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预制菜出海分析:中国预制菜出口规模迅速扩张,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布局海外业务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5年中国预制菜出海分析:中国预制菜出口规模迅速扩张,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布局海外业务)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双汇发展(000895.SZ)、安井食品(603345.SH)、广州酒家(603043.SH)、三全食品(002216.SZ)、千味央厨(001215.SZ)、金字火腿(002515.SZ)、海欣食品(002702.SZ)、味知香(605089.SH)、海底捞(6862.HK)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预制菜出口规模;预制菜上市企业营收增速及海外营收增速对比;预制菜上市公司海外竞争格局等

近年来中国预制菜出口规模大幅增长,广东省表现亮眼

在“中国制造出海”这一热潮席卷推动之下,预制菜也在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海外华人数量约有6000万,而与他们有着社交联系的熟人朋友达3亿之众,这些人群因饮食习惯与中国预制菜高度契合,成为中国预制菜出口的天然目标群体,潜在市场规模极为可观。此外,中国饮食文化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风靡全球,吸引了众多外国人对中国美食的关注。据美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布披露数据,近年来中国预制菜出口额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出口额约为30亿美元,2023年攀升至40亿美元,到2024年更是突破了70亿美元大关。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有力地表明,中国预制菜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正在稳步提升,中国预制菜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巨大发展潜力。

广东省作为我国预制菜产业大省,凭借其与东南亚地区的地理邻近性,以及丰富的饮食文化遗产,率先成为国内预制菜国际化进程中的先行者。广东预制菜产业以其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为依托,从单一的产品出口逐步拓展至全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实现了从国内生态构建到国际产能合作的跨越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广东预制菜企业通过建设共享工厂、设立产销研中心等创新举措,成功探索出一条“共享+出海”的新型国际化道路,有效整合了境内外资源,优化了出口资源配置,促进了内外贸一体化的协同发展。2024年5月,广东预制菜出海产业联盟组织的海外投资考察团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成功建立了海外预制菜“共享工厂”,为该省预制菜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农视网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省预制菜出口额占全国的18.7%。

国内预制菜上市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内餐饮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出海已经成为了很多餐饮品牌的“必选项”,且出海形式也将从出口转向全球生产。从行业上市公司披露数据上看,除金字火腿和春雪食品外,大多上市公司海外营收增速显著高于同期企业营收增速,惠发食品、广州酒家、海欣食品、双塔食品都是在2024年营收规模下滑的背景下,海外业务营收强势增长。

注:1)带**企业为2023年经营数据,带*企业为2024年上半年经营数据,其余为2024全年经营数据;2)此处对比均为同期经营数据对比

从海外布局上看,预制菜行业上市公司中三全食品海外业务规模最大,2024年全年营收规模达94.23亿元,海外业务营收占比高达42.86%,反映该公司在预制菜出海业务中走在行业前列;其次出海业务规模最大的企业为国联水产和双塔食品,2024上半年海外营收分别为11.27亿元和4.98亿元,海外营收在总收入中占比同样在50%以上,反映这些公司重视对海外市场的扩展。

注:横轴为上市公司2024年海外营收规模,仅披露半年报的以两倍测算;纵轴为海外营收占比,以最新年报数据计。

预制菜出海面临营业资质、营销渠道拓展等难题

中国预制菜企业出海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企业在海外注册品牌和认证时往往因缺乏资质和专业团队而受阻,导致出口进程缓慢;其次,缺乏自有品牌和标签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辨识度低,难以建立品牌影响力。此外,获取海外订单的难度较大,企业常因缺乏国际营销渠道和订单转化能力而错失机会。同时,语言障碍、不熟悉国际食品法规、国际贸易知识匮乏以及互联网营销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成为企业出海的障碍。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又给预制菜企业出海平添了许多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中小预制菜企业实现自主出口的能力,使得预制菜出口的进程艰难。

面对种种挑战,预制菜出海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开拓多元化市场,分散经营风险;培育出口资质,打通海外销售环节;注重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附加值;注重品牌建设,建设营销渠道,发挥品牌效应等。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即热食品(预制菜)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双汇发展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