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楚天龙(003040)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2 16:13: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楚天龙(00304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作为一家专注于数字安全与数智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本报告期公司继续秉持“客户第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锚定“技术驱动、场景赋能”的市场策略,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依托场景生态提供差异化服务,牢牢把握数智化转型重要机遇为技术迭代的攻坚期、生态布局的窗口期,嵌入式安全产品业务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的稳健进阶,更以eSIM产品与平台运营、量子加密技术应用与QKD解决方案迭代、智能合约技术与数字人民币综合业务平台开发、楚天龙行业AI智能体研发及生产、基于RISC-V等开放架构芯片的多应用AOS操作系统开发应用等一系列战略布局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告期,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产品需求波动,部分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项目的验收期较长等影响,公司收入同比出现小幅下滑。部分客户回款延迟,公司按照一贯的会计政策计提了较大金额的信用减值损失,对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21.58万元,同比下滑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6.88万元。

    公司基于发展战略与经营规划,对外投资了深圳杰睿联科技有限公司(“RedteaMobile”,即红茶移动),该公司专注于为全球多样化的消费及物联网设备提供覆盖广泛的蜂窝网络连接服务及一站式eSIM端到端解决方案,可提供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及地区的网络覆盖,eSIM连接能力已触达4亿终端。通过本次投资,公司将整合深耕多年的通信领域优质客户资源寻求外延式发展,通过加强与红茶移动及该公司多方股东的合作,加快推进在国际通信服务、消费电子及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业务布局,实现营收结构的多元化升级。

    公司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引领下,一方面着力拓展订单、提升运营效率、强化成本费用管控与应收账款催收;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新品研发与成果商业化,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数字货币跨境应用及AIAgent解决方案的创新融合,同时布局海外市场,尽快实现扭亏为盈。

    1、嵌入式安全产品

    以智能卡为代表的嵌入式安全产品凭借物理安全防护、身份识别、隐私保护、通信与支付等功能,在通信、金融、社保、交通等诸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芯片及COS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安全产品也在不断升级迭代,支持国密算法和非接触功能的新一代嵌入式安全产品也进一步促进了行业发展。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eSIM凭借无卡化设计、便利的远程配置管理以及支持多场景应用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万物智联时代的一项重要技术,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以eSE、eSIM等产品形态涌现,丰富了嵌入式安全产品的应用场景,数字化转型的契机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也将推动嵌入式安全业务扩展至全球更广阔地区的市场。金融领域,根据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100.68亿张,其中,借记卡93.54亿张,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15亿张。社保领域,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公开信息,截至2025年6月底,社会保障卡功能进一步拓展。全国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人口。通信领域,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202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运行基本平稳,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6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93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1.8%。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28.3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75亿户。

    本报告期,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积极推动服务模式由传统产品交付向“全链条场景运营”跃迁,在科技创新、生态构建与场景运营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精准对接部分金融机构的核心需求,成功切入前端场景服务领域,实现业务结构优化与价值链延伸,相关项目规模达亿元级,有效支撑公司数字金融业务体系。在重点客户拓展方面,公司与大型国有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接单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单一客户季度接单金额即超过历史同期水平,同比增长超200%。在重点业务领域突破区域市场壁垒,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全国性合作空间,成功构建覆盖广泛的服务网络,成为金融业务板块“质效双升”的关键驱动力。本报告期,公司持续推进以研发合作促进业务拓展,完成多项EMV海外认证项目、取得多款基于国产安全芯片的国际卡组织产品认证,保障了海外业务在本报告期内实现67.48%的增长;引领行业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升级迭代,取得GSMAeSIMeSA认证,实现楚天龙eSIMLPA应用软件、eSIMSM-DS管理平台、eSIMSM-DP+管理平台的研发应用。

    2、智能硬件

    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驱动新一轮的智能硬件产业转型深化,并引领新一代智能终端走深向实。全球大模型井喷式发展,语言大模型多维度能力持续进化,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模型加速迭代。在大模型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重塑智能硬件开发逻辑、服务模式、交互方式,智能硬件产业开启新一轮智能革命周期,进入全产业链条变革阶段,呈现出“四新”趋势特征,即(1)新的交互方式:从“单一模态交互”变为“多模态智能交互”;(2)新的服务模式: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3)新的应用范式:从“AI赋能”迈向“AI原生;(4)新的业务场景:从“万物互联”进入“万物智联”。

    本报告期,公司坚持自我革新,持续深化“AI+”融合路径,依托认知智能体、多模态生成式大模型、数字孪生引擎、智能流程自动化(IPA)等前沿技术架构,推出AI多模态智能交互终端设备,融合政务大模型、数字人、数字员工、智能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打造向量数据库驱动的智能决策中枢,形成楚天龙行业AI智能体,打通感知-认知-决策智能闭环,实现面向政府、银行及通信运营商等行业服务的主动决策与流程优化。结合客户需求与使用环境,公司推出适配不同层级、多样化场景的智能硬件产品,本报告期成功入围多家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的制发卡设备类项目。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硬件业务收入4505.97万元,同比增长64.40%,一系列“AI+”项目落地实施,形成了以标杆促推广,以示范带全局的良好局面。

    本报告期,公司推出湖北政务AI数字人“小襄”,构建起多模态感知交互系统与政务场景专用大模型支撑的服务架构,通过对话交互模式覆盖304项高频政务事项的咨询支持,能快速精准完成应答服务,推动传统政务咨询从人工响应向智能交互转变,实现服务效率与便捷度的全面提升;为华为云参与MWC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提供数字人交互系统及AI虚拟营业厅智能客服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公司AI+通信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首次出海;建设湖北宜昌“机器人窗口”,融合AI+大模型+大数据技术,实现自助受理、自动校验审核、即时出证,将办事时长大幅缩短,实现“上传材料即出证”,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多头跑”问题,助力政务服务向智能化、高效化升级;推出社保“智能审批数字员工”,聚焦社保领域高频业务办理,覆盖职工参保登记至工伤费用报销全流程,全面重构审批效能,实现效率、质量与体验的同步跃升,助力安徽、四川、贵州等多地项目成果落地,成效显著;打造丹东人社“AI咨询问答数字人”,通过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即时响应、全场景在线服务”,不仅优化群众办事体验,也显著缓解窗口压力,推动人社服务由“线下被动受理”向“线上主动响应”转型,助力政务服务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发展;落地广西人社数字人“桂小知”,并在2025年人社部社保工作座谈会期间展示,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受邀在2025华为云生态大会AI-Native数字媒体生态圆桌会议上作“数字人+行业知识大脑for政务,助力政府高效服务”主题演讲,现场分享公司在政府服务领域的诸多AI应用探索及场景实践。

    3、软件及服务

    人社部2025年2月发布《关于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意见》,提出要持续优化全国社保平台的组织架构、技术支撑、标准规范、协同管理、风险防控“五个体系”和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要进一步提升全国社保平台的数智化水平,提升数字化能力,强化社会保险数据资源管理,持续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与数字化应用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化水平,探索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引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自然语言处理(NLP)、智能文字识别(OCR)、生物特征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加强社会保险档案数字资源开发和集中应用,推动实现业务一体化办理,融合形成“线上+线下”“人工+机器人”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生态;深化社会保障卡应用,结合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发展,丰富更多民生服务领域社会保障卡应用,推出更多“一卡通”数字化应用场景。

    本报告期,公司在智慧档案业务方面充分借助AI人工智能技术,在文件智能检测、图像自动分类、关键内容提取、电子档案云平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中标四川、广东、青海、安徽及江苏等省份的智慧档案系统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满足客户单位个性化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获得合肥人社局、亳州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滁州人社局信息中心、青天县人才中心等多个客户单位感谢信、表扬信。公司积极推动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平台项目建设,通过助力政府机构打造多场景、多便捷、多惠民、多监管的服务模式,搭建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文化旅游、费用缴纳、居民消费、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在湖北多个地市落地实施。凭借对客户单位业务流程的深度理解和高效优质的服务能力,公司软件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3313.96万元,同比增长40.48%。

    4、数字人民币

    作为通用型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一直致力于满足最广泛人群的多元支付需求。公司自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以来,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已成功推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数字人民币自助终端、数字人民币综合业务平台、智能合约管理平台等覆盖用户侧、受理侧、发行侧、系统侧的产品与服务,并已试点发行、落地应用。本报告期数字人民币相关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小。

    公司在运营机构的指导下推出了形式多样的钱包系列基a础产品,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依托IC卡、手机终端、SIM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载体为用户提供服务,除扫码支付、线上支付、转账和“碰一碰”“扫一扫”支付外,无电支付、手机SIM卡支付等产品也已试点应用。在发挥数字化优势的同时,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重视“一老一少一外”便利支付体验,着力弥合“数字鸿沟”。布放在通关口岸、机场、高铁站、酒店等场所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自助终端,可快速申领及充值,支持人民币现钞、外币现钞以及Visa、万事达等主流外卡充值领用,为没有境内手机号和银行账户、习惯持卡支付的短期境外来华人员提供一个支付新选择。此外,公司不断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受理环境建设和应用场景创新。数字人民币自助终端产品在江苏省监狱钱款管理项目中实施应用,特殊场景数据助力精准管理。除日常消费场景外,还着力推动地铁、公交、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场景的便捷支付,公司协助运营机构研发设计并落地实施青岛地铁、苏州地铁和公交、海南公交等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受理项目,“碰一碰”即可乘车,还支持无网无电应用。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数字货币研究所的指导下,公司参与了由中国银行牵头的《数字人民币在社保领域的应用研究》课题,聚焦数字人民币与社保领域的融合应用,初步形成了数字人民币服务解决方案。

    在创新产品方面,一方面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可支持合同自动和强制执行,实现资金定向拨付和监测,已在预付资金管理、供应链金融、财政补贴等场景应用。另一方面,提供对公领域结算产品,通过多层次的结算工具叠加一站式钱包管理和数据统计等产品,满足政府部门、核心企业和跨境电商等优化交易链路、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和对账服务等的需求,助力其数字化转型。公司打造的楚天龙数字人民币综合业务平台,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可实现专项资金、政府补贴、社保福利等资金的自动精准发放,减少人工审核流程,避免资金挪用或延迟发放,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公司开发的“数字人民币元管家-京华苏韵预付消费服务平台”,可实现“系统平台交付+运营服务+交易管理”的数字人民币生态服务商业闭环。

    2025年4月,人民银行宣布全面升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全球网络扩张和场景应用创新,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与投融资中的深度使用。数字货币试点正成为推动跨境支付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的核心力量。随着中国数字人民币(DCEP)试点场景不断拓展、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转向数字规则协同,数字货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供应链金融透明化、普惠金融下沉等领域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本报告期,公司依托多年来在数字安全、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合约等关键技术方面的积累及多领域合作资源,积极把握“一带一路”Web3基建推进带来的行业机遇,探索跨境结算优化,通过数字货币桥、数字人民币与其他多种区块链的统一标准化服务等方案,降低跨境结算成本、提升支付结算效率;深入推进SIM/eSIM+数字货币生态合作方案,推动加密资产冷钱包、区块链生态合作与场景应用业务落地。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数智研发与创新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持续提升

    丰富的技术储备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与较强盈利能力的关键。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与嵌入式安全产品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数字安全新技术研究,eSIM产品与运营平台、量子加密技术应用与QKD解决方案、数字人民币钱包发放机、智能合约技术、数字人民币综合业务平台等产品与服务得到了市场的检验与认可;依托认知智能体、多模态生成式大模型、数字孪生引擎、智能流程自动化(IPA)等前沿技术架构,推出多形态智能硬件,融合政务大模型、数字人、数字员工等创新产品,打造楚天龙行业AI智能体,打通感知-认知-决策智能闭环,实现政务服务的主动决策与流程优化;顺应自主安全可控的市场需求,公司推出了基于RISC-V等开放架构芯片的多应用AOS操作系统,实现了系列智能硬件产品与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在多种国产CPU架构平台的生态适配。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各子公司共拥有151项专利、418项软件著作权,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诸多产品与服务领域得到应用,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丰富的跨行业、多领域服务经验

    公司深耕数字安全及数字化服务、智慧政务、金融惠民、社会保障、智慧交通、移动通信等领域,自成立二十余年来在金融、社保、通信、交通等众多领域积累了大批优质客户并维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跨行业、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能够为客户深度定制跨行业应用安全解决方案。公司顺应一卡多应用行业发展趋势,为行业客户提供本行业嵌入式安全产品叠加跨行业应用服务,创新打造了多个全国首发、首创项目,随着示范效应的持续释放,公司有望在继续保持各领域众多优质客户的基础上,拓展融合创新应用领域新客户市场。公司持续构建覆盖政务、金融、通信、交通、校园等重点行业场景的“大生态”矩阵,不断深化与华为、科大讯飞、软通动力、麒麟软件、统信软件等头部科技企业的合作协同,构建AI生态协同机制,打造具备跨行业拓展能力的开放生态体系。

    3、领先的智能制造及生产管理水平

    公司建有行业内规模大、智能化水平高的大型生产制造基地,覆盖先进的、全面的嵌入式安全产品生产线。通过加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及软件的投入和改造,公司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智能制造能力,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的高效管控和生产体系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动提质增效各项措施实施,促进公司运营水平的提升。本报告期,公司业务链运作的整体协调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在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体系管理等方面日益精进,在产品质量投诉率、物流发运准确率、百万元经济损失值等生产运营核心指标控制方面取得了优异表现。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楚天龙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