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亚辉龙(688575.SH):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格隆汇11月17日丨亚辉龙(688575.SH)公布,公司于近日收到了由广东省药监局签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名称:可溶性 CD146 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注册编号:粤械注准20252401494。
CD146 最早被发现于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细胞上,后研究发现CD146存在膜型和可溶性两种形式,其中膜形式的 CD146 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淋巴细胞等组织细胞上,起到血管发生发展、细胞黏附迁移、免疫应答及细胞分化等作用。膜型 CD146 的胞外区经过金属蛋白酶切割等生理过程,从细胞表面脱落进入组织液中,形成可溶性 CD146(soluble CD146,sCD146)。sCD146 与膜型CD146 相比,缺失胞内区域和跨膜区域,其余结构与膜型 CD146 相同。研究表明,在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等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病人中,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中的膜型CD146表达升高,同时由于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增加等因素,脑脊液中sCD146 的浓度明显升高。在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病人的脑脊液中,sCD146 的浓度与多种炎症因子(如TNFα、IFNγ、IL-2、IL-17A 等)的浓度呈正相关,且相较于其他与疾病进程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如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可溶性粘附因子(sICAM、sVCAM)、炎症因子(LI-1β、IL-17A、IL-10、IFN-γ、TNF-α)等,sCD146 表现出了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测定脑脊液中 sCD146 的浓度,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依据。
sCD146 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院士发现的创新型指标,亚辉龙与阎院士团队携手,持续探索以该指标为靶点的诊疗方案。目前,亚辉龙分别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围绕sCD146的潜在应用领域开展深入课题研究。本次获批的诊断试剂产品,是亚辉龙与阎院士团队历时多年攻关达成的产学研转化成果,也是 sCD146 这一创新标志物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转化的首个检测试剂。
截至目前,公司已先后取得 173 项化学发光试剂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共250个发光试剂国内注册证)。本次《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取得,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产品线,增加了亚辉龙的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检测套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