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中报, 2020H1收入 105.6亿元(+28.8%),归母净利润 34.5亿元(+45.8%),扣非归母净利润 33.7亿元(44.6%),经营现金流净额 42.1亿元(+100.6%)。收入和净利润均处于预告中值上方。
二季度业绩加速,经营效率继续提升。 分季度看, Q1/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 47.4/5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4%/+35.4%, Q1/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 别为 13.1/21.4亿元,同比分别为+30.6%/+57%, Q2收入加速主要因抗疫产品 大幅增长,同时常规业务的需求已经在逐步回归正常水平。上半年公司毛利率 66%(+0.7pp),四费率合计 29.7%(-2.9pp),主要因为销售费用下降 2.7pp 到 18.1%。上半年归母净利率 32.7%,同比提升 3.8pp,主要原因包括美元的走 强、疫情招聘延迟新员工工薪费用减少、营销活动线下转线上销售费用减少和 政府优惠政策。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引领增长, IVD 和影像业务下半年有望改善。 分业务看, 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收入 53.4亿元(+62.3%),毛利率 69.6%(+4.3pp), 主要因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等搞毛类产品收入大幅增长,预计该板块国际 收入增速快于国内。 IVD 业务收入 30.3亿元(+6.5%),毛利率 57.5%(-5.7pp), 体外诊断的常规试剂消耗在疫情期间有所放缓,导致收入放缓和毛利率下降, 预计上半年发光仪器国内新增装机超过 1000台,国际新增装机 500台,稳健的 仪器投放叠加流水线的布局,将为后续 IVD 业务试剂上量以及毛利率提升奠定 基础。医学影像业务收入 21.1亿元(+6.7%),预计国内低双位数增长,国际基 本持平,国内增长主要因便携超和移动 DR 的放量,毛利率 68.9%(+0.8pp), 国内市场自 3月份以来已经逐渐开始恢复对台式超声的正常采购,其中二、三 级医院的恢复进度较快,预计下半年影像业务增长有望加速。
创新驱动产品推陈出新,长期受益医疗新基建和国际化。 公司构建了国际领先 的医疗产品创新体系(MPI)和产学研合作体系, 2020H1研发费用 9亿元,同 比增长 28.1%,占收入比重 8.6%,截止 2020年 6月 30日,公司共有医疗器 械注册证数量 68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 52.2%,产品不断丰富,持续推陈出新。 5月 20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方案着 力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短板, ICU 病床建设将带动公司呼吸机、监护仪、 输注泵等产品在国内市场长线放量。由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海外市场也有望 持续采购公司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公司也积极布局新的业务,兽用器械、硬 镜、关节镜、超声刀、骨科、分子诊断等领域有望逐渐贡献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对标国际器械龙头企业,公司全球化、平台化发展战略 持续推进,未来几年业绩增长动能强劲。预计 2020-2022年 EPS 5.43、 6.48、 8.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产品研发失败、后疫情时代相关业务复苏不及预期 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