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基础化工行业研究:3D打印:消费级需求方兴未艾,重点关注高性价比PLA耗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逻辑:
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价格下降+AI赋能”或为主要驱动因素。
市场规模:根据创想三维招股书与灼识咨询数据,2020-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按GMV计)由15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8%;预计2025-2029年市场规模将由49亿美元增长至169亿美元,24-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3%。从设备端来看,2020-2023年全球消费级打印机年出货量基本维持在300万台左右,2024年突破40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2%,预计到2029年有望达到1340万台,24-2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6.6%。
竞争格局:根据深圳商报报道,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纵维立方、智能派四家深圳企业合计掌握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根据3D打印资源库和市场研究机构CONTEXT的报告显示,2024年入门级(售价≤2500美元)3D打印机是唯一实现增长的领域,出货量增长了26%,主要得益于拓竹和创想三维等品牌的强劲表现。
催化因素:价格层面,根据央广网与北京青年报报道,目前消费级3D打印机价格较三年前下降了60%,主流品牌开始重点生产价格在2000至3000元区间的产品,据我们统计部分入门级产品(例如创想三维Ender3V3KE)价格低于千元,相对高端的部分产品线价格也不到5000元,价格基本与目前部分中高端智能手机接近,设备端价格的大幅降低为消费级3D打印机的快速普及提供了市场条件与硬件基础。AI层面,以Hitem3D为代表的AI工具大幅降低创作门槛,为消费级3D打印的普及提供了软件条件。
消费级3D打印普及拉动耗材需求增长,重点关注高性价比PLA耗材。
PLA是3D打印领域最常见的耗材之一,主要以玉米淀粉或糖类植物为原材料,具有环保无毒的特点。由于其打印过程中的热变形较小,PLA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PLA的打印温度较低,通常在190℃至220℃之间,这使得使用PLA耗材能够减少打印机部件的损耗。此外,PLA的表面光泽度较高,适合打印展示模型或艺术品,但PLA因耐热性和强度较低,不适合应用于高温环境或承重结构。
根据联泓新科公司公告,2024年PLA国内需求约12万吨,同比增长48.1%。其中,3D打印为PLA目前最大的应用领域,2024年占比约35%。以PLA为基材的3D打印材料凭借其环保性、易用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安全性以及成本优势,广泛用于文创产品、智能设备所需复杂结构零部件、轻量化组件等领域。
从价格角度进行比较,根据3DSourced数据,FDMPLA路线主流打印耗材中平均成本相对较低,考虑到打印耗在材具备高频复购的特性,PLA具备较高的性价比,有望充分受益于消费级3D打印需求增长。
投资建议与估值
PLA作为现阶段消费级3D打印机的主流耗材之一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需求提升,建议关注具备PLA产能或PLA耗材生产加工能力布局且相关产品已涉及3D打印领域的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迭代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相关数据统计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