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5后”新帅到任,财通证券合规迎考验,并购之路何时开启?)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邢莉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对于“浙江籍”券商财通证券的合规管理而言,2025年是个“考验年”。
11月,因场外衍生品业务存在问题,财通证券及公司总助被浙江证监局点名。
而这并不是财通证券今年首触监管红线。开年至今,财通证券接连收到多次监管追责,罚单涉及反洗钱、境外子公司管理、场外衍生品业务、人员内控等。
公开资料显示,财通证券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前身为创立于1993年的浙江财政证券公司,2017年10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浙江唯一一家省属券商。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483.5亿元。
近年来,财通证券提出“争创一流现代投资银行”战略目标,聚焦“浙商浙企自己家的券商”定位。但从近五年经营来看,财通证券营收与净利润起伏较大,投行业务承压,管理层四换总经理。
在证券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监管秉持“零容忍”态度的当下,财通证券如何应对合规、经营与治理的多重考验,成为这家浙江省属券商的重要课题。
1、机构与高管遭“双罚”,合规迎考验
11月7日,浙江证监局对财通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措施,对财通证券高管裴根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措施。
监管部门明确指出,财通证券在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过程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标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未对挂钩标的实施及时动态调整;投资者资质年度复核工作不到位;未对业务管理系统权限、密码实施有效管理。
(图 / 证监会官网)
所谓场外衍生品,是在非集中交易场所,通过交易双方协商达成的金融合约。作为券商高附加值创新业务,场外衍生品带来业务增量的同时,对券商的资本实力、风控能力和客户资源均有很高要求。
而裴根财作为分管相关业务高管,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管理责任。
浙江证监局对裴根财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映监管部门对公司管理层履职不到位的严肃态度。
在此之前,2025年以来财通证券已多次因合规问题受到监管处罚。
202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财通证券因在客户身份识别、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报送等关键环节存在明显疏漏,被处以195万元罚款。
时任合规部副总经理吴某霞、时任合规总监申某新因对违法行为负有责任,分别被处4万元、4.1万元罚款。
2025年9月,财通证券再次收到浙江证监局开出的警示函,被指出境外子公司风控缺失、提名的境外子公司部分董事任职资格不合规等问题。
境外业务作为券商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布局,其风控水平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跨境风险隔离能力,而董事任职资格不合规暴露了公司在高管人员管理上的内控失效,进一步印证了其合规管理并非个别环节的疏漏。
从行业背景来看,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其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
近年来,我国证券行业监管体系持续完善,“零容忍”监管导向日益明确。头部券商纷纷加大合规投入,搭建覆盖全业务、全流程的合规风控体系,而从近期被罚情况来看,财通证券在合规建设上仍需加强。
2、五年业绩走势波动,投行、资管业务承压
业绩表现是券商经营能力的直接体现。
回顾财通证券近五年业绩走势,呈现起伏波动的特征。2022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27亿元、15.17亿元,分别同比下跌24.67%、40.84%,成为近年来业绩低谷。
这一年,资本市场整体波动较大,证券行业经营业绩承压。
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2022年度经营情况分析显示,2022年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同比下降21.38%;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下降25.54%。与之相比,财通证券对市场波动更为敏感,业绩降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2023年,随着资本市场回暖,财通证券营收、净利润均大幅反弹。当年,财通证券实现营收65.17亿元,同比增长35.03%;归母净利润为22.52亿元,同比增长48.43%。
但好景不长,2024年财通证券营收再次下滑3.55%到62.86亿元;归母净利润仅微增3.9%,达到23.40亿元。
(图 / 财通证券2024年年报)
分行业来看,除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业务、总部后台业务外,财通证券在2024年其他业务条线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受市场影响,股权融资数量和规模下降,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5.11亿元,同比下降33.00%。
与头部券商相比,财通证券的自营业务规模较小、投资品种相对单一,2024年呈现出较大幅度波动。2024年,证券自营业务、证券信用业务、境外证券业务,分别同比下降24.95%、11.51%、12.58%,境外证券业务毛利率一度达到-34.75%。
(图 / 财通证券2024年年报)
时间来到2025年,前三季度财通证券实现营收50.63亿元、归母净利润20.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9%、38.42%。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2024年同期的较低基数,以及受益资本市场回暖,经纪业务、投资业务的大幅改善。
财通证券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阐述营收与净利双增长的主要因素时称,“经纪两融业务受益于股基交易量、两融日均规模大幅提升,经纪净收入同比高增66%;投资板块大力推进大类资产配置,积极抢抓市场机遇,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创收同比增长约25%。”
不过,「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其投资银行业务依旧承压。今年前三季度,财通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29.20%。同时,其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9.57亿元,同比下降18.90%。
(图 / 财通证券2025年三季报)
在券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证券公司若不能尽快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多元业务的竞争力,未来业绩波动的风险将持续存在。
3、空悬一年总经理终落定,并购步伐不及浙商证券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财通证券近期终于迎来新一任总经理。
10月29日,财通证券宣布,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关于审议聘任总经理的议案》,正式聘任应朝晖为公司总经理。
(图 / 财通证券公告)
事实上,自2024年9月原总经理黄伟建到龄退休后,财通证券总经理一职长期空缺。该职位,由董事长章启诚代为履行。
公开信息显示,应朝晖是一位“75后”,具备丰富的金融从业经历。
资料显示,应朝晖出生于1976年,工商管理硕士。他曾任浙江省农信联社湖州办事处主任、电子银行部(零售金融部)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浙江省农信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浙江省担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近年来财通证券总经理职位的变动较为频繁。自2021年初至今,财通证券总经理一职已历经四任。
2021年2月,财通证券原董事、总经理阮琪因组织调动原因申请辞职,来自浙江交投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黄伟建出任财通证券总经理。履职三年后,2024年9月黄伟建因到龄退休而离任。
此后,财通证券总经理一职长期空缺,董事长章启诚“一肩挑”,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直至应朝晖到任。
作为一家具有鲜明“浙系”特色的区域性券商,财通证券通过密集的网点覆盖,深度对接浙江省内市场需求,已在证券经纪业务领域建立起显著的区域竞争优势。
在监管部门鼓励券商并购重组的政策背景下,不少券商抢抓合并重组机遇期。
董事长章启诚在年报致辞中,谈及公司2025年发展规划时也明确提到:“关注外延发展,在实现内生发展的同时积极把握行业并购整合机会,推动公司做强做优做大。”
不过从外界可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来看,财通证券目前似乎并无明确进展。
据华夏时报报道,8月初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质疑:“公司在行业兼并重组方面,一直较为沉默,之前有报道说公司持股湘财证券,请问公司是否有计划在行业兼并上迈出一步?”
对此,财通证券回复称,“公司重视并关注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提升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未来公司如有并购重组等重大事项,会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在行业兼并方面,同为“浙江籍”券商的浙商证券已先行一步。
2024年3月至今,浙商证券已通过多次加码将国都证券34.76%股权收入囊中,跃升为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目前,浙商证券整合国都证券已进入加速期。
(图 / 上图:浙商证券近十年总资产表现;下图:财通证券近十年总资产表现)
整合后,浙商证券总资产规模迅速扩张,财通证券与其差距进一步拉大。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浙商证券总资产达2190.4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2.16%;较财通证券的1483.50亿元,超出706.98亿元。而在2024年底这一差距仅为95.31亿元。
接下来,随着总经理走马上任,财通证券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如何积极把握行业并购整合机会,推动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公司又将如何应对合规考验?对此,「创业最前线」将持续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