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纳科诺尔(83252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六、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一直致力于为电池生产企业和有高精度辊压需求的企业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操控便捷的成套设备,主要客户涵盖国内外知名电池生产企业,主要从事业务包括:
1、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机、辊压分切一体机及其相关服务;
2、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新工艺、新材料的辊压或者成型设备(如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补锂工艺、干法电池、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环保水系铁镍电池等生产设备);
3、其他用途(如高分子材料、碳纤维、膜材料、制氢等)生产用设备。
(二)公司的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销售及盈利模式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新能源电池极片辊压机,属贵重、大型生产设备,主要服务于新能源电池制造企业。由于电池生产企业对设备的性能参数要求不尽相同,产品绝大部分为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定做,以直销方式销售。公司销售网络以粤、浙、沪等东南部沿海地区为源点向内地散射性分布,遍布于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公司获取订单主要通过销售人员与客户直接沟通、参与客户招标项目、参加专业型展会等方式。公司报告期内主要通过轧机的生产及销售活动获取收入,公司也通过提供轧机大修、备件销售等服务获取部分利润。公司的下游客户以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企业为主,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孚能科技、海辰储能、武汉楚能、远景动力、清陶能源等。
2、采购模式
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生产成本及产品品质,增加高附加值环节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公司主要将轧辊的精磨以及最后总装作为公司自有生产环节,包括轧辊在内的零部件均靠外部采购或外协生产而来。外部采购与外协生产的主要差异为:外部采购主要采购内容为标准零部件,直接向公开市场采购,主要包括轴承、减速机、电气元器件等;外协采购主要系公司向外协厂商提供图纸及技术方案,由外协厂商生产加工后交付公司使用,主要包括轧辊、机座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类型为机械设备加工厂、五金制造厂等。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在确定客户需求之后,公司成立专门项目小组,开展包括立项、管理、研发、设计、试验在内的多项工作,落实小组各组员责任,明确各阶段的要求和要点,逐步开展设计、生产工作。生产部门根据技术部下达的定制化技术指标制定生产计划。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公司质检部门对原料、生产过程、产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
4、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联合研发、委托研发为辅。
公司自主研发流程为市场部汇总分析电池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客户的重大技术需求,并整理编纂项目需求书,提交由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公司领导组成的审核团队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研发部根据项目需求书开展研发工作。
七、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2,992,940.39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4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39,686.03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7.82%;报告期末资产总额2,318,098,544.98元,较上年期末增加12.47%。受行业产能短期供求错配影响,部分电池生产企业扩产步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电池设备需求及验收节奏有所承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20.10亿元,在手订单充足。为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公司通过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产品迭代升级,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努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从而实现公司稳定可持续发展。
在干法电极与固态电池领域,公司积极与科研院所及客户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掌握了干法电极、锂带压延、电解质成膜、转印等设备制造的多项技术,同时加快等静压设备的研发及验证工作,目前部分产品已交付客户。
(二)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现状
公司主要从事高精度辊压机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所处行业为“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锂电池生产企业,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多个细分领域,同时随着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快速发展,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1)动力电池行业
受益于新能源车在售车型增加、智能化加速、电池性能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因素,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6月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946.9万辆,同比增长31.8%,。国内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为587.8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渗透率提升至50.4%;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35.4万辆,同比增长55.9%,渗透率提升至21.8%;海外市场,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5年1-6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78.2万辆,同比增长23.6%,渗透率达26.1%。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6月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为504.4GWh,同比增长37.3%。
(2)储能电池行业
在全球各国清洁能源转型目标推动下,风电光伏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其中,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1-6月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63.6GW,同比增长105.4%。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比例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要求提高、数据中心需求驱动、储能技术进步及系统成本下降,储能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市场,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25年1-6月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42.6GWh,同比增长27.5%。根据市场研究机构RhoMotion数据,2025年1-6月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达86.7GWh,同比增长54%。
(3)消费电池行业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应用环境不断丰富、在普通消费者中的渗透程度不断提升,我国消费类锂离子电池行业整体市场发展向好。一方面,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传统消费类领域,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较为稳定。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无人机、蓝牙音箱、AR/VR设备、AIPC、MR等新兴电子领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根据起点研究院(SPIR)预计2025年3C电子消费行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带动2025年全球3C电池出货量超70GWh。
2、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车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市场增长。动力电池中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被视为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之一,在移动设备、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当前国内外众多企业涉足固态电池领域,包括车企、研发机构、初创企业在内的电池企业及中游材料企业均投入新技术研发布局。
随着锂电池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除了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外,还将向储能系统、低空领域、医疗设备等领域快速渗透。锂电池应用领域的发展都将拉动对锂电设备的投资需求。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