。

    针对公共安全领域难题,公司在应急考培研发基础上,横向扩展至日常安全领域,以体验式实操为建设宗旨建设深度安全体验中心,涵盖消防、应急自救、交通、居家安全、自然灾害等不同情景下体验需求,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应急场馆、科技展馆、企事业单位实训、各类学校实训场馆的应急安全教育体验与演练。

    3、航海舰船

    航海舰船仿真实训业务主要面向船舶类企业和军事类院校等提供各类船舶操纵仿真实训系统和军工仿真实训系统。其中,船舶操纵仿真实训系统应用于包括在受限水域内进行高级操纵和引航,包括船舶操纵、避碰和BRM、雷达标绘和ARPA、大型船舶操纵等科目的培训和考核。军工仿真实训系统以装备类仿真、指挥类仿真为主,为军事类院校等客户提供逼真的三维战场环境和拟真音响效果,培养受训人员操作装备和指挥协同技能。

    4、航空运输

    主要面向航空专业院校、航空公司及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专业技能实训产品,目前主要有基础技能实训、机务维修、系统维修、发动机维护、航空器检查五个系列,通过虚实结合、人机交互、智能引导等手段实现自主化实训教学。

    (二)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拥有独立的销售、采购、生产、研发体系。销售端,根据客户性质分为院校客户、集团客户等,并根据地区进行拆分,安排专业团队对接,主要通过参与招投标方式取得订单。

    采购端,执行“以产定购”采购模式,根据具体项目的物料需求计划,开展采购活动,采购对象分为具有实物形态的原材料和外协服务。通过集采、品牌替代、框架整合供应商等方式及推进标准库建设,实施年度采购计划及框架协议来降低采购成本。

    生产端,建立产品线模式,“以销定产”,在获取订单后,以项目为单位,根据客户需求结合公司产品进行组合、定制及开发。公司产品软件部分主要以自研为主,硬件部分主要以委外加工为主。

    研发端,根据公司战略目标,以自主研发为主,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客户反馈的产品需求及市场普遍需求后,同时通过行业专家指导,研发新产品及提供解决方案,并向市场进行推广。另一方面公司结合行业技术前沿的发展趋势,引入新技术为公司赋能,自主研发产品的工具链为公司产品的持续升级和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

    (三)公司市场地位及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依托自主研发的JANVR引擎平台,将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系统仿真等技术与世赛技术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及行业技术规范相结合,应用于智能化仿真装备研发及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之中,公司业务已覆盖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海外3大洲7个国家,服务行业企业及中高等院校客户1500余家。公司产品系列丰富,行业技术积累丰硕,是国产轨道交通虚拟仿真培训行业的先行者,在轨道交通专业院校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公司积极参与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技能大赛技术支持单位。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595项软件著作权、184项专利、1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7项CRCC检测报告。

    2、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深度把握职业教育改革、技能人才培养等政策主线,形成“政策-业务”联动效应。通过“院校合作+行业联盟+政府对接”模式,实现技术价值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公司连续三届担纲轨道车辆技术等大赛项目技术支持,服务河北、江西等多家省份选拔赛,拓展公司影响和促进业绩增长。公司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底,叠加人工智能等技术,核心产品实现场景化、智能化突破,得到行业充分认可。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高技能人才培养都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公司在相关行业内深度耕耘,利用已有技术积累,通过不断迭代产品更新及品牌建设,在相关行业持续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相信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公司将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机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综合型技术研发优势公司以VR/AR/MR等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融合系统仿真、分布式协同仿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自主研发的JANVR技术体系,具有完备的开发平台和工具链。

    (二)完备的产品线优势公司以服务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领域为核心,深耕20余载,目前轨道交通产品解决方案已覆盖车、机、工、电、辆、供、通、客、货等9大专业,并支持多岗位协同演练,是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唯一一家具备全专业解决方案能力的公司,并依托JANVR技术体系实现跨领域技术移植、多领域协同覆盖,形成"同心多元化"的产品矩阵。

    (三)品牌优势作为国内虚拟仿真教培领域的上市公司,公司凭借国家级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积极参与12项行业标准建设,深度服务国家交通强国、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建设南非、中泰、中老、巴基斯坦拉哈尔橙线、雅万高铁等"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成为世界技能组织全球行业伙伴,2023年牵头组建"国际联盟交工委",建立了覆盖3大洲7个国家的服务网络,形成全球化品牌影响力,深得业内用户认可。

    三、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73.12万元,同比降低7.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45万元,同比降低91.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9.86万元,同比降低107.12%,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报告期内营收及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制订的经营计划开展工作,上半年由于部分项目交付周期增长,未能在上半年验收,故营收较去年同期降低。在净利润方面,几方面因素造成净利润同比下降:由于行业竞争加大,产品价格下降,轨交行业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4.99%,影响毛利额下降;费用端,由于去年底在建工程转固,本报告期内,固定资产折旧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财务费用因为理财收益下降而上升。

    (二)战略梳理升级,为未来发展确定方向2025年3月,公司联合咨询机构开展战略规划与解码,系统性开展业务战略规划与解码工作。总经理带领业务团队通过多轮深度调研与探讨,已明确以“以数智化技术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战略方向,并初步聚焦战略发展方向:强化核心业务、拓展国际化布局及深化产教融合。核心业务方向进一步细化,重点锁定轨道交通等高增长领域。就未来3年发展路径达成基本共识,包括资源分配优先级及风险管控框架。下一步,公司将启动专项研究,结合宏观经济趋势和行业竞争格局,制定可量化的战略实施路线图,确保为公司2026-2029年发展提供明确指引。

    (三)赛事技术支持:从国内到国际,构建技能人才选拔核心平台公司作为独家技术支持单位,连续三届深度参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支持单位,覆盖飞机维修、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和轨道车辆技术四大赛项,服务10余省份选拔赛。通过提供标准化技术方案,公司提升了赛事效率与公平性,助力各省精准选拔高技能人才,填补行业人才缺口。在国际赛事方面,公司全程技术支持2025轨道车辆技术国际训练营,吸引中国、奥地利、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技能精英和轨道交通专业人士参与,推动跨国技术交流与标准融合,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化输出,开辟各国该领域深度合作新路径。同时作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联合承办单位,公司为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综合检修技能赛项技术方案提供审定服务,推动中国轨道车辆技术国际认证框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人才合作需求。

    (四)积极参与安全作业行业活动,打造安监品牌报告期内,公司承建郑州市首家工伤预防智能宣教体验基地,作为郑州市首个以“智能交互+场景模拟+案例宣教”为核心的智能宣教体验平台,通过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破解传统安全教育碎片化形式化难题,打造沉浸式安全课堂。

    报告期内,公司参加2025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展出MR隐患排查体验系统、虚拟灭火综合仿真实训系统、静电模拟体验系统、漏电安全体验系统、电弧灼伤体验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技能演练平台、安全知识竞答系统等,通过深度互动体验,全方位、多角度向社会公众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大众安全意识,提升应急技能。

    (五)技术保障机制与产品升级,引领虚拟仿真行业标准公司推出以国产大飞机为原型的飞机维修整机综合实训平台,集智能化、场景化和集成化于一体,实现“故障模拟-拆装训练-考核评估”全流程数字化,并获南方航空、东方航空等头部企业认可。

    通过“赛事IP+技术产品+生态合作”三轮驱动,公司实现“政策响应-技术输出-市场拓展”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巩固了在虚拟仿真职业教育与应急安全领域的头部位置。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捷安高科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