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海科B(90093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㈠行业动态
2025年上半年,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整体延续疲软态势:一季度受天气干扰和需求疲弱双重影响,整体呈现“淡季更淡”局面;二季度在澳洲矿商财年冲量和铁矿短期集中发运支撑下略有回暖,但整体运价仍处于历史低位,缺乏持续反弹动力。
报告期内BDI指数均值为1290点,同比大幅下滑30%,表现明显弱于2024年同期。从各型船舶运价表现看,BCI、BPI、BSI、BHSI同比分别下跌33%、33%、30%、22%。好望角型船主要受铁矿石发运节奏影响,整体波动较大;巴拿马型船受粮食与煤炭需求疲弱拖累;大灵便型船依托东南亚、澳洲区域内小宗货运输,表现相对稳定。整体来看,中小型船抗风险能力较强但运价竞争激烈。
运力供给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球干散货船队规模达到1.43万艘,总运力10.49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1%和2.9%,整体保持低速增长。其中,大灵便型船和灵便型船的运力增速较快,分别为4.6%和4.1%。新船订单量大幅下滑,仅为93艘,同比减少78.5%。拆解市场表现平稳,拆解量为38艘,总量220万载重吨,同比增加2.7%,但载重吨减少2.65%。
航运需求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7.2亿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增量不及预期,且短期波动尤为明显;上半年国际海运煤炭贸易船舶装载量(不包括各国国内沿海货物运输)为6.192亿吨,比上年同期下降7.9%。大部分主要进出口国家煤炭进出口量均出现下滑,仅越南煤炭进口量仍保持高速增长,俄罗斯、南非、加拿大煤炭出口仅有小幅增长。上半年全球粮食价格持续走低,中国累计粮食进口量为6276万吨,其中进口大豆4937万吨,同比分别减少25.4%和增长1.8%。
总体而言,上半年国际干散货市场在需求和运力方面呈现“双弱”格局,叠加国内房地产行业疲软、欧盟能源转型对市场需求的拖累,以及环保政策和船队老龄化对运力增长构成限制、区域冲突和关税政策的变化导致的运价波动等,对海运及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挑战。
㈡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远洋干散货运输业务及上下游相关的商品贸易业务。自1992年设立以来,公司已累计拥有近30年的航运业务运营经验,并凭借优秀的营运水平和安全运营记录,在行业内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和较高市场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依托自身丰富的航线资源、货种资源、客户资源、资金优势及管理能力,正逐步打造“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完整物流服务闭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采购→运输→仓储→销售”的端到端综合服务。
1.航运业务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自有船队继续保持9艘干散货船、超75万载重吨的运力规模,总体运力维持稳定,除必要的坞修、设备故障排查时间外,均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同时,为提升效益,继续保持公司在灵便型船市场份额及竞争力,上半年公司通过期租租入运营4艘灵便型船,增加市场船运力超24万载重吨,公司维持总可控运力约100万载重吨。
公司经营航线进一步获得拓展,在原有的澳洲-中国/东南亚、南美-中国/东南亚航线铁矿运输,南美-中国、美湾/美西-中国航线粮食运输,澳洲-中国/东南亚、澳洲-印度、印尼-中国航线和加拿大-中国煤炭、菲律宾-中国镍矿运输以外,公司继续拓展并稳定了印尼-印度、越南-孟加拉、中国-中东、中国-红海区域、孟加拉-印度、中国-新加坡、中国-东非、中国-日本、中国-加拿大、美国-埃及等十余条航线,极大丰富了公司船舶运营航线选择,提升了公司综合经营能力。
在客户合作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客户群体,在维持与传统合作伙伴良好关系的情况下,进一步推动了与国内外大型船东及发货人的业务合作。公司与多家国际主要发货人进行业务洽谈,获得了大客户的充分认可,并顺利签订运输合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海运业务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在运输货种方面,除传统的干散货铁矿石、煤炭、粮食、木薯粉、化肥、钢材、工程车、非标准件杂货等,公司顺应国内在新能源方面的需求增长,逐步延伸至铝土矿、镍矿等运输。更为丰富多样的货种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航运业务抵御市场周期性波动的能力。
2.商品贸易业务方面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政策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公司于2023年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海南轩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团队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国际贸易服务建设,并依托海南自贸港优厚政策支持及公司自身日益丰富的航线资源、货种资源、优质客户积累、较为雄厚的资金等优势,积极拓展航运上下游商品贸易业务,以获取更稳定的货运订单、更充分的货运定价权,进一步强化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物流服务能力,提升整体经营效益,并平滑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有色金属品类和农产品开展贸易业务,上下游客户首选国内大型央企、国企等优质客户。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贸易业务利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公司与国际铜金属大型贸易商CWTInternationalLimited(港股代码:0521,以下简称“CWT”)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包括双方附属公司)将在阴极铜等商品贸易领域开展战略性合作。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多措并举,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效:一方面,管理层积极采取增加货源渠道、拓展高利润航线、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大幅提升航运业务收益,更灵活有效地应对国际干散货市场波动;另一方面,管理层依托公司自身航运业务积累的航线、客户、资金等优势,以“安全稳定”为原则坚定开展上下游贸易业务,有效地平滑了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以优异的经营成果、良好的运营指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增厚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
㈠主营业务持续精细化发展,经营策略成效显现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30.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1亿元,同比降低23.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54亿元,同比降低37.49%。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93.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为75.6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90%,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19.40%。
㈡总可控运力规模维持百万载重吨,并择机更新/扩大自有船运力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自有干散货船舶资产9艘,合计运力规模约75万载重吨,自有船队包括大灵便型船6艘、好望角型船2艘、巴拿马型船1艘;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期租租赁方式增加4艘灵便型船,控制运力增加约24万载重吨,公司总可控运力约100万载重吨。
2025年上半年,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货源及经营航线,实现了主营航线覆盖南美、北美、澳洲、东南亚、中东、西非、东非等区域,船队运输货种包括铁矿石、铝土矿、镍矿、煤炭、粮食、木薯粉、化肥、钢材、工程车、非标准件杂货等,以持续提升航运业务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采取中短期运力锁定、指数低位期扩大市场船租入等方式避免业绩剧烈波动,并持续改善核心运营管理指标、改造船况提升效能,以精细化运营管理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运营55个航次,货物运输量超400万载重吨,公司以优秀的精细化营运能力和长期的安全管理记录,赢得了国内外大货主的高度信任。
结合市场铁矿、铝矾土出口量的持续释放,吨海里运输需求预计推高;与此同时,IMO相关环保新规的落地实施加速老旧船舶的淘汰进程,因此具备次新船属性且符合环保设计标准的好望角型船舶租金有望持续走强。为保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提前布局,将于本报告期后由下属子公司购入一艘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预计交船时间为2025年9月。
㈢依托海南自贸港优厚政策及自身资源优势,多维度提升商品贸易业务水平
依托海南自贸港对国际商品贸易业务的优厚政策,并随着公司航运业务航线不断丰富、商品贸易业务稳步发展,公司持续建设“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完整物流服务体系,为公司获取更稳定的经营效益,平滑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不断加强贸易业务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管控能力,坚定落实以“风险控制”为先的原则,严格执行基本防范制度和风控程序,降低业务风险;另一方面依托航运业务在金属矿产、农产品、新能源等产业链的长期积累,拓展和沉淀了一批优质的企业客户资源,并持续完善白名单客户动态评价机制,持续构建成熟稳定的全球化业务渠道。
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与国际铜金属大型贸易商CWT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包括双方附属公司)将在阴极铜等商品贸易领域开展战略性合作。2025年7月17日,公司全资孙公司GTSShippingManagementCo.Limited(以下简称“GTS”)与CWT间接全资附属公司MRITradingAG(以下简称“MRI”)签订了首单销售合同,GTS向MRI购买电解铜239吨,GTS取得正本提单同时支付货款。2025年8月初货物经海上运输抵达目的港,GTS凭海运提单将货物卖出给独立第三方收货人并获得货款。
㈣坚定不移贯彻依法合规治理,规范公司运作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权责明确、决策科学、运作协调”的治理结构,持续规范公司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股东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进行重大决策、管理层执行以及专门委员会为董事会重大决策进行专业把关的作用。根据新《公司法》《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制度规则实施相关过渡期安排》《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25年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修订了《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不再设置监事会与监事,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监事会议事规则》相应废止,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中涉及公司监事会及监事的规定不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如期完成了新一届董事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内控委员会将在公司的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一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董事,其中召集人为会计专业人士,成员均具备胜任工作职责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能够勤勉尽责,切实有效地监督、评估公司内外部审计工作。公司将持续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有力保障公司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筑牢公司发展根基。
㈤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日常安全生产运营,持续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及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运行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应急事件,船队累积航程21万海里,年度安全营运率100%。累计开展安全专项检查3次,组织开展消防、溢油、弃船、救生等多种场景类型应急演练133场,并开展台风、火灾有关防控、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全面推进安全体系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部署、动员和落实防汛抗台,做好监测预警,通过精准分析台风路径、风力变化等关键信息,及时对船舶的航路和船速进行了调整,确保公司船舶始终保持在7级大风圈以外航行,且与台风中心距离保持在150海里以上,确保了船舶及船员的安全,有效避免了因台风影响可能造成的船期延误。
㈥响应节能减排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随着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严格管控,国内外出台一系列政策,对航运业的碳排放进行限制和约束,船舶运输面临更加严峻的运营形势。
公司积极响应节能减排,研究市面上新型节能减排设备或措施,如安装碳捕集、空气润滑系统、有机硅涂料、船体清洁系统、风力推进技术以及船艏、船体和螺旋桨节能改造、轴带发电机等,目前已初步试点安装轴带发动机,后续将根据船舶条件择机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