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兴福电子(68854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19 13:08:1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兴福电子(68854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等通用湿电子化学品,以及蚀刻液、清洗剂等功能湿电子化学品。湿电子化学品作为专用化学品,专门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和太阳能光伏行业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领域。从生产工艺来看,公司的主要产品属于精细化工范畴;从产品用途和应用领域来看,公司主要产品又属于电子材料领域。

    依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C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下的“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按照国家统计局《战略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属行业涉及“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2电子核心产业—1.2.3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制造(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以及“3新材料产业—3.3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3.3.6专用化学品及材料制造—3.3.6.0专用化学品及材料制造(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根据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所属行业为“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3电子核心产业—1.3.1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材料”。

    从相关产业目录看,公司兼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属性。结合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主要客户群体、所获得的重要行业荣誉、承担的重大科研专项、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属性更为突出,因此,公司所属行业领域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2.行业发展情况

    湿电子化学品又称超净高纯试剂,主要包含酸类、碱类、氧化剂、有机溶剂类和蚀刻液、电镀液及其添加剂、清洗剂、显影液和剥离液等产品,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太阳能电池等制造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基础化工材料,主要应用于清洗、刻蚀、电镀和表面处理等环节。湿电子化学品上游是基础化工产品,下游是电子信息产业,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和太阳能光伏等行业。

    从全球市场来看,2024年,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需求逐渐复苏,但复苏步伐不均衡。人工智能芯片和高带宽存储器是目前需求最高的设备,这导致了这些领域的投资和产能扩张。SIA最新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2025版湿化学品产业研究报告》,2024年,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伏太阳能电池三个应用市场使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分别达到70.9亿美元、138.7亿元、75.8亿元。预计到2025年,集成电路领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5.2亿美元;新型显示领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46.2亿元(2024年,全球TFT-LCD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71.3亿元,同比下降3.1%,尽管需求量有所增长,但产品价格呈继续下跌态势,预计2025年将下降至71.2亿元;2024年全球OLED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67.3亿元,同比增长10.3%,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75亿元);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市场规模将下降至62.6亿元(2024年全球光伏太阳能电池用湿化学品市场需求增速明显放缓,总计需求约242.58万吨,受产能供过于求影响,2025年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三大应用领域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增减不一。

    从国内市场来看,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半导体行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以促进半导体行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半导体行业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提升半导体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依赖。在政策支持、企业自身攻关、资金助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半导体行业取得了诸多可喜成绩,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领域的产能大幅增加,产品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2025版湿化学品产业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达958.6亿元,其中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496.4亿元,封装材料市场规模462.2亿元;综合前道晶圆制造与后道封装领域来看,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用湿化学品总体市场规模达到79.3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86亿元。

    2024年,中国TFT-LCD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44.8亿元,同比下降1.3%,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45.6亿元;2024年,中国OLED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30.4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OLED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4.5亿元;综合TFT-LCD与OLED领域来看,2024年中国新型显示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75.2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80.1亿元。

    2025年,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行业观望情绪较浓,配套湿化学品也将迎来调整,2024年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69.1亿元,预计2025~2026年市场规模都将呈下降态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降低至56.3亿元。

    尽管国内湿化学品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部分瓶颈。湿化学品行业投资大,产品获认证过程繁琐,周期长,生产商需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还需配备高素质从业人员。国产湿化学品在性能、规模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缺乏在多个品种均拥有较高市占率的龙头企业,产品相对较单一,部分企业尽管品种较多,但拳头产品有限,特别是在集成电路先进制程用产品上差距明显。

    3.公司所处行业的基本特点及技术门槛

    湿电子化学品特别是集成电路用湿电子化学品,是化学、电化学、电子材料、半导体电子工程等诸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领域,专业性强,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大、品质控制严、产品认证周期长、供应商转换成本高等特点。

    湿电子化学品是对颗粒控制、金属和非金属离子等杂质含量要求极高的高纯化学试剂,主要分为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通用湿电子化学品主体成分纯度、杂质离子含量、尘埃颗粒粒径大小和数量等指标不但直接影响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太阳能光伏的成品率、电性能及可靠性,也对先进制造技术的产业化有着重要影响;功能湿电子化学品在保证产品纯度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下游用户制造工艺的特点针对性地研发配方以实现特殊的功能应用,如蚀刻、清洗等。总体而言,湿电子化学品的品质要求极为苛刻,生产过程需要解决原料提纯、杂质控制、分析检测、包装物流等环节难题,而且在进入客户端上线使用前需要长周期的测试论证工作,并且上线使用后也会通过较长周期逐步上量。产品在能够进入测试论证阶段之前需要经历长时间、高难度的研发阶段,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和技术门槛。

    (二)公司主营业务

    1.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电子元器件湿法工艺制程的蚀刻、清洗等工艺环节,公司产品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材料。

    2.主要产品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等通用湿电子化学品,以及蚀刻液、清洗剂等功能湿电子化学品。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复苏,集成电路国产化替代加速等经济环境推动下,湿电子化学品企业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但依旧面临先进制程产品国产化率不高,成熟制程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局面。面对机遇与挑战,公司始终以“成为世界一流电子材料企业”为目标,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围绕客户需求及自身优势,持续丰富产品品类、提升产品品质,以优质的产品、专业的服务,为全球半导体客户提供湿电子化学品一揽子解决方案,经营业绩持续向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31.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2.37%。

    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开拓取得积极进展。

    核心产品销量增长强劲,电子级磷酸、电子级双氧水持续放量,电子级硫酸加大先进制程客户攻关力度,功能湿电子化学品品类不断丰富,业绩中枢保持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集成电路领域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86.92%,集成电路领域销售收入中通用湿电子化学品销量达到7.14万吨,同比增长53.35%,销售收入45397.10万元,同比增长38.84%,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销量达到0.41万吨,同比增长18.43%,销售收入9341.60万元,同比增长10.95%。

    加速国际化业务拓展,着力构建海外供应体系,重点围绕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等市场,强化客户服务能力,不断丰富产品出口种类,2025年上半年实现出口创汇1258.69万美元,同比增长15.06%。

    与下游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得到国内外客户广泛认可,2025年上半年荣获长鑫科技集团供应商质量奖、华润微电子最佳协同供应商奖以及湖北省某知名存储芯片供应商最佳协同奖、战略供应商奖等客户荣誉共计4项。

    报告期内,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公司坚持以“技术引领未来”为战略导向,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2025年上半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923.73万元,占比销售收入5.83%,在研发平台及队伍搭建、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前沿技术攻关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发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专职研发团队达到135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72人,硕博占比达到58.52%。

    通用湿电子化学品纯化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电子级氨水等产品金属离子含量、阴离子含量、颗粒物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确保公司核心产品品质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功能湿电子化学品新产品开发多点开花,与下游客户合作研发模式初现成效,立项储备研发产品74款,35款产品在先进制程客户顺利测试,8款产品由研发测试转入销售阶段。结合客户需求,围绕自身产业链优势,差异化开展通用湿电子化学品新品种,电子特气产品,以及前驱体材料、封装材料、CMP抛光材料等先进电子材料的前瞻性储备研发工作,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

    截至报告期末,重点建成了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功能湿电子化学品等一批引领行业的标杆项目,公司电子化学品及配套原材料总体产能规模37.4万吨/年,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湿电子化学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客户需求为驱动,湿电子化学品产业为主导,电子特气、先进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回收利用等相关联业务协同共进的产业发展格局,综合竞争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5年上半年5万吨/年电子级硫酸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基本建成,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推进1.5万吨/年电子级磷酸回收综合利用项目、165吨/年硅基前驱体项目、3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改扩建(3改6)项目以及上海兴福4万吨/年超高纯电子化学品项目建设,启动了35吨/年超高纯电子级磷烷等项目,上述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多元化布局,夯实公司湿电子化学品业务龙头地位,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未来公司仍将宜昌基地为核心,做大、做强、做优电子化学品产业,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推动公司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韩国、中国台湾等半导体集聚区的区域化产业布局,提高客户服务响应能力,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力争将公司打造为以湿电子化学品为主的国际化半导体材料平台型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规范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根据《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求,新增制度3项,修订完善制度19项,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管理效能的提升与风险的有效防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制度保障。

    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持续优化NCC、OA、WMS、LIMS等信息系统并深化应用,开展SRM系统、差旅平台等系统建设,并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数据安全,公司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围绕经营质量提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投资者回报、依法合规信息披露等方面,持续深化科改示范企业改革,积极研究推进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着力构建ESG治理体系,探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公司规范治理水平。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和研发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极具专业性且高效运作的研发团队,其主要致力于新产品研发、工艺提升改进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在成熟完善的研发体系、专业精湛的技术研发团队以及充足研发投入的共同保障下,公司始终保持着持续的技术创新态势,在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湿电子化学品方面,成功掌握了多项核心专利及专有技术,如原料逐级纯化制备超高纯化学品关键技术、高性能电子级混配化学品配方关键技术等。

    技术储备方面,为不断巩固和提高公司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发布局,通过自主的产品升级和新品研发,推动公司产品技术升级迭代。除对现有量产产品和工艺的不断优化外,公司还开展了多项新产品、新领域开发项目,包括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配方研发、湿电子化学品废液回收提纯再利用技术与工艺研发、电子特气技术与产品研发、湿电子化学品辅材研发等。

    公司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大规模产业化实践经验,并实现多个湿电子化学品的成熟量产,产品主要应用在集成电路高端市场领域,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已成为国内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生产企业之一。

    2.客户资源优势。

    湿电子化学品是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生产工艺中的关键耗材,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产品品质对下游产品质量和良率有着较大影响,因此下游客户对供应商会有较为严格的审查程序,常采用认证采购模式,通过需求对接、技术研讨、技术改进、小试生产、批量生产等客户验证环节后方可成为下游客户合格供应商。由于产品认证周期较长、供应商转换成本较高,为了保证高品质产品的稳定供应,下游客户一般会与通过认证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公司凭借自身产品的优秀性能和稳定供应得到了各大客户的认可,与各大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较高的客户粘性。目前,公司湿电子化学品已获得台积电、SKHynix、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长鑫存储、芯联集成、Globalfoundries、联华电子、德州仪器(成都)、三安集成、粤芯半导体、华润上华、武汉新芯、晶合集成、比亚迪半导体、芯恩集成、重庆万国、燕东微、Entegris、CMCMaterials、添鸿科技、Silterra等国内外多家知名集成电路行业企业的认可。公司客户均为行业内领先企业,成功进入优质客户供应链是公司技术实力过硬、产品品质优秀的体现,为公司未来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客户基础。

    3.原材料采购与产业链延伸优势。

    黄磷为公司主要产品电子级磷酸的主要原材料,公司控股股东兴发集团是一家以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兴发集团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储备及较强的基础化工原料供应保障能力,是国内主要的黄磷生产企业。公司目前通过市场化原则向控股股东及其他供应商采购黄磷,且以其他供应商为主,但若市场黄磷供应十分紧张时,控股股东将成为公司原材料供应的保障。公司另一主要产品电子级硫酸的主要原材料为液体三氧化硫,由于液体三氧化硫为危险化工品、长途运输成本较高、生产企业较少,公司自建了液体三氧化硫生产线,液体三氧化硫内部化是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建设、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的有力保障。此外,在拓宽生产经营范围、延伸产业链方面,公司还进行了其他尝试:公司创新研发了湿电子化学品磷酸回收相关技术,搭建磷酸废液回收生产线,构建了湿电子化学品闭环业务模式,通过对电子级磷酸产品使用后的废液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拓宽了公司收入来源。最后公司通过拓展生产经营范围,不断补齐自身供应链短板、延伸产业链,增强了公司原料供应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竞争优势。

    4.行业经验优势。

    公司拥有多年湿电子化学品研发和制造经验,一直紧跟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下游行业发展动态,与下游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紧跟下游行业发展动态进行技术创新,为更好地把握集成电路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保障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落在实处,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半导体专用电子级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电子级磷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电子级氨气、氨水、金属蚀刻液、清洗剂以及先进存储芯片专用高选择性蚀刻液等超高纯电子化学品研发,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电子化学品解决方案。随着下游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变化,公司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前瞻性地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战略布局,具备抓住市场机遇的有利条件。

    5.团队人才优势。

    专业、稳定的人员团队是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司核心管理层具备多年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管理经验,公司人员在技术、管理、财务、生产、业务销售等方面分工明确、各有所长,可以保障公司的健康、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公司还通过员工持股、合理的岗位和薪酬设计等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公司构建了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专业团队。

    (三)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技术创新工作主要围绕通用湿电子化学品纯化应用、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配方调控、高纯电子特气制备应用、先进电子材料开发应用以及电子化学品回收综合利用等五大研究方向展开。

    在成熟完善的研发体系、专业精湛的技术研发团队以及充足研发投入的共同保障之下,公司形成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经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并广泛应用于公司产品的批量生产中。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下游客户的需求和产业链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创新,持续研发投入并取得阶段成果。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一是重点围绕先进逻辑和先进存储芯片的需求,深入加强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开发,公司先后完成高性能SiGe蚀刻液、高选择比磷酸、高性能Mo蚀刻液、Cu/AlO/TiN干法蚀刻后清洗液、高选择性双氧水、Stripper、封装用Al/Cu/Ag等蚀刻液等产品开发,获得客户立项验证,部分产品已通过验证;二是布局新产业,凭借区域较完整化工产业带来的丰富原料优势,完成7N级别电子级磷烷纯化技术的开发,以及7N级别电子级氨气联产G5等级电子级氨水、4N级电子级HMDS等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且G5等级氨水正在客户端验证;三是完成了G4等级NMP、PGMEA,G5等级环戊酮等产品纯化技术开发,并在客户端验证,进一步丰富超高纯产品种类;四是新增8款功能湿电子化学品实现应用,累计开发完成71款功能湿电子化学品。

    在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持续开展核心产品纯化关键技术迭代升级应用,电子级磷酸Fe<3ppb产品单次收率提高至30%以上,推动电子级磷酸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优化开发电子级硫酸中颗粒物深度脱出技术,0.03μm颗粒度降至60颗以内,0.02μm颗粒度小于300颗;电子级双氧水纯化已实现钠及其它金属离子含量均<2ppt,阴离子含量<3ppb,产品品质进一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151项。其中累计授权专利148项,包含发明专利92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累计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知识产权19项,其中新增授权专利19项,包含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兴福电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