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兴业证券:多方通力合作下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发展 看好eVTOL产业链的长期潜力)
智通财经APP获悉,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进入爆发期。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而国家发改委新设“低空经济发展司”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技术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同时看好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链的长期潜力。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低空”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4000米的空域。“低空经济”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应用领域有物流、农业、旅游等。潜在的低空飞行场景还有许多,可按照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进行细化门类和服务链条的拓展。
低空经济产业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航局、军方、企业等五个相关方的通力合作之下加速发展。1)中央政府对低空经济发展给予了清晰有力的支持,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等顶层设计陆续推出;2)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在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强调低空经济建设,从初步探索逐步转向全链条布局,政策重心由概念培育深化为规模化落地与生态构建;3)军方统一组织实施全国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近年来逐步细化规范我国空域划分,对非敏感空域实施流程简化,为物流、巡检等商业活动提供制度空间,逐步扩大开放范围,协同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空域管理改革;4)民航局针对航空器型号多、技术更新快、产品迭代快、应用场景复杂的特征,不断完善基于“运行风险、分类管理”的无人机适航审定模式,探索引入社会力量支撑适航审定工作机制,航天飞鹏无人机已在西安榆林适航,亿航已取得运营合格证,是全球首家获得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的企业;5)企业积极布局低空“蓝海”,不仅传统航空企业持续发力,以汽车行业为代表的其他领域巨头也纷纷跨界进军。同时,低空技术在多领域取得持续突破,为低空飞行器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和产业腾飞奠定技术基础。
2025年2月16日,航天飞鹏公司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从榆阳飞抵西安,标志着我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填补了国内大型无人机干线物流运输的空白。2025年3月28日,亿航智能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获得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在低空通航中,固定翼飞机、小型直升机和eVTOL是主流的几种技术路线,相比于前两者,eVTOL集成了自动驾驶、电动、低空航空元素为一体,噪音更小,成本更低,且能够垂直起降,省去了建造机场的成本,随时随地可以起飞和降落。
地面基础设施是eVTOL应用场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垂直起降机场是城市空中运输网络的关键节点,包括起飞降落区、停车场和航站楼等。面对eVTOL规模化、常态化运行管理需求,必须基于5G通讯、北斗星基导航等技术提供空中交通服务。
低空经济领域,主要从事低空经济运营及配套的上市公司有:苏交科、深城交、中信海直、海特高新、威海广泰等;主要从事空管系统相关产品业务的上市公司有:莱斯信息、四川九洲、中科星图、航天南湖,四创电子、国睿科技、纳睿雷达等;主要从事航空器研制的有:纵横股份、中直股份、航天电子、中无人机、航天彩虹、山河智能、万丰奥威、西锐等;主要从事航空器配套的有中航高科、光威复材、睿创微纳、应流股份、安达维尔、宗申动力等。
风险提示:应用场景普及率较低;低空经济发展“多头管理”与“管理空白”并存;关键核心技术壁垒相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