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佰泽医疗扩张后遗症:6.4亿巨额商誉之压,收入虽好却持续亏损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佰泽医疗扩张后遗症:6.4亿巨额商誉之压,收入虽好却持续亏损)

《港湾商业观察》黄懿

4月26日,佰泽医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佰泽医疗”)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和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大规模收购有区别的是,佰泽医疗从收购起家,目前仅有一家自建医院。

01

扩张收购推动数亿商誉

招股书显示,佰泽医疗通过于2018年6月收购北京京西肿瘤医院,藉助其所依托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学科优势,抢占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并将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建设成为佰泽医疗医院体系内的旗舰医院,然后赋能公司位于其他省市的体系内的医院。

据悉,2018年至2022年期间,佰泽医疗共收购5所医院,目前体系内的医院共有8所,其中,包括2家三级综合医院、1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和1家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分布于北京、天津、安徽、山西、河南等地。

佰泽医疗称,自2018年年底开始,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公司开始跨区扩张,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在2019年收购天津南开济兴医院、于2020年完成自建天津石氏医院、于2021年收购合肥佰惠长荣医院、于2022年完成变更太原和平医院为营利性医院、于2022年收购武陟济民医院,也在业绩记录期间管理黄山首康医院及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家非营利性医院。

此外,在此次募资用途中,佰泽医疗提到将会用于在有适当机会出现时在拥有庞大的人口及相对较高的肿瘤医疗服务需求的新市场收购医院。经弗若斯特沙利文确认,佰泽医疗的目标市场有足够符合公司标准的潜在收购目标。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尚未就收购签订任何意向书或协议亦未发现任何明确的收购目标。

而短期内大额收购也明显给佰泽医疗带来了商誉风险。

招股书显示,佰泽医疗已录得大额商誉。倘若厘定公司的商誉会发生减值,可能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商誉指所转让代价的公允价值总和超出截至收购日期计量的被收购方的可识别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净额的数额。

2021年至2023年(报告期内),佰泽医疗分别录得商誉5.08亿、6.43亿、6.43亿,主要来自于业绩记录期间收购的医院。

佰泽医疗称,公司不会摊销商誉,但倘有事件发生或情况改变显示可能发生减值,则会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评估。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过高的商誉对佰泽医疗可能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首先是减值风险,如果被收购医院未来盈利能力下降,或者未达到预期的业绩,商誉可能会面临减值。一旦计提减值,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当期利润,可能导致业绩亏损。其次是,财务稳定性风险:大额商誉的存在可能会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如果未来商誉减值,可能会引起投资者信心下降,影响公司的股价和市场信誉。随后是,税务风险:商誉减值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税务状况,因为减值可能会减少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最后还有可能涉及到合规风险,根据监管要求,公司需要定期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未能妥善处理,可能会面临监管审查和合规风险。”

柏文喜进一步指出,“证监会提示企业商誉7大坑,要求每年年底必须进行减值测试。这意味着佰泽医疗需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商誉的减值测试,以确保商誉的账面价值反映其真实价值,避免因商誉减值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同时商誉不进行摊销,但需要每年年底进行减值测试,这也是佰泽医疗需要遵循的会计准则。”

除了商誉水涨船高,收购医院还导致了佰泽医疗来肿瘤相关服务产生的收入占比出现下滑。

佰泽医疗称,考虑到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性质,公司专注于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并将其作为业务运营的核心部分,预期未来此趋势将会延续。

报告期内,肿瘤相关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77.亿元、2.43亿元及3.45亿元,占同期医院业务总收入的56.3%、39.3%、42.4%。肿瘤相关服务产生的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例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完成对武陟济民医院(一家综合医院)及太原和平医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一家综合医院,于2023年3月被认定为康复专科医院)的收购,其肿瘤相关服务占其总收入的比例相对较低。

也就是说,收购了上述的医院后,想要将其业务转向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02

营收增长,净亏损收窄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佰泽医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2亿、8.03亿、10.72亿,收入增长率依次为73.9%、33.6%;净亏损分别为6195.5万、7551.5万、2440.6万,累计亏损1.6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5667.5万、6924.5万、309.6万;经调整净亏损率分别为-12.3%、-8.6%、-0.3%;经调整EBITDA利润率分别为3.6%、4.6%、11.5%。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政府补助也在不断增长,报告期内,政府补助分别为28.3万、227.3万、402.9万。

招股书显示,于业绩记录期间,佰泽医疗的收入主要来自经营自有的六家民营营利性医院,提供包括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在内的医疗服务;管理及运营体系内的医院中的两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并从中收取管理费;及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

其中,医院业务录得收入分别为3.15亿、6.18亿、8.14亿,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68.2%、77.0%、75.9%;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业务收入分别为1.18亿、1.47亿和、2.15亿;医院管理业务收入分别为2628万元、3732万元、4112万元。

虽然来自医院业务的收入占比略微下滑,但是其毛利率却逐步好转,有很大的提升。报告期内,佰泽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9.0%、9.9%、16.6%。其中,医院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8%、3.3%、12.8%;医院管理业务的毛利率为73.1%、74.4%、76.8%;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业务的毛利率为21.7%、21.1%、19.2%。

对于毛利率增长,佰泽医疗表示,医院业务在2023年毛利率得以增长主要是因为自有医院的就诊人数增加,期间扩大了尤其是北京京西肿瘤医院的业务所致。

报告期内,佰泽医疗的医院业务的住院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38.4%、47.3%、48.1%。同期,自有医院的住院人次总数分别为5834人次、3.07万人次、4.45万人次,每次住院的平均支出分别约为3.03万元、1.23万元、1.16万元。

同一时期内,医院业务的门诊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5.9%、27.0%、27.0%。自有医院的门诊人次总数分别为19.65万人次、54.48万人次、70.15万人次,每次门诊的平均支出分别约为609.5元、395.2元、413.2元。

03

应收账龄较长,速动比率低于1

虽然佰泽医疗的营收在不断增长,净亏损也有所收窄,但是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报告期内,佰泽医疗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分别为1.08亿、1.99亿、1.96亿。

佰泽医疗指出,应收账款主要指就体系内的医院的民营营利性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应收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款项结余及就公司已交付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的贸易性质应收款项。应收票据主要指应收购买公司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的客户的银行承兑汇票。

同时,对于公共医疗保险计划承担的、由地方医疗保障局支付的部分医疗费用,佰泽医疗的自有医院通常会在下个月或下下个月收到该部分费用的大部分报销,其余部分费用一般会在公共医疗保险各结算年度结束后六个月内结算,除非该部分费用超过政府核定的年度限额(仅适用于中国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前的住院服务的医疗费用)。对于超过政府核定的年度限额的金额,通常在公共医疗保险下一结算年度进行报销,大部分也是在前六个月。

在此情况下,佰泽医疗账龄在6个月以上但9个月内的分别有237.0万、440.6万、94.3万;在9个月以上但1年内的分别由66.2万、1094.5万、403.2万;在1年以上的分别有15.5万、0、340.5万。其中,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账龄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的金额主要归因于应收公共医疗保险计划的账款。

由此,佰泽医疗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71天、71天、68天。截至2024年3月31日,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中40.6%其后已结算。

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佰泽医疗的存货成本分别为2.76亿元、4.59亿元及5.75亿元,分别占同期总主营业务成本的65.6%、63.4%及64.3%。

招股书还显示,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2月29日,佰泽医疗的即期债务中的计息借款依次为6139.5万、2.02亿、2.57亿、2.78亿;非即期债务的计息借款依次为1.11亿、7436.5万、9404.2万、8296.1万。

于业绩记录期间,佰泽医疗向黄山首康医院提供无息贷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该贷款为非贸易性质。与此同时,为支持黄山首康医院的业务发展,报告期内,黄山首康医院分别获授的7500万、2.54亿、2.34亿的信贷融资向若干银行提供担保。

报告期内,佰泽医疗的流动比率依次为1.6倍、0.8倍、1.0倍;速动比率依次为1.5倍、0.8倍、0.9倍。

值得关注的是,招股书显示,佰泽医疗存在未能为员工全额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供款的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供款的欠缴总金额约为2290万元。

总的来说,佰泽医疗目前面对的应收账款较多以及账龄较长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随着旗下的医院越来越多,需要对更对医院的正常运转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导致了其偿债能力下降,而如何更好控制商誉风险,无疑是个挑战。(港湾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