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重组贷款却出现异常增长)
近期,北京银行上海分行一笔6.53亿元的不良资产包挂牌转让引发关注。该笔不良债权包对外底价1.5亿元,相较于总债权6.53亿元,等于“杀降”到2.3折直接“甩货”了。
不过正所谓“便宜无好货”,北京银行这笔打“骨折”的债权可能一点都不便宜。
据悉,这笔不良资产的来源包括上海阜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向前肉类副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美浴生活家居设计有限公司。其中,上海阜兴实业为此次出售不良债权包的主要债务人,对应不良规模约6.52亿元,其中本金4.66亿元,罚息约1.867亿元。
上海阜兴实业是阜兴系公司,而阜兴系早在2021年11月因非法集资565亿余元,被处罚金21亿元,实控人朱一栋犯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1500万元。
案发时阜兴系未兑付本金共计218亿余元,其中大部分资金早已被挥霍。可想而知,这笔债权收回的难度之大,这也就不难理解北京银行为何会2折甩卖了。
近年来,北京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在2023年年报中,北京银行提到“严控不良新增,统筹不良管理、加快不良处置,确保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据年报披露,2021年北京银行核销164.07亿元、2022年核销109.06亿元,2023年核销132.74亿元。
在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下,北京银行近年来不良率逐渐下滑。数据显示,2020到2023年,北京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57%、1.44%、1.43%、1.32%。不过,2023年末,北京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65.71亿元,较上年末反而增长了8.59亿元。
而且在北京银行不良率持续下滑过程中,重组贷款却出现了异常增长。截至2023年末,北京银行的重组贷款余额为151.70亿元,较年初110.68亿元增长了超40亿元,重组贷款占比0.77%,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同为万亿级城商行江苏银行2023年末的重组贷款余额仅为22.53亿元,南京银行58.56亿元。北京银行的重组贷款占比居头部城商行之首。
据了解,重组贷款是指借款人财务出现恶化或不能按期归还,对原来的贷款条款进行调整的贷款,包括延长贷款期限、借新还旧和转化等方式。重组贷款原本是为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待企业经营改善后再付本息,但在实际操作中不排除部分银行通过重组贷款躲避不良认定。当一家银行的重组贷款占比越高,其潜在的资产质量风险可能就更大。
和重组贷款类似,北京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也和不良率走出了背离的走势。2020年至2023年,北京银行关注类贷款占比1.14%、1.48%、1.61%、1.78%。
在银行贷款五级分类中,正常和关注类计提减值较低,而次级、可疑、损失三类不良贷款计提比例较高。为了避开计提减值的监管指标,一些银行会将不良贷款藏于关注类贷款中,以此降低利润压力。但这也导致银行贷款偏离度较高。
从2021年至2023年,北京银行的贷款偏离度分别为64.03%、78.96%、80.90%。同期该行的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分别为44.54%、28.96%、23.98%;次级贷款迁徙率为75.30%、27.13%、55.69%;可疑贷款迁徙率为26.47%、25.87%、66.23%。
贷款偏离度是指贷款的账面分类和真实分类的偏差程度,是衡量贷款分类准确性的逆指标,即偏离度指标值越大,分类准确性越差;偏离度指标值越小,分类准确性越高。
北京银行贷款偏离度居高不下,降低了其数据的可信度。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6月,北京银行因为14项违法违规,被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且处以4830万元的处罚,同时12名相关责任人被予以警告或罚款。该罚单中有有一条违规事项便是“资产分类不真实”。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