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三一重工董事长套现近亿元后力推回购 海外上市未果再战港股胜算几何?

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03-21 15:1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三一重工董事长套现近亿元后力推回购 海外上市未果再战港股胜算几何?)

中国网财经3月21日讯 3月19日晚,一份来自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600031.SH)的公告搅动资本市场,公司董事长向文波提议启动10亿-20亿元股份回购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10月下旬,以向文波为首的公司股东及高管刚完成公司股票减持,合计套现了1.41亿元。这场“高管减持在前、公司买单在后”的资本戏码,与三一重工数次折戟海外上市的坎坷历程交织,也折射出传统制造业巨头在行业周期下行中的战略困局。

高管左手减持右手回购

这不是向文波首次提议三一重工回购股票,2024年1月31日,其同样以“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结合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等因素”的理由,提议回购6亿—10亿元公司股份。

2024年6月28日,三一重工以6.57亿元总回购额完成回购计划。在此次股票回购期间,三一重工股价从13.07元/股涨至16.50元/股,涨幅达26.24%。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此次回购计划结束十天后,三一重工高管减持窗口随即开启。

7月9日,三一重工的执行总裁易小刚和副总裁张科宣布将分别减持不超过 77.38 万股和20.97 万股。9月,三一重工再次披露包括向文波在内的7名公司股东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754.91万股公司股份,减持理由均为“个人资金需要”。

最终,三一重工高管半年内两次合计套现1.41亿元。其中,向文波、周福贵、俞宏福和席卿分别减持套现9124.54万元、1399.35万元、1694.47万元和276.02万元,刘华、刘道君、席卿未实施减持。而这也是向文波近年来最大的一笔减持,减持了500万股,其持股数量从3219.32万股下降至2719.32万股。

海外上市执念重

资料显示,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曾被称为A股“机械茅”,挖掘机销量连续13年稳居国内第一,巅峰期市值一度超过4000亿元。

不过,随着近年来国内基建需求的逐渐萎缩,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逐渐饱和,支撑三一重工业绩的最强动能出现了动摇。公司业绩自2021年开始持续下跌,期间市值最低曾跌至1200亿元左右。

2024年三季度,三一重工业绩恢复增长之势,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01亿元,归母净利润12.9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回升20.27%,但相较2020年巅峰时期仍缩水68.45%。

业绩回暖之下,三一重工对境外资本市场的渴望也再次被掀起。2月18日盘后,三一重工披露公司正在筹划赴港上市的计划。

细数三一重工的海外上市之路,最早要追溯至2011年。

2011年8月,三一重工获证监会批准发行H股,并于9月抛出一份34亿美元的筹资计划,期间一度传出将于2011年10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但后来由于市况波动宣布暂时搁置这一计划。

2014年,三一重工计划将挖掘机相关的核心资产和业务注入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并分拆其赴港上市但最终未果。

2022年3月,三一重工宣布拟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沪伦通规则修订后首家公告拟境外发行GDR意向的企业。

2022年12月,三一重工再次宣布调整策略,转而申请在德国法兰克福证交所挂牌上市,但最终于2024年4月宣布终止境外发行GDR事项。

在行业调整周期下,三一重工短期业绩回暖难掩长期增长动能不足的困境,而减持与回购交织的资本动作、屡次折戟的海外上市计划,均考验着市场对其战略定力的信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三一重工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