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干货】智慧交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康威视(002415);通达电气(603390);大华股份(002236);千方科技(002373);五洋自控(300420);众合科技(000925);四维图新(002405);皖通科技(002331);深城交(301091)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慧交通产业链;智慧交通产业全景图谱
智慧交通产业链全景梳理
智慧交通行业链上游主要是算法设计,芯片零部件、数据内容、数据中心、软件平台、车载终端、感知设备、机电系统、通信模组和检测设备,中游主要是基建设施和服务,包括前期规划、设计、咨询和造价,中期为交通系统集成以及建设总承包,后期是运维、调度指挥以及应急管理。下游主要是应用领域,包括智慧公路、智慧公交、智慧机场、智慧港口以及智慧轨道。而智慧交通需要先进的技术进行支撑,GIS、GPS、C-V2X、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等,贯穿整个产业链。
智慧交通产业链各环节玩家众多,传统安防企业、互联网厂商、云计算服务商、算法提供商等均开始进入智慧交通各细分领域。智慧交通行业上游制造商具体包括算法提供商与电子器件制造商,相关代表企业有商汤科技、腾讯、海康威视、百度等;中游的智慧交通软硬件产品制造商代表企业有千方科技、易华录等;在下游智慧交通服务市场,代表企业如多伦科技、车联网络、大众交通等。
智慧交通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
从企业区域分布来看,广东、北京和浙江等地是我国智慧交通企业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其中广东地区智慧交通行业企业数量最多,有高新兴、捷顺科技、广电运通、佳都科技等企业;北京地区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程较快的地区之一,因此也有一批智慧交通企业,如千方科技、万集科技、四维图新等。
智慧交通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从中国智慧交通产业代表性企业经营情况来看,行业整体盈利情况良好,大部分上市公司毛利率在13%-45%之间。从2024年营收与毛利率数据看,智慧交通企业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均胜电子是汽车零部件的龙头企业,利用其自身汽车硬件优势开拓了车联通信产品,在多元化布局下,2024年营收超过558亿元。宇通客车凭借新能源客车规模化优势,在2024年获得了超过370亿元的营收,毛利率接近23%,维持稳定盈利;广和通2024年营收接近82亿元,持续突破自身市场规模。但收入规模较大的企业毛利率在15-20%之间,盈利能力承压;部分企业尽管规模较小,但毛利率较高,这些企业集中在技术壁垒领域,例如远望谷通过精细化管理与研发投入占比超10%,并持续巩固RFID技术优势;盛视科技依托智慧口岸解决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大华股份则在智能交通监控领域保持技术溢价。新大陆与华设集团凭借支付技术与交通规划的稳定需求实现均衡发展。
智慧交通行业代表性上市企业最新投资布局
从中国智慧交通产业代表性企业的对外投资来看,企业在智慧交通领域均围绕行业前沿方向布局,聚焦新能源、智能科技等核心领域,如交能融合、智能机器人、车联网等。投资方式多元,包括成立合资公司、设立基金、自建项目等,注重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企业均着眼长期发展,通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结合推动产学研落地,如中科创达的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同时重视市场拓展,既深耕国内市场,也积极布局海外,像大华股份拓展沙特市场。且投资规模可观,旨在通过持续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共同推动智慧交通行业升级。智慧交通产业代表性上市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前景展望与投资战略规划深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