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扛不住了,深圳地标将被7折拍卖!)
曾被 “港人北上 ”消费潮 救活的皇庭广场,再度被推上了法拍台。
7折拍卖深圳地标
8月12日,皇庭国际公告称, 其 全资子公司融发投资名下资产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即深圳皇庭广场)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将于2025年9月9日至10日被司法拍卖,起拍价为30.53亿元。
这一价格较三年前期主动挂牌时的56.2亿元已遭腰斩,较评估值43.61亿元 也折价近 三成 。
深圳皇庭广场位于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区,截至2024年末,深圳皇庭广场的账面价值为57.5亿元,占皇庭国际总资产的71.57%;深圳皇庭广场项目2024年实现营收3.7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6.03%。
如拍卖成交,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并对皇庭国际资产、负债及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可能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深圳皇庭广场被拍卖源于2016年的一笔关键融资。当年,融发投资以该物业为抵押,向中信信托借款30亿元,期限至2021年3月。由于皇庭国际2020年开始陷入财务困境,资金链逐渐紧绷,2021年贷款到期时,仍剩余27.5亿元本息逾期,直接触发了中信信托的司法查封程序。
为解决债务问题,皇庭国际2022年2月启动债务重组和重大资产出售,两次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融发投资100%股权,挂牌价格从74.93亿元降至56.2亿元,仍未找到买方。
2022年11月,皇庭国际与丰翰益港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丰翰益港计划通过债权置换股权的方式收购融发投资。但直至今年7月31日,皇庭国际公告上述事项的最新进展情况,仍未与丰翰益港达成一致意见方案。
债务重组方案迟迟未有结果,债权人选择7折公开拍卖抵押资产深圳皇庭广场。根据公告,深圳皇庭广场评估价格为43.6亿元,起拍价为30.5亿元。
五年亏损超45亿
皇庭国际的危机远不止这一笔债务。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底,皇庭国际总负债77.77亿元,总资产约80.0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12%。
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37.04亿元,货币资金约0.92亿元,存在严重的短期偿债压力。
而连年的亏损也耗尽了皇庭国际的“家底”。2020年-2024年,皇庭国际累计亏损超45亿元,2024年虽靠皇庭广场的收入勉强实现营收6.57亿元,但皇庭国际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皇庭国际预计亏损1.4亿-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亏损0.12元/股—0.17元/股。
对此,皇庭国际方面表示,上半年的亏损原因主要是目前公司原有部分借款融资涉诉导致公司融资成本上升,上半年财务费用金额约2.94亿元,其次是2024年公司因被动解除部分物业业务合同,由此可能导致公司在本期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之际,皇庭国开始转向半导体产业寻求突破。但转型之路并不平坦。2024年,皇庭国际功率半导体业务实现营收0.73亿元,同比下降43.69%,占总营收的11.05%,业绩贡献仍有限。
此外, 皇庭国际的实际控 制人郑康豪自2021年起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叠加公司持续亏损 及部分资产被查封,导致近年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全面收紧对皇庭国际的融资,融资成本攀升。
部分内容参考自:界面新闻、第一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