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湖南海利(600731)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
业务范围:化肥、化工产品、农药开发、生产及自产产品销售(化肥、农药生产在本企业许可证书核定的产品范围和有效期限内开展);化工产品分析、检测;化工设计、化工环保评价及监测;化工技术研究及成果转让、技术咨询、培训(员工内部培训)等服务;机械电子设备、五金、交电、百货、建筑材料及政策允许的化工原料销售;经营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装、维修;常压非标设备制作加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和咨询,职业健康评价;工业园区及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安全生产检验检测等;蔬菜及其他农作物种子的选育、繁殖、收购、生产、加工、包装、推广、销售;动力型锰酸锂、高容量型锰酸锂、三元材料系列等储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有:公司主营化学农药(以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的原药及其复配制剂为主;其中以杀虫剂为主,亦有部分杀菌剂和除草剂)、精细化工产品等;蔬菜种子(以辣椒、茄子、番茄、冬瓜、黄瓜、菜薹、南瓜、丝瓜、西甜瓜等为主);动力型锰酸锂、高容量型锰酸锂、三元材料系列等储能材料。
公司建有年产万吨规模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原药生产装置、年产万吨规模的有机磷农药生产装置等,主要生产品种有克百威、仲丁威、异丙威、残杀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灭多威、硫双威、甲萘威、甲基嘧啶磷、抗蚜威、乐果、甲基硫菌灵、嘧啶醇等;建有年产5000吨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主要生产动力型锰酸锂、高容量型锰酸锂、三元材料系列等储能材料。
(二)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公司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化学农药及其他精细化学品,产业链相对完整。公司农药产品(原药、制剂)销售渠道以批发流通企业和制剂加工企业为主,其他精细化工产品(如烷基酚等)则主要直销终端用户。公司建立健全了总部集中管控的经营模式,对财务、采购、销售、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实行集中管理。采购业务采用集中采购和授权采购相结合的模式,有效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产品销售实行集中销售的模式,节约相关费用,提高了公司整体运行效率。蔬菜种子销售主要依托营销网络,逐步下沉到大型蔬菜基地、瓜菜收购商,现正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农药板块
2025年上半年,我国农药行业呈现结构性转型态势:市场需求回暖、头部企业净利润显著增长,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并加速向绿色化、高效化和集约化发展;主要农药品种价格普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需求呈现分化特征,高效低毒品种和生物农药占比提升;农药登记产品数量同比激增90%,生物农药占比显著提升,新增登记均为低毒产品,砜吡草唑、溴氰虫酰胺等低毒高效产品成为登记热点;1-6月,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达208.5万吨,同比增长9.7%,其中山东、江苏、内蒙古为前三大产区,产能进一步向优势产区及头部企业集中,中小产能退出加速,马太效应凸显;同时,行业面临原材料成本高企、国际竞争加剧、供应链安全挑战及大宗品种产能过剩等压力,绿色制剂化转型、创制品种研发及全球化布局成为核心增长动能。我国作为全球农药供应主力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持续在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2、新材料板块
上半年,锂电行业锰酸锂细分市场呈现出出货量增长、价格下跌、行业集中度高等特点。市场需求与出货量方面,锰酸锂市场需求稳中有增,主要应用于电动两轮车(65%)、电动工具(20%)和储能(15%)领域。根据ICC鑫椤锂电统计,2025年上半年锰酸锂总出货量6.4万吨,同比增长6.6%;市场价格方面,呈下降趋势,2025年6月底,中国锰酸锂价格为3.25万元/吨,同比下降22.62%。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锰酸锂产能持续扩张,市场供应趋于饱和,而需求未能同步跟上;企业竞争格局方面,行业集中度高,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技术发展方面,5V镍锰酸锂材料研发加速,天赐高新等企业取得进展。同时,通过掺杂和包覆技术可提升锰酸锂循环寿命至2000次以上,还可与三元、磷酸锰铁锂材料复合使用以提升性能;区域分布方面,锰酸锂产业区域集中,湖南、广西、河南等地形成产业集群,湘潭电化为核心企业之一。从全国来看,华东和华南地区由于产业链完善和技术优势,占据了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
3、种业板块
上半年,我国蔬菜种子行业整体延续稳步发展态势,种业振兴政策持续发力,国产蔬菜种子在品种创新、市场竞争力和自主可控能力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行业内科研育种投入不断加大,尤其在抗逆、抗病、高产、高品质的蔬菜新品种选育上成果显著,部分国产高端蔬菜种子(如番茄、西兰花、菠菜、胡萝卜等以往依赖进口的品类)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国产替代进程稳中加快;同时,种子企业加快绿色、高效、专用型蔬菜品种的研发与推广,以更好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茄果类、叶菜类等种子占比较大,抗病抗逆品种需求增速显著。竞争格局方面,外资企业占10%市场份额但增速放缓,本土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实现高速增长,但行业也面临国际种业巨头技术壁垒、气候变化导致制种基地减产等挑战。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农化行业整体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部分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多数农药产品价格受产能过剩制约持续低位运行。面对复杂的行业形势,公司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抢订单、降成本、强管理、抓发展,全力推进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实施。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为9.6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43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强化生产经营管理。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科学组织生产,生产运行总体平稳有序。1.加强产供销协同。坚持每周召开调度会、联席会,根据市场情况,对三大农化生产基地进行合理调配,持续推进“三保一守底”工作,保障生产平稳运行,确保订单按时交付。2.开展降本增效。深入开展“降本增效三年行动”,通过优化重点技改项目方案,加强预算管控,强化项目管理增效;推进公司重点原材料集中采购和关注关键降本项目,采购成本显著节约;开展生产装置节能降耗试验,工艺优化持续升级,助力保障利润率和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是加强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公司以大力开发产品新应用、拓展市场销售渠道这两个业务抓手,依据市场行情,对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以及不同市场实施不同销售策略;加快国内外农药登记证的办理与布局,甲嘧产品三个制剂国内实现扩展登记,甲磺草胺原药、丁噻隆原药在国内获得登记,甲嘧、吡唑醚菌酯原药分别在阿根廷、加拿大等地获得登记。同时,广泛开发国内外新客户,上半年新增国内外客户97个。
三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宁夏基地项目部分已投产的生产装置运行稳定,甲基硫菌灵项目土建工程均已完工,目前处于设备安装阶段,争取尽快建成投产。永兴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完成二宗共366.7亩土地购买,目前积极推进前期产品规划、开展反应风险评估、工艺可靠性论证、安评、环评等前期工作。
四是扎实推进科研创新。上半年完成研发投入0.83亿元,研发强度8.6%。1.加快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农化、化工新材料核心业务领域,结合市场需求,启动了11个服务海利科研项目、5个研究院立项项目的科研开发。上半年共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累计授权专利达285项。2.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启动永兴中试基地产品清单,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实验室-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原创技术在下属生产基地的产业化落实落地。3.深化产学研合作。引进农化、化工新材料领域专业人才,与省内知名高校、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深化产学研合作,有效实现了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的共享,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
五是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2025年4月24日,公司披露了《湖南海利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湖南海利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公告》,拟通过回购公司股份1676万股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充分调动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对公司经营业绩有直接影响的核心骨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这一举措,标志着公司在完善激励体系、凝聚人才力量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湖南海利依托湖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70余年从事化工研究开发的技术积累,在农药原药、农药中间体、农药制剂和光气系列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低毒化产品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开发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清洁生产技术使我国该领域制造技术跃居世界前列,残杀威、抗蚜威、甲基嘧啶磷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公司获评湖南省“2024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子公司海利常德公司2023年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通过承担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及英蓉计划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等纵向项目,不断完善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为各项原创技术攻关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提升科技创新活力。湖南海利化工新材料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入选2023年度芙蓉计划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省级创新创业团队达到2个。截至2025年6月底,股份公司(包括各分子公司)总计有效专利为272件(其中发明专利250件),相关成果已经在生产基地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
湖南海利以湖南化工研究院、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与创新平台为依托,强化自主创新和产学研战略合作,与省内高等院校广泛联系,建立了“相互培养人才、合作研究开发、共同成果转化”的新型“产学研”模式,建成了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联合博士生点,6个联合硕士生点。聚焦农化(中间体)、化工新材料等主业,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与应用上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技术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优势互补、协同高效、人才共享的创新模式,目前已在“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连续化生产工艺、生物合成技术、三废处理技术和储能材料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2、资源、规模优势
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农药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龙头企业,生产规模行业领先,市场占有率高,关键原料自给,在国内市场具有技术优势,居于主导地位。此外,公司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业链相对完整,与上游企业联系紧密,原材料供给有保障。公司已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产装置上引入新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装置本质安全,实现了装置清洁化、连续化生产。
光气是生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关键原料,由于光气是国家监控化学品,生产过程受到国家严格控制监管。公司下属生产企业中有两家具有光气资源,海利宁夏和海利常德均是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建有年产万吨光气及甲基异氰酸酯生产装置,为发展光气下游产品提供原料保障。
公司拥有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工业性试验基地、仿生农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农用化学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级平台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创新平台优势,整体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3、品牌优势
公司产品质量高,深得广大用户欢迎。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国际国内双重认证,多次被国家和湖南省评为“质量先进企业”,“海利牌”为湖南国际知名品牌,“海利牌”产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烷基酚、乐果等)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海利牌”商标是湖南省著名商标,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公司注册商标已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有利于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管理优势
公司持续多年推行安全、环保、质量三整合管理,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控制工作。公司被国务院国资委评定为我省唯一“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通过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先后通过了GB/TI9002-1994-ISO9002:1994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GB/T9001-2008/ISO9001:2008及GB/T50430-2007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GB/T24001-2004/ISO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