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访谈汇总:投资者由美股转向港股)
恒生指数的市盈率(TTM)约为8.8倍,市净率为0.92倍,分别处于近十年14%和18%的百分位水平,显著低于历史均值,表明港股整体估值较低。
市盈率处于过去十年的7.3%极低分位,科技板块的估值尤其低,体现出市场对科技股的极度低估。
港股的估值低于美股、日股和欧洲市场,是全球主要市场中估值最低的一个。这也成为许多投资者从美股转向港股的原因之一。
美联储可能延续降息趋势,这将缓解港股的估值压力并吸引海外资金回流至新兴市场。
2025年的政策刺激(如消费补贴、地产托底等)和企业降本增效将进一步推动盈利回升,形成“估值修复+盈利增长”的双重推动效应。
回购与分红提升将进一步增强这些企业的吸引力,如腾讯控股(00700)、阿里巴巴(09988)等。
政策刺激下,消费修复预期增强,CXO(医药外包)和创新药板块可能迎来估值和基本面的双重提升。
南向资金流入有可能推动估值折价的中小盘股价值发现,特别是具备成长潜力的细分领域龙头,可能成为新的投资机会。
“杠铃策略”建议在投资组合中同时包含高股息防御性资产(如银行、电讯等)和成长性较强的行业(如科技股),以平衡风险与回报。
2、《“杭特估”又有新催化》摘要
阿里云近期发布了AI大模型Qwen2.5系列,并成功突破视觉理解领域,为AI推理密集型计算提供了支持。
阿里云作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已在一线城市周边布局AIDC(数据中心),随着DeepSeek技术的引入,推动了算力需求结构的转变。
数据港、浙大网新等阿里云概念股迎来大涨,市场对阿里云AI技术和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视逐渐加深。
随着AI模型的蒸馏技术成熟,端侧模型部署的难度显著降低,突破了存储空间、算力消耗和推理延迟三大障碍。
这使得AI技术在手机、PC、AR/VR设备等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加速,推动AI产业链的出货量与渗透率提升。
随着国内芯片产业的不断发展,唯捷创芯、韦尔股份等公司在半导体领域表现突出,预计2025年国产算力将大规模起量,尤其是在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的推动下,相关企业或迎来快速增长。
近期石墨电极价格大幅上涨,钢厂已开始承接涨价,石墨电极价格上涨已从供应商层面传导至下游钢厂。
方大炭素等龙头公司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的投产上取得突破,预计2025年电炉钢产量将大幅增长,推动石墨电极需求回暖。
方大炭素作为行业龙头,近期表现强劲,随着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的投产,预计未来公司在高端石墨电极市场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3、《中际旭创:海外加大AI领域资本开支 》摘要
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46-58亿元,同比增长111.64%-166.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5-57亿元,同比增长111.90%-168.40%。
全球AI领域的资本开支持续增加,OpenAI与软银、甲骨文共同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亚马逊、微软、Alphabet和Meta等公司也加大了AI相关资本支出。
尽管Deepseek等大模型低成本化可能会对算力需求结构带来影响,但长期来看,AI算力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尤其是下游应用(如自动驾驶等端侧AI)将加速落地,继续推高光模块的市场需求。
根据LightCounting发布的2023年光模块厂商排名,中际旭创位居全球第一,稳固的行业龙头地位为公司业绩提供保障。
公司拥有1.6T硅光解决方案和自研硅光芯片,技术储备充足,将进一步巩固其在AI需求高企时期的行业领导地位。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53.92亿元、69.21亿元和87.40亿元,同比增长148.1%、28.4%和26.3%。
4、《“哪吒之魔童闹海”预期票房持续上修》摘要
根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影片的累计票房收入约为48.4亿元,光线传媒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约为9.5亿元至10.1亿元。
2025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刷新历史纪录,达到95.1亿元,其中《哪吒2》单片票房占比超过50%,达48.4亿元,远超预期。
影片的衍生品收入持续增长,包括绘本、盲盒、手办、乳制品、消费电子、汽车等多个领域的IP授权合作。
光线传媒有多个真人与动画电影项目在创作中,如《三国的星空》《姜子牙2》《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等,以及电视剧/网剧《山河枕》等项目。
由于2024年下半年缺乏高票房大作,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53亿元,较之前的预测下调了51%。
受《哪吒2》票房大超预期的影响,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将大幅上修至17.32亿元(较之前预测+47%)。
公司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52亿元,考虑到公司拥有丰富的项目储备,未来增长仍具备潜力。
5、《力帆科技 涅槃重生 》 摘要
L3及以上等级智能驾驶的政策试点和落地加速,多个搭载城市NOA功能的新车在2024年上市,预计智能驾驶技术将进一步普及至中低价位车型(例如10万以下)。
曹操出行计划在2026年前推出Robotaxi车型,而力帆科技的定制车产品在成本上具有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