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库存降低,新冠疫情短期影响采浆量,供需格局改善有助于血制品价值回归。 2015年以来采浆量大幅度增加+血制品提价推动经销商囤货导致2017年开始渠道库存大幅度增加,血制品企业纷纷扩大销售人员规模,加大学术推广力度。2019年白蛋白和静丙批签发增速均恢复至10%左右,去库存周期结束,血制品处于供需平衡状态,生产企业和渠道库存均大幅度回归正常水平。
由于库存血浆需在3个月以后再次检疫合格才能投浆生产,新冠疫情导致目前献浆基本停止,2020年全年采浆量和投浆量有可能受到影响,影响2021年可销售数量(因从生产到销售至少需9-10个月)。我们判断血制品行业很可能会从供需平衡转向供不应求,血制品有望实现价值回归。
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得以解决,致力提升采浆量和血浆综合利用能力,吨浆利润有望提升 历史问题逐步解决,股东浙民投和佳兆业前两大股东利益达成一致,共同致力于公司经营发展公司。血浆站方面,目前共有13个浆站,11个在采,2个已建设完成等待验收,并取得多个县级及市级批文,未来血浆站数增加保障采浆量。公司2018年采浆量约400吨,血浆规模处于行业中上水平,未来有望突破580吨。人凝血因子VIII已经进入上市申报阶段,预计2020年上市;人纤维蛋白原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预计2021年上市。随着公司上述凝血因子类产品陆续获批,公司吨浆利润将显著提升,血浆综合利用率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 年收入10.04/ 12.23/ 14.82亿元,同比增长17%/22%/21%,归母净利润1.74/2.61/3.53亿元,同比增长117%/50%/35%,对应当前股价PE 为55X /36X / 27X。受血制品行业供需格局变好,叠加公司摆脱历史问题的拐点,公司发展进入新时期,未来营收有望保持15~25%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导致采浆量低于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及预期;行业政策改变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