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联合精密(00126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主营精密机械零部件业务,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下第34大类“通用设备制造业”。
(二)行业概况
1、机械零部件行业
精密机械零部件制造作为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其品类丰富性、功能性、质量技术水平决定了机械设备整体的性能、质量与可靠性。
从生产工艺来看,精密机械零部件首先通过铸造、锻造等方式形成相应的铸件、锻件等,再通过精密加工等形成符合特定设备功能需求的零部件。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持续引导和鼓励精密机械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培育30家高档机械通用零部件制造企业,具有专项产品的自主技术优势,达到国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涌现2-3家国际知名的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动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则将“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耐磨损等高性能轻量化新材料铸件、锻件;汽车、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用高性能关键铸件、锻件”等列为鼓励类产业。
2、白色家电行业
家用电器主要指在家庭或类似环境中,使用的各类电气器具。根据惯例,家用电器一般分为白色家电、黑色家电两大类。
其中,白色家电主要指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相比黑色家电,白色家电更侧重于减轻人们劳动强度、改善生活环境及提升生活质量,也因此具有较为复杂的内部机械结构。以空调及冰箱压缩机为例,压缩机工作时内部高压且高速旋转,对主要零部件的工作面精度要求极高,因此对精密机械零部件具有较多的需求。家电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优势产业,持续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绿色智能健康家电新产品加速引领消费升级,各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活动有效开展,促使家电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10395.7万台,同比增长8.3%;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26598.4万台,同比增长9.7%;家用洗衣机产量11736.5万台,同比增长8.8%。
3、汽车零部件行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我国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
4、其他机械行业及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精密机械零部件还广泛应用于其他机械行业,如工程机械、食品机械、农用机械等,具体应用包括泵阀管件(皮带轮、轴承座、齿轮箱等)、电力部件(变压器零部件、绝缘子等)、传动部件(如减速器零部件、高精度齿轮、轴承等)。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一季度开局良好,二季度总体稳定,三季度主要指标增速放缓、呈现下行压力;四季度随着“两新”政策及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行业运行态势趋稳回升。2024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8%,汽车制造业增长9.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1%,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6%,汽车制造业增长7.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3.9%,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0.2%。
(三)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营精密机械零部件业务,主要从事精密机械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包括活塞、轴承、气缸、曲轴、主壳体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汽车零部件及其他机械等领域。公司为客户提供包含产品研发、模具设计、铸造、精密加工的一站式服务,具有多产品、全流程的批量化生产能力。
从产品类别看,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了活塞、气缸、轴承、曲轴、主壳体等,可广泛应用于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汽车零部件及其他机械等领域。
(四)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长期从事高精度机械零部件业务,并形成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生产基地,已形成“铸造+精密加工”的一体化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压缩机、汽车零部件及其他机械等领域。
公司参与客户新产品开发测试、定制化生产、工艺持续优化的全部流程,依托高水平的生产制造实力、微米级的加工精度、对客户订单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获得了多家知名下游客户的高度认可。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铸造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中国铸造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公司产品荣获2020年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优质铸件金奖”,公司先后获得“清远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远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广东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
(五)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结合采购周期、市场价格波动及生产预测等,对主要原材料主要进行按需采购,并结合生产预测等进行一定规模的安全库存。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废钢。废钢具有活跃的公开市场报价,但由于废钢本身属于非标产品,不同废钢的品质成分、加工费用、运输费用、可储存性等存在差异,导致实际采购价格存在差异。公司参考废钢的公开市场价格走势,并结合近期本地的实际供需情况,对不同废钢供应商进行询价,结合废钢的实际品质、供应商的历史合作情况、供应商本次报价及可购买数量等,选定供应商。
废钢的价格受到宏观经济的较大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公司主要根据生产需求购买废钢,同时也结合生产预测及对市场价格波动的预期,相应增加或减少安全库存。
废钢到货后,公司对废钢品质进行抽检,确保废钢品质符合进料要求;在铸造环节,公司持续对铁水采样检验成分,根据检验结果添加合金或不同成分的废钢,以达到预定的产品性能。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精密机械零部件属于非标准化产品,需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采用“以销定产”为主与“提前备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①自主生产
公司的PMC部门和生产部门根据客户订单计划,结合车间生产能力及库存情况,对客户订单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PMC部门制定生产计划并由生产部门执行相应的生产指令,各车间按照计划组织生产。
公司的产品形态包括铸件、精密件,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上述产品均可直接对外销售。
②委外加工
公司对部分型号产品的部分加工环节存在委外加工的情形。在该模式下,公司提供铸件,由委外厂商根据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委外加工供应商,通过定期的现场检查及全程技术指导,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
公司生产的精密机械零部件具有较强的定制属性,报告期内均以直销方式实现销售,不存在经销情形,公司与客户均为长期稳定供货关系,通过与主要客户签订长期框架性协议,约定生产、交付、付款等事宜。
公司对主要客户采用寄售(VMI)模式进行销售。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计划将货物送至客户指定仓库,客户根据需求自行领用。
4、定价模式
公司产品的定价方式主要为“原材料成本+费用+合理利润”。公司结合成本费用、产能负荷、市场供需等信息,与客户谈判定价;之后,公司与客户主要采用“价格联动”的定价方式,根据原材料价格每月变动情况,对价格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六)公司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精密机械零部件行业,坚持投入高精度机械零部件业务,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加工深度,获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并通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加强成本管控,产品盈利能力提升,依托高水平的生产制造实力、微米级的加工精度、对客户订单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巩固自身技术优势、积极拓展优质客户资源,加强内部控制、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重点客户服务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精密机械零部件行业,并围绕行业重点客户进行开拓,已分别进入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立股份的供应商体系。公司依托于高水平的生产制造实力、良好的质量控制及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紧密围绕重点客户的重点经营区域,设置了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生产基地,为客户就近提供服务,确保了供货及服务的稳定性。公司对重点客户的服务情况为公司积累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公司产能不断扩充,公司也陆续拓展更多行业知名客户。
(二)一体化生产优势
公司长期坚持投入高精度机械零部件业务,并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加工深度,获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目前,公司已将自身生产与技术能力涵盖模具设计、铸造、精密加工的一体化加工流程,从而能更好把控产品质量、提升供货稳定性,并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设计产品,提高公司产品的附加值。
(三)技术工艺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注重自主研发,并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已经成功掌握了压缩机核心零部件的铸造及精密加工技术,形成了相应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公司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研发经验且长期从事该行业的专家和资深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配备了齐全的试验和检测专用设备,优秀的研发团队为整体研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此外,公司现有的主要技术研发模式是与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优质客户协同研发,将客户需求及反馈融入到工艺设计、研发、生产、加工以及服务的全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公司前瞻性产品研发能力。
目前,在铸造方面,公司掌握了模具设计、潮模砂造型、制芯、原料配方、电炉熔炼、自动浇注生产工艺及光谱分析等先进检测手段;精密加工方面,公司积累了数控机床控制、工装夹具设计、刀具选用、加工环境温湿度控制、产品检测等方面的大量经验,已具备对复杂结构、高精度零部件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公司精密加工精度已达到微米级,且加工部件品质稳定。同时随着制造经验的持续积累,公司不断结合实验和实践,持续优化工艺设计及技术参数,优化改进精密加工生产线,从而保证零部件产品的品质、性能和精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准。
(四)管理优势
精密机械零部件领域具有产品种类众多、批号众多、生产工艺不一、流程较长的特点,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公司的员工普遍在行业内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大多自公司成立初期在公司工作至今,积累了较强的生产管理经验,制定了符合行业特点的管理体系。
公司目前已建立了健全的精益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品质改善”及“全员自主维护保养”等精益项目,在流程和品质控制等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断提升优化,使公司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都得到改进,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建立、实施和保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品质进行全程把控,从而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