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公司 2018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25.1%。
业绩超市场预期,Q3收入与业绩增长加速。2018前三季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高于2017同期2.0、4.4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前三季公司多个大品种获批上市销售以及新进医保品种的放量,驱动2018Q3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长加速;Q3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亿元、10亿元,同比增长26.2%32.9%,均呈加速增长趋势。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2018前三季销售费用率为37.2%,低于2017同期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22%,高于2017同期1.7个百分点,主要是研发投入增多所致。
新进医药目录品种加速放量。公司艾瑞昔布、右美托咪定、非布司他等多个产品新进目录;阿帕替尼进入首批医保谈判目录并成功进入国家医保,实现以价换量。根据IMS 的2018H1数据,阿帕替尼、艾瑞昔布、非布司他销售额同比增长77%、134%、138%,充分体现医保对产品放量加速作用。医保定期谈判机制未来将明显推动公司新获批产品的放量,2018年,公司新获批19K、吡咯替尼、紫杉醇(白蛋白),即将获批的PD-1等重磅品种,均有望于2019年通过谈判形式进入医保目录,实现快速放量,强势推动公司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多个重磅创新药已陆续获批上市。2018前三季,公司研发投入为17.4亿元,占营收14%比例,同比增长39.7%。年初至9月底,公司新增8个1类创新药临床申报,全年预计申报1类创新药数量超过10个;公司多年的研发投入与积累在2018年得到集中体现,基本实现创新转型的战略目标,全年将有多个重磅创新药获批上市。2018前三季,公司已经获批硫培非格司亭(19K)、吡咯替尼两个重磅创新药,PD-1单抗预计12月获批;此外,上半年瑞马唑仑成功报产,有望于2019Q1获批;CDK4/6靶向药物成功开展II/III 期临床,有望于2019年申报上市。
盈利预测与评级。Q3收入与业绩呈加速趋势,预计2018-2020年EPS 分别为1.10、1.43、1.93元(原预测为1.06、1.41、1.84元),对应PE 为52倍、40倍、29倍。销售改革、销售规模扩容与创新品种获批催化公司进入新的发展周期,推动公司由传统仿制药企向创新药企战略转变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肿瘤药集中采购降价、药品研发进度不达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