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黄金大跳水,有人“亏麻了”,还要不要抄底?

来源:网易财经 2025-05-16 20:23: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黄金大跳水,有人“亏麻了”,还要不要抄底?)

在持续保持一段时间的历史高位后,金价连续踩下“急刹车”。

在最近8个交易日,有5天金价下跌,其中5月7日跌1.93%,5月8日跌1.74%,5月12日跌2.73%,5月14日跌2.23%。5月15日,现货黄金一度跌破3130美元/盎司关口,不过此后金价反弹,最终收涨1.95%。

不过,今天金价再次走低,截至发稿,现货黄金跌超2%,报3162.54美元/盎司。

这一波金价大跌背后原因是什么?接下去黄金是企稳上涨还是继续跌跌不休?

金价大跌 投资者亏麻了

这一波黄金凌厉下跌也出乎市场预料,不少前期高位买入的投资者已经浮亏不少了。

5月14日,据羊城晚报报道,有人分享了自己的贷款80万元买黄金的经历。据其表述,其成本价高达830元,现在感到非常心慌。据网友所述算了一笔账,从持仓价格的830元到现在的758元左右的价格,不算贷款利息、回收差价等,每克就已经跌掉了72元,80万元投资的损失在7万元左右。

另外,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有人买了一个手镯,近半个月价值缩水2000多元。不少网友发帖表示自己“亏麻了”,求支招。

据潮新闻报道,杭州95后小郭买入一周后,亏了两个月工资。五一节过后,小郭急匆匆地在几个银行都开通了积存金交易功能,并备好了资金,等待下跌时买入。

5月7日,黄金下跌,小郭果断在工行分两次买入了150克如意积存金,买入价格在809元/克附近,花费12.1万多。没想到一买就跌。小郭看着黄金走势,心里有点急,当天再次紧急在建行“补仓”100克积存金,这次积存价格为806.5元/克,她又投入8万多元。

一天之内,小郭就投入20万元买了250克积存金。“后来想想还是太急了,犹豫要不要撤回,但最后没撤。”小郭说,接下去的几天,黄金跌跌不休,她都不敢打开看。

按照5月15日16点积存金实时价格,小郭算了一下已经亏损近1.6万元,“真是没想到,会跌成这样,一个星期就亏了我两个月基本工资,这下老实了。”不过,小郭说,“慌倒也不慌,耐心等待黄金再次大涨吧。”

据新京报报道,金价大跳水,黄金遭到投资者“疯狂”抛售。5月15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在号称“京城黄金第一家”的菜市口百货大厦四层,黄金回购处排起了长龙,一名菜市口百货大厦销售人员称,“都觉得金价还能再跌。”

另外,有购买黄金类理财的投资者直言,“黄金让人心碎,在没彻底亏本前全部退了,完全没赚到钱。”

然而,另一边,不少投资者却在趁机“抄底”。5月15日菜百投资基础金价报736.2元/克,菜市口百货大厦投资金条柜台前顾客较往日多了不少,销售员忙着给顾客介绍产品、开发票、装袋。

金价未来怎么走?

据第一财经,根据美银本周公布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做多黄金在5月初依然是最拥挤的交易。然而,随着上周末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并于周一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投资者开始撤出黄金。

作为金价的潜在推手,美联储降息预期随之降温,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震荡上扬。地缘政治风险也有降温趋势。自上周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军事冲突后,双方已经实现了停火。

世界黄金协会称,从长远来看,黄金的投资需求应该继续得到很好支持。理由包括:仍具吸引力的表现、挥之不去的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中国保险公司的机构配置。有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黄金投资总需求量为552吨,同比暴增170%;全球金条金币总需求为325吨,同比增长3%,比五年季度平均水平高出15%。其中,中国一季度金条金币需求量达124吨,环比增长48%,同比上涨12%,创下历史第二高的季度水平,仅次于2013年二季度。

尽管近期金价有所回落,但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从中长期看,在地缘政治动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受避险情绪和投资需求推动,叠加全球央行持续购金,金价或仍将维持高位震荡。

东吴证券表示,金价中长期仍存上涨趋势,但短期上涨的动能被削弱。一是由于交易层面分歧加大,二是本轮黄金多头的“美元信用崩溃”叙事被打断。

高盛表示,在全球各国央行买入黄金的背景下,黄金2025年目标价格是3100—3300美元/盎司。摩根大通表示,虽然2025年金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有限,不过目标价格仍是3100—3300美元/盎司。花旗则称,黄金低于2700美元的价格都是便宜的买入点,黄金2025年目标价格是3100—3200美元/盎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吴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