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科科技的关键时刻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17-03-27 10:51: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151

刘创

或许许多人不知道,发明U盘的是一家叫朗科科技的深圳上市公司。甚至“优盘”这一名称,都是这家公司的注册商标。

拥有U盘发明专利的朗科科技,主要经营两项业务:卖U盘和卖专利授权。去年,朗科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86万元,增加了84.45%。这源于去年专利授权与朗科大厦租赁收入的增加,以及存货跌价准备与坏账准备的下降。

专利授权是朗科科技最大的“利润奶牛”。据朗科科技2010年上市以来的财报,其专利授权许可收入的净利润占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六成到八成之间,并且毛利率几近100%,可谓是一项“一本万利”的生意。

但危机已经悄然来临。朗科科技的核心专利“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99117225.6,以下简称“99专利”)正是朗科科技作为U盘发明者的标志,而该专利的代理机构深圳睿智专利事务所告诉记者,99专利将在2018年到期。朗科科技在公告中称“目前尚无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该专利到期失效后对公司经营造成的风险”。

此外,公司的管理也颇为不顺,经历了两位创始人内讧、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以及基金机构在今年的董事会换届中上位等波折。

如今,券商出身的新任董事长魏卫,在今年1月刚刚由第二大股东中科汇通(深圳)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汇通”)提名为新一届董事会董事。

一本万利的专利

1999年,朗科科技的创始人邓国顺、成晓华共同申请了“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 法 及 其 装 置 ”(专 利 号ZL99117225.6,以下简称“99专利”)。这使邓国顺与成晓华共同创立的朗科科技成为了U盘专利的拥有者。

随后,制造、销售U盘与卖专利授权,成为了朗科的主营业务。而在2000年前后的PC时代,U盘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取代了软盘软驱,成为人们日常保存、搬运数据的主要工具,可谓是PC时代的刚需。

移动存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领域,随着闪存应用及移动存储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国内外厂商纷纷涌入。来自国外的SanDisk(晟碟)、Kingston(金士顿)、东芝以及联想等知名品牌凭借着资金、品牌的优势,在移动存储领域迅速打开局面。

在U盘市场的商业竞争中,朗科科技的优势并不明显。不过,对朗科科技而言,其核心壁垒是99专利。其他公司想要生产U盘,需要向朗科科技支付专利授权的费用。除了中国,朗科科技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及地区也申请了大量的专利,作为“专利池”进行商业运营。

而其专利运营的手段便是进行谈判、授权和打官司,发起针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民事诉讼是朗科科技的正常的经营手段之一。去年9月,朗科科技向名创优品发起诉讼,称其所销售的标有“MINISO”的5款U盘均包含了99专利的全部技术特征,并要求每款产品赔偿54万元。10月份,朗科科技公告称与当事方签署了和解协议,当事方依协议约定向朗科科技支付和解金,朗科科技不再追究。

类似这样的官司,对朗科科技而言习以为常。朗科科技所起诉的对象,包括宏基、索尼、PNY等多个企业。在深交所上市之前,朗科科技已经与东芝、Kingston(金士顿)、美国PNY、Phison(群联)等诸多在企业签订专利授权许可协议。例如,公司在上市前与金士顿签署的专利授权收入,便达到200万美元。据朗科科技上市以来财务报告,其专利授权所产生的净利润,占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六成到八成之间,每年达到千万余元,毛利率几近100%。

中国对发明专利的保护期是20年,这意味着朗科科技的99专利将在2018年失效。99专利的代理机构深圳睿智专利事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专利保护到期后,“谁用都可以,因为不受保护了”,而该专利失效后如果朗科科技要继续申请,一定要在原有专利的基础上有更新或改进,若与原有内容相同,将不能再进行申请。

有趣的是,在许多人看来,优盘早已经成了公认的通用名称,优盘就是U盘的中文名。而实际上,这二者所指代的对象并不一致。“U盘”是指基于USB接口的存储产品,而“优盘”则是朗科科技在1999年注册的商标,是朗科科技闪存盘的一个品牌。注册商标在大众眼里成了通用名称,或也可见朗科科技在商业运营中的成绩并不算太成功。

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存储容量的增长,以及在线存储、在线文件传输等日益多样化存储方式的出现,闪存盘一类的传统存储业务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但朗科科技多年来却并没有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给公司的业务带来转型或突破,并称“其在现有移动存储行业及存储相关新兴行业的自主研发严重不足,导致公司的竞争能力出现了重大变化。”

而上市至今,公司的管理层也在过去的七年里也经历了数次变化。

管理层风波

朗科科技的创始人,便是99专利的发明者邓国顺与成晓华。朗科科技在创立之初,二人共持有公司99%的股份。

2010年,朗科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于创业板上市。尽管股权经过稀释后,邓国顺与成晓华合计持股比例减少到了40%以下,但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以及99专利的发明人,二人仍被认定为朗科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并由邓国顺担任董事长。

不过上市仅8个月后,邓国顺就辞任了董事长职务。对于其辞职原因,外界分析是公司业绩不佳,上市后的第一季度利润只有200多万元,主要是专利运营的不稳定性所导致。而据《时代周报》2010年报道,除了业绩不佳,邓国顺的辞职或与公司内斗有关,称邓国顺风格霸道,不注重产品研发,公司已有内部斗争,曾发生多起经理级员工集体辞职事件。

而在当时引述朗科的前员工称,邓国顺的离职“还不是因为几个大佬打架”,“成晓华联合王全祥等人把邓给撵走了,他俩的关系非常铁,他们是一派。”

成晓华接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后,邓国顺作为董事,在行使职权时的投票显露了与成晓华的分歧。自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成晓华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公司董事会共审议通过了140个议案,董事邓国顺、钟刚强、王荣共对其中47个议案提出了反对或者弃权意见,朗科科技在年报中称,已经不能继续认定邓国顺、成晓华先生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2014年6月,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争议公开化。朗科科技组织了主要股东、董事和中介机构开会商讨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议题,各方的意见难以统一。第一大股东邓国顺认为,根据第二、第三大股东成晓华、王全祥在以往一案中投票的一致性,成晓华、王全祥两人为公司实质上的共同实际控制人;而成晓华、王全祥则认为自己与公司其他任何股东均未签署过一致行动人协议,都不承认自己是实际控制人。

在2014年2月份的董事会换届选举中,来自邓国顺提名的董事共4位,来自成晓华、王全祥提名的董事分别有3位和2位。在董事长的选举上,经成晓华提名并担任董事的石桂生作为董事长候选人,以5票赞成、4票反对的一票之差票惊险担任董事长。反对票均来自邓国顺提名的董事。

2015年8月,朗科科技经前五大股东终于统一意见,认定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而此时,中科汇通经过了从2015年4月份的不断增持后,成为了朗科科技的第二大股东,持有接近21%股份。

今年1月,在朗科科技的董事会换届选举上,来自中科汇通提名的2名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候选人均成功当选,并且新任董事魏卫成功当选董事长,中科汇通在成为朗科科技第二大股东近一年半后终于开始介入朗科科技的管理之中。

新入局的中科汇通会给朗科科技带来怎样的改变?有人认为,朗科科技内斗多年,主营业务缺乏可持续性能力,并且在资本运作上没有过什么大动作,券商出身的魏卫经中科汇通推选后成功担任董事长,是为了方便进行资本运作。

朗科科技以目前处于年报发布前期,规定不能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可以看到的是趋势,朗科科技的两位创始人已经越来越退居幕后,公司一度缺乏实际控制人,而中科汇通去年在4个月内举牌超朗科科技过20%股份之后,继而经过一年半的等待成功进入董事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朗科科技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