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证监会给巴奴IPO踩刹车:股权问题,集中持股,突击分红成焦点

来源:向善财经 2025-08-15 18:22:2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证监会给巴奴IPO踩刹车:股权问题,集中持股,突击分红成焦点)

文:向善财经

作为热搜常客,巴奴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在大众视野。

就拿最近来讲:

一方面:百果园董事长因为被吐槽太贵回怼网友的事,不少朋友第一时间就想起了那个男人:“爹”式教育网友“月薪5000不要吃火锅”的杜中兵。

甚至当时杜中兵的回应,一度被网友当做样板案例,要余惠勇出来道歉。

另一方面:近期中国证监会对巴奴的补充材料要求,在创始人言论风波之后,又一次把巴奴推上了舆论场。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在这个IPO的节点,这些问题稍显尖锐,也显得管理层不够专业。

//官方吐槽,巴奴如何应对?

具体来说,本月8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对17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其中就包括巴奴国际,补充要求涉及公司股权架构、社保和分红问题、信息安全等三大类共9个方面。

监管对巴奴的疑问,一句话总结,合规和细节不够完善,还有时下非常引人关注的民生问题,所以监管要求补充说明,咱们挨个来看:

1:股权架构,合理性受到质疑

股权这方面是篇幅最大的,总共有6小条,实际上,可以简化成三条。

杜中兵为啥换了个外国马甲持股?各种股权交易合规不?杜中兵老婆为啥不是共同实际控制人?

说白了,主要问题点在于绕道海外和共同实际控制人这个事,结合时下的背景,比较敏感,有不少网友就被带偏了,想歪了。

其实细想之下,问题很简单,港交所IPO的要求有一条是公众的持股比例不低于总股本的25%,在原本的架构当中,杜中兵和其夫人持有的比例远远超过了这个数。

所以,绕道海外,一方面可以避税,一方面可以绕开监管的要求,还能把股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只是,掌权这事,好说不好听,相比其他更合规,规模更大的同行,杜中兵在这方面就有点相形见绌了。

比如海底捞在上市前,创始人持股68.6%,之后降为47.5%;呷哺呷哺上市前为52.3%,上市之后为38.9%。

2:社保问题

监管要求披露兼职、外包员工的社保公积金缴纳情况。

招股书显示,截止一季度末,巴奴的员工人数为:全职员工1789、兼职员工3168,外包员工6124。

公司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3个月,公司欠缴的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分别约为160万元、120万元、70万元及10万元。

按照其员工薪资占总营收的比例来看,基本符合餐饮行业的平均值。同时,因为餐饮行业员工流动性大,即使不为兼职、外包员工缴纳公积金、社保,其实也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换个思路,这明显是泼天的流量,完全可以全部缴纳。

这么做一方面可以博得公众的好感,毕竟是直面消费者的餐饮品牌,杜中兵已经在舆论上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此时是翻身的好机会。

比如京东切入外卖市场的时候,就是依靠给骑手交五险一金,先在舆论上压了竞争对手一头。

另一方面,合法合规的,甚至是像京东一样,超额缴纳的,紧跟政策做好带头作用,这在全国化的过程中会大有裨益。

3:分红问题

公司被要求说明:报告期内分红内部决策情况以及税费缴纳、外汇管理等监管程序履行情况,结合公司负债等情况说明实施分红的合理性,以及在分红情况下本次上市融资的必要性。

税费的红线,上市企业一般不会碰。

所以,监管的问题,很明显是针对巴奴一边缺钱扩张,一边大额分红的矛盾点。

招股书中,巴奴于2025年1月宣布向股东派股息7000万元,截至6月9日已全额派付。若以投票权粗略计算,杜中兵家族分红超过5800万元。(以公司公布为准)

的确,招股书显示,其预计将新增100-200家门店,有点一边放血,一边输血的意思。

虽然巴奴是杜中兵几乎独资拥有的企业,但最缺钱的时候,钱进了创始人腰包,监管层由此怀疑动机合情合理。

而且按理说上市前夕,账面上的现金流越漂亮越容易拿到高估值,这个就只能等日后杜中兵的解释了。

总的来看,这些问题,在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这样专业机构的辅导下,不应该成为问题,甚至不应该被问询。

不过毕竟是家族式的民营企业,创始人有既要还要的想法也很正常,就看专业人员怎么闪转腾挪了。

此时,相比补充资料,未来的增长方向在哪里?似乎是巴奴更需要面对的问题。

//商业模式有BUG,创始人IP要发力

巴奴上市,明显是想要通过全国化的方式扩大经营,直白点,就是走海底捞、呷哺呷哺的路子。

海底捞和呷哺呷哺的业绩也确实给巴奴留下不少的想象空间,天眼查APP显示,海底捞这些年虽然增长放缓,但21年的营收就已经达到了411亿元。

甚至从底层的商业逻辑看,巴奴、海底捞、呷哺呷哺都是建在供应链这个地基上的连锁餐饮公司。

对应的,,巴奴的中央厨房,原产地采购等策略在行业中也算是头部,竞争力不弱。

但以巴奴目前的具体情况看,想要在全国市场分一杯羹,还有几点不足:

1:定位模糊

餐饮行业,本身是一个客户迁移成本低、竞争极其激烈、创业门槛较低的行业。

这个特性就导致这个行业广阔,但集中度极低,比如巴奴在火锅这个细分市场仅仅只有0.4%的份额。

所以想要在这个市场长期的竞争下去,就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和消费群体。

比如有同样特质,竞争激烈的酒店行业,亚朵近两年能够走出逆周期的趋势,就是精准定位了差旅人群,价格定的刚刚好,够多数公司报销的费用。

从定价来看,呷哺呷哺50多元,海底捞不到100元,一个是大众化的消费水平,另一个虽然贵些,但是独特的服务决定了,把生日,约会等场景放在这里十分合适。

巴奴的定位就比较尴尬,非常像现在的五星级酒店,有点高不成低不就。

高端的价格,说商务,请客喝酒谈事去个火锅店真不是那么回事;说大众,杜中兵自己也说了“5000以下别吃火锅”。

所以在五星级酒店都出来摆摊的当下,巴奴该怎么定位自己?值得思考。

2:品牌效应

连锁餐饮,底层供应链趋同,所以是一个非常吃消费者心智的领域,一定要形成品牌效应。

比如我们说起汉堡、薯条,第一反应绝对是想起麦当劳、肯德基,然后才会是塔斯汀、华莱士、汉堡王这样的二线品牌。

进一步拆解,我们可以把品牌效应看做产品口碑、情绪口碑两方面。

产品口碑:

品质这方面是巴奴的强项,各种原产地噱头加持下,配合上现代化的冷链技术,的确能保证品质。

但问题是,如何能够从一而终的保证产品的品质,在这方面,巴奴还需要加强管理才能配得上品质火锅的称号。

比如此前冲上热搜9元或18元,5片的天价土豆事件,彼时,巴奴的掌舵者杜中兵还表示,因为是富硒土豆,所以贵。

但很快,巴奴的富硒土豆片被曝硒含量不达标。

然后是同年的九月,由杜中兵儿子实控的,巴奴旗下子品牌“超岛”因羊肉卷含鸭肉成分被行政处罚,最终赔付830多万元,关停四家门店。

虽然巴奴强调子品牌独立运营,但在消费者心中,难免会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想法,是连锁反应,这对巴奴主品牌“产品主义”形象造成不小的冲击。

主品牌信任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情绪口碑:

现在的生活富足了之后,人的阈值是在不断的拉高的,要求就会更多。

优秀的产品说实话大家都有,谁能给更高的情绪价值,谁就更受青睐。

比如现在的汽车,为什么要整这些手势开门、动态灯带这样的花活,就是因为产品太成熟了,需要情绪价值形成差异化的竞争。

比如海底捞的生日歌,在网上演化出了很多段子,这些都是自然的情绪流量。

目前,除了杜中兵在网络上面败了一波好感之外……

3:逆周期能力

客观来看,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导致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预期收入下降,消费行为变得更加保守。

巴奴所在的是高端消费领域,但高端这两个字本身就代表着很难逆周期扩张,在近两年尤其明显。

比如白酒行业,原本高速增长的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企,现在增速也回归到个位数;哈根达斯、星巴克、良品铺子等各个领域的高端品牌,逐渐被蜜雪冰城,量贩零食,瑞幸咖啡这样主打性价比的品牌从市场中清退。

即使是在互联网上,客户群体这么庞大的基础上,主打品质的京东,现在的市值也只有巅峰期的一半了。

火锅这个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海底捞,呷哺呷哺,还是巴奴,都不例外,在翻台率不变的情况下,三家的客单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总的来说,餐饮本身就是一个同质化比较严重的行业。

巴奴主打的品质,呷哺呷哺能分离一个高端品牌“凑凑”出来,海底捞也能分离一个超高端的“某某”出来,正如海底捞张勇的那句“我们最强的地方其实是供应链,而非服务。

所以巴奴现在能打的牌其实不多,打磨创始人IP可以算一个。

在全国化的推进中,势必需要大量的宣发,用创始人IP造势是重要的一步。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薪资问题,如果这个时候能把一万多员工全部和公司深度绑定,都把社保公积金给交上,网民把杜中兵称作第二个于东来也说不定。

而且,这事也不是不现实,不信你看海底捞,全职交社保的员工就占了一大半。

当然,创始人声量太高,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因为马云,蚂蚁集团也因此蹉跎了一阵子。

杜中兵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民营企业家,在互联网时代本身是讨喜的,需要的是更多网感,巴奴国际的全国化之路少不了他的背书,但是也需要他谨言慎行。

最后,希望在蜜雪冰城之后,今年河南能再走出一个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五 粮 液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