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富春环保(002479)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1 18:21: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富春环保(00247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国内大型的循环经济型环保公用企业,业务板块已从热电联产协同处置固废,拓展到“热电联产+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产业。通过异地复制(并购)模式,公司业务已拓展至浙江、江苏、江西和山东四省。公司所经营的“热电联产+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产业属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强园区基础设施功能的高新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报告期内,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科技型能源及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

    1.热电联产业务

    热电联产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同一套能源系统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如蒸汽、热水等),显著提升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同时热电联产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通过能源的梯级利用和系统集成,在节能、环保和经济性上具有显著优势。未来随着清洁能源技术和智能控制的发展,其应用将从集中式向分布式、从单一能源向多能互补拓展,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

    2024年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中明确指出实施低碳化改造建设的煤电机组应满足预期剩余使用寿命长、综合经济性好等基本条件,新上煤电机组须为已纳入国家规划内建设项目。优先支持采用多种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耦合的改造建设项目。2025年3月26日,两部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在满足安全可靠指标、适当兼顾智能运行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现役机组和新建机组探索针对清洁降碳、高效调节两类指标开展示范,并加强新一代煤电规划建设支持力度。对于新建的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项目,所需煤电规模由国家能源局在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内优先安排。支持现役煤电改造升级机组、新建机组和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机组与新能源实施联营,鼓励联营的新能源项目优先并网。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以下简称“《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提出,支持合理布局建设燃煤发电,推动燃煤发电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进一步转变。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规范能源开发利用秩序,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尚有热电联产扩建项目2个,分别为铂瑞万载工业园新型热电联产二期扩建项目、常安能源二期扩建项目第二阶段。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热电联产业务板块已建成投运的总生产规模为三十四炉二十二机,总装机容量340兆瓦,锅炉蒸发量4,240吨/小时。

    公司围绕节能环保产业,在热电联产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等多元化业务。

    2.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

    公司的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主要是对污泥和含有色金属的一般固废(危废)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

    (1)含有色金属一般固废(危废)资源化回收利用业务

    公司含有色金属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业务是以含有色金属的废料为原料,综合回收锡、铜、金、银、铂、钯等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的资源综合利用业务。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强化,固废和危废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一个战略性的行业,其市场潜力和环境意义不可小觑。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行业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飞速发展,预计到2031年,市场规模将大幅度扩张。固废危废资源化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5,000亿元,年增速超12%,其中再生金属提取成为核心增长点。

    2024年11月26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名录》”),并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名录》的实施旨在响应“无废城市”建设及“双碳”目标,强化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资源化利用与风险防控。同时《名录》提出要优化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强化信息化追溯,明确特殊危废的处置规范,提升资源化利用的精细化水平。

    2025年2月5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以严密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为目标,以推进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监管和严格管控填埋处置量占比为抓手,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效能,优化利用处置方式,守牢危险废物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并明确了三个阶段的目标:到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名录》和《指导意见》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危险废物处置的重视,推动了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体系的精准化、资源化和信息化转型。未来五年将是固废危废行业深度整合与技术升级的关键期。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下属孙公司汇金环保一般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回收项目,环评批复为10万吨/年,一期5万吨/年的生产线已于2022年年初投运,二期项目建设正在推进中。子公司遂昌汇金及汇金环保合计拥有证载危废处置能力6.7万吨/年。

    报告期内,有色金属回收利用业务实现销售精锡2,525.97吨、黄金185.21千克、白银4,871.54千克、电解铜1,078.02吨。

    (2)污泥资源化利用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参股孙公司紫石固废固废资源化项目规划污泥处理能力为500吨/天,一期项目污泥处理能力300吨/天已于2023年3月建成投运。报告期内共处置污泥2.15万吨。

    3.环境监测治理业务

    公司环境监测治理业务主要是进行二噁英监测设备的销售及租赁。

    2025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确立了“两步走”实施路径:2027年实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在重点区域率先探索以无人运维、智能采样、黑灯实验室、立体遥测为标志的新一代监测网络;2030年实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性重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整体跃升,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全面实现,监测“智慧大脑”基本建成,总体效能满足美丽中国建设支撑需求,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公司专注的二噁英监测行业作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高端细分赛道,兼具高门槛与强政策驱动属性。二噁英作为一级致癌物被纳入《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垃圾焚烧、化工、钢铁等行业排放标准趋严,推动监测频次及精度升级。鉴于监测周期、政策力度及成本等因素,用户企业主动监测意愿不强,监测需求释放滞后。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主业牢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公司进入行业较早,通过多年的扩张发展与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发展规模初显态势。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均位于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市场布局合理,企业质地优良,区位优势明显,部分生产基地还拥有热电联产特许经营权。同时,公司管理层及决策层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与产业投资经验,通过收购成熟优质企业切入有色金属资源化利用领域,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布局,为异地复制“热电联产+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的循环经济模式积聚先发优势,增强公司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2.技术创新、具有超前优势

    公司与多家高校合作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工艺、技术、项目的研发,其中在生产中对二噁英的防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去除等方面和污泥干化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沉淀,公司目前已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拥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依托单位、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中美政府间合作项目研究基地、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公司各项目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净排放,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控股子公司研究院成功研制开发出了国内外首台具有实用意义的二噁英在线快速检测仪器系统。

    3.管理科学、提质增效

    公司狠抓制度创新建设,强化管理手段,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基础,对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制度进行新建、优化、梳理等工作,提高制度的科学性与灵活性,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优化组织结构与流程,提高内控制度的严密性,使其更加符合发展需要,起到了很好的成本控制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富春环保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