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访谈汇总:半导体企业排队上市)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强调加强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以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会议明确指出要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并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广东省已开始实施新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山东省则提出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的增值要明显高于GDP增幅。
海洋生物资源的医药价值巨大,新的药物研发机会将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基于海洋活性物质的新药研发。
2、《 光伏为什么还在洗牌? 》摘要根据InfoLink的数据,2025年硅料、硅片、电池片、TopCon组件的价格分别下降了11.42%、9.28%、10.52%、4.22%。
BC电池(双面电池)在SNEC展会上得到更多关注,并被认为有潜力打破TopCon技术的优势,尽管其大规模量产尚未实现。
TCL光伏科技通过“光伏+储能+充电桩+热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尝试在家庭能源系统中找到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国内市场,随着成本下降,这类系统具备落地可能。
3、《中国具身智能火热,不再简单追随马斯克》摘要
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通过机器人具备适应变化、做出决策和主动执行的能力,从而使机器人能够在生产线上更加灵活地应对多变的任务。
某家电厂通过智能机械臂在短短四小时内完成了新型号洗衣机的适配,之前这一工序需要工程师手动调试数天。
尽管具身智能的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行业专家指出,目前具身智能仍处于技术探索阶段,尚未达到成熟的产业化水平。
技术的突破需要解决仿真数据、强化学习等多个方面的难题,且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论,产业落地面临诸多关卡。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大多依赖人工编程,每更换产品型号就需要长时间的调整,而具身智能能够大大缩短这一过程,提升生产效率。
另一个问题是硬件的不统一,不同厂家生产的机器人硬件差异较大,导致数据无法共享和互通,增加了产业标准化的难度。
目前,大模型(如VLA、世界模型等)正成为具身智能的重要技术路线,但它们仍然面临控制轨迹、任务规划等技术难题。
业界普遍认为,要实现具身智能的全面落地,需要通过合成数据和真实数据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机器人的学习能力。
4、《半导体企业排队上市!科创芯片50ETF跌超2%》摘要
虽然短期内科技股面临回调压力,但市场对于科技领域的长期布局仍在持续,尤其是在半导体和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
科创芯片50ETF的成分股普遍回调,其中恒玄科技跌幅超过4%,寒武纪下跌超3%,中芯国际、澜起科技等股票也跟随下行。
2024年以来,随着“国九条”和“科创板八条”等政策的发布,国家层面对半导体产业的并购重组提供了更多支持。
典型的并购案例包括华大九天收购芯和半导体、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等,这些动作标志着半导体产业的整合正在加速,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一个上行周期,尽管面临库存波动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AI技术依然是未来五年半导体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AI的迅速发展正在推动AI服务器、AI手机、AIPC等终端设备的需求增长,形成了以AI服务器为核心的智能生态系统。
在AI的推动下,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仍将保持向上,尤其是在AI驱动的智能硬件领域,市场需求的全面升级是不可避免的。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将使2025年全球生成式AI支出同比增长76%,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AI服务器、智能手机和PC等硬件领域。
尽管地缘政治和出口不确定性给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带来了一定挑战,但随着Deepseek等本土AI企业的崛起,国内对先进制程的需求持续增长。
5、《广东发布首批创新药械产品目录,10款抗癌创新药上榜》摘要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广东省已获批创新药械产品目录(第一批),涉及107种创新药械,其中包括46种创新药物。
在本次公布的创新药品目录中,抗癌类创新药物占据了重要位置,共有10种抗癌药物入选,约占目录总数的22%。
康方的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在今年5月获得批准,用于联合含铂化疗或贝伐珠单抗治疗宫颈癌的新适应症。这一药物的上市不仅填补了国内一线宫颈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空白,还展现了康方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发能力。
派安普利单抗作为广东药企的国际化突破,不仅在国内获批治疗鼻咽癌等适应症,还在2023年4月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成为广东本土创新药物的国际化成功案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张力教授团队推动了依沃西单抗的研发上市,而徐瑞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则使替雷利珠单抗被纳入医保,并写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的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