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龙头营收持续增长,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到125.92亿元,同比增长28.80%,环比增长22.47%;归母净利润达到13.62亿元,同比增长减少7.20%,环比增长29.10%;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11.46亿元,同比下降11.01%,环比增长26.91%。公司此前发布业绩预报,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处于11.74~14.68亿元,同比增长0~20%,实际业绩接近预告上限。公司第三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补贴退坡导致产品售价下降,毛利率有所降低。研发投入及管理费用增大提高费用占比,降低公司盈利水平。
单季装机量占比维持高位,规模技术优势显著
根据GGII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42.31GWh,同比增长47%。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达到21.43GWh,同比增长81%,占总装机量的50.64%。相比于2018年公司装机量在动力电池行业占比提升了9.36个百分点,三季度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7.79GWh,同比增长46.98%,环比减少4.30%。今年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下滑影响,行业增速逐步放缓,价格及成本压力由下游逐步传导至中上游领域。产业链产品售价有所下调,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导致三季度公司业绩小幅下滑。成本压力加速行业产能出清,公司三季度单季装机量占比达到63.38%,相比二季度提升了17.39个百分点,公司作为动力电池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费用管控水平提升,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4.40%,同比减少0.38个百分点,规模优势逐步显现。其中财务费用率为-1.93%,同比减少1.1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公司货币资金及现金管理规模增长;管理费用率提升0.68个百分点至11.82%;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87个百分点至6.87%,研发投入合计22.6亿元较2018年同比提升96.5%,公司大电芯及CTP无模组方案加强技术成本优势,新开发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304Wh/kg,随着相关技术进入市场化应用阶段,将显著提高公司动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产能布局不断完善,产业链横纵向继续延伸
公司着眼未来新能源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继续完善产能布局,预计投入100亿建设宜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提升整体规模优势,满足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公司加快上下游产业链整合,与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共同出资36亿元设立合资公司用于开展正极材料及相关资源的投资和经营,进一步保障公司正极材料的供应。9月份公司下属子公司香港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增发股份方式对澳大利亚锂矿公司Pilbara进行战略投资,确保上游锂矿资源的供应。宁德时代还积极拓展电动船舶等业务领域,公司已经攻克铁锂电池安全、长续航、大功率、长寿命等技术难题,设计出符合IP67以上防护等级的电池包,可有效规避水汽、烟雾及粉尘引发的安全风险,满足电动船舶应用场景的要求。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2/55.42/66.1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05/2.52/3.01元。对应2019/2020/2021年的PE为39/32/26倍。公司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龙头,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及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补贴退坡导致行业毛利率下滑;外资进入加剧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