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管理层年轻化苏州银行样本:过去三年业绩疲软,新三年主动求变!

来源:机构之家 2024-05-23 17:5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管理层年轻化苏州银行样本:过去三年业绩疲软,新三年主动求变!)

【来源:机构之家】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初夏的苏州,微风拂过,江水轻波荡漾。拙政园、留园等名园内幽邃神秘,仿佛千年文人墨客的吟咏仍在耳边萦绕。

苏州,这座江南水乡,如一幅水墨画卷,点缀在太湖之滨,娴静而雅致。其经济地位也如一颗明珠,闪耀在金鸡宏图之中——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对外贸易迅速增长。2023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12.8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二;其中,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万亿元,位列省内第一、全国内陆城市第六。

然而,作为本地唯一法人城商行的苏州银行,其在上市城商行及江苏地区本地银行中的地位,却未能与苏州的经济表现同样出众。

从规模上看,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苏州银行的资产规模为6428亿元,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仅排名第11位。在江苏省内,它也落后于其他两家城商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

从经营情况来看,苏州银行相比江苏省其他区域性银行,仍然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江苏省作为经济富庶之地,拥有9家区域性A股上市银行,其中包括三家城商行和七家农商行。在城商行中,江苏银行的表现尤为突出。江苏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隶属于江苏省国资委,虽然该行于2007年才挂牌开业,但其源自多家城商行重组,基础雄厚,业务扩张迅速。其资产规模早在2014年已达到万亿水平,并在此后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成为省内第一大城商行。

南京银行成立较早(1996年),其资产规模在2016年达到万亿水平,2016年至2023年的年均增速达11.6%。

相比之下,苏州银行在2016年的资产规模仅为2600多亿元,在2016年至2023年期间,其年均资产规模增长率为12.7%。考虑到苏州地区的经济增速及该行自身较低的基数,这并不算是高速。

苏州银行在盈利方面更是表现平平。2019年至2023年,苏州银行年均营收增长率为5.9%,落后于另外两家城商行,在江苏省9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五;归母净利润年均增长率为16.8%,处于省内上市银行的中间位置。

相比于江苏银行的高位增长、规模直逼全国城商行龙头,南京银行曾以金融市场业务闻名,常熟银行借小微贷款实现高速增长,苏州银行在行业竞争中似乎难以找到其特色增长点。

其近几年的营收低增速备受诟病,而超高的拨备覆盖率和低不良资产率又显示出优质的风险抵御水平和充分的利润释放空间。可以说,苏州银行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银行。机构之家认为,其前期的低速增长和高拨备覆盖率与其偏好稳健的经营风格不无关系。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领导层大换血以及新三年发展规划的提出,预示这家银行或许将走上不同的道路。

上周五,苏州银行举办了2023年业绩交流会,会上管理层对该行的组织变化进行了详细解释,充分表达了今后的发展规划和愿景。新领导班子的拥抱变革和锐意进取之意溢于言表。

小而美的稳质增长之路

苏州银行的前身为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2004年,后于2011年经批准由农商行改制为城商行,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由农商行改制为城商行的银行。

初转制为城商行后,苏州银行满怀抱负,开启了一段领先于行业的高速发展期。

2011年至2014年,苏州银行三年的年均资产规模增长率高达35%,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二;年均营收增长率达到36.2%,位列42家上市银行榜首。可见,在这一阶段,苏州银行不仅资产规模高速增长,资产收益率更是成为同行中的翘楚。

图1、2:苏州银行年增长率。数据来源:iFinD,机构之家。

然而,在营收和规模狂飙之际往往隐藏着风险。

2015年以后,宏观环境发生变化,整个行业面临营收增长率的中枢下移,而原本领先全行的苏州银行此刻却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断崖式的营收下跌。

2015年,苏州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长已经明显放缓,从2014年的25%陡然下降到13%,低于同期上市银行的21%水平。与此同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从前一年的29%下降到19%,随后在2016年和2017年更是降至1%和-2%,远低于同期上市银行的8%和5%水平。

在规模和营收增长的转折点上,苏州银行的不良率已经急剧攀升,揭示了其前期高速增长带来的高风险敏感性。而之后的战略转型则是形势之下的安全牌。苏州银行由此展开了长期的业绩增长平缓、资产质量向好、风险抵御能力增强之路。

2013年,苏州银行的不良率为0.88%,处于上市城商行的中等水平,然而在2014年,迅速增长至1.37%,成为上市城商行中第二高不良率的银行。随后两年,不良率继续上升,到2016年已经达到1.49%。这种急速上升的风险主要受到当时对公大客户不良贷款的影响。

图3:苏州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数据来源:iFinD。

基于此,苏州银行于2016年提出了“以小为美、以民唯美”的发展战略,专注于“服务中小、服务市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暗示着苏州银行在该阶段选择了不主动追求大项目、大客户的信贷资源。

“要做好一家‘好行’而非一家‘大行’”成为苏州银行的信念。其随后的规模增长并不高,但资产质量优秀的结果,也就变得可理解。

此外,苏州银行在2016年进行了事业部制度改革,即在总行专门设立对公和零售事业部,直接对零售支行和分行的公司团队进行分别的垂直管理,包括信贷审批、额度审核等一系列业务。有分析师评价该改革:“事业部制度的改革弱化了分行的权利,改为由总行部门统筹规划,本质上也是在加强风险管控能力,降低高风险信贷敞口。”

苏州银行的“以小为美,以民为美”的发展之路延续至2022年,期间其不良贷款率已从充分暴露到逐年下降,至2022年仅为0.88%,达到了上市银行中的优等水平。在大量核销和清理不良资产之后,苏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从原先逐年下降到逐步攀升,增长至2022年的531%,居于上市城商行的第二位,上市银行的第四位。该阶段苏州银行资产质量显著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也位居上市银行前列。

图4.苏州银行拨备覆盖率(%)。数据来源:iFinD。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转型调整之后,苏州银行在2018年出现了资产质量和拨备覆盖率明显向好的转折点的同时,其营收增长和资产规模增长也在随后出现明显增长,但未长久维持,很快再次进入了业绩疲软期——2021年至2023年的年均营收增长率落后于大部分江苏省内上市银行。

图5、6. 2016年及之后苏州银行营业收入、总资产增速。数据来源:iFinD。

总体而言,2016年至2022年(包括2016年),苏州银行的年均营收增长率为7.9%,低于全国上市银行行业平均水平(8.3%),更低于江苏省内上市银行的平均水平(9.6%)。这与苏州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显然不符。

正如上周五苏州银行发布会上,董事长崔庆军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苏州银行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首次提出“以民唯美,向实而行”的战略定位,将之前的“以小为美”替换为“向实而行”。这意味着苏州银行决定改变之前的平稳增长路线,开始全面融入当地实体经济发展。

在2023年当中,苏州银行更是经历了多方面变革调整,与苏州当地经济共振之意愈加明显。

新形势新航向

从2023年各家上市银行年报表现可看出,当今银行业普遍存在营收、净利润增长乏力,息差收窄,中收承压,风险抬升的情形。行业进入了变革调整期,商业银行提升精细化运营水平、寻求差异化之路的需求更显迫切。

2023年是苏州银行首个完整实施“以民唯美,向实而行”新战略的年份。其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4.74%,达到6018.41亿元,规模增长明显,尤其是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7%,居于行业前列,显然苏州银行扩张步伐正在逆势扩大;营收同比微增0.9%,增长率在上市银行中居于中等水平,未体现明显优势;得益于高拨备水平释放利润,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7%;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贷款比例为0.84%,拨备覆盖率依然高居500%以上,达523%。

在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之时,苏州银行基于优于行业的资产质量,6000亿以上资产规模,活跃的地区经济优势,对行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外展开新作战规划,似乎正在脱离原稳定缓慢的增长之路,迈向更高增长航向。

1.管理层大换血,年轻化领导集结

2023年2月,苏州银行董事长王兰凤离任,担任近12年的职位,接棒的是出身于国有大行的崔庆军。随后,崔庆军于2023年4月获得了苏州银行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在同年8月,原行长赵琨辞去苏州银行行长和执行董事职位;10月,原副行长王强获得了行长一职。

除了董事长和行长这两位掌舵人的更替,其他关键职位,包括行长助理、董事会秘书、副行长等也发生了变动。

2023年9月,监事会主席杨建清和副行长魏纯相继辞职,新任监事会主席沈琪、副行长贝灏明和薛辉接替了他们的职务。同年1月,行长助理任巨光辞去了职务;董事会秘书李伟由朱敏军接替,尽管辞去了秘书职务,但李伟继续担任了执行董事和副行长的职位。4月27日,张小玉辞去了执行董事、副行长、首席信息官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的职务。据媒体报道,原上海银行总行现金中心总经理赵刚已加入该行担任副行长。

至此,苏州银行核心管理层大换血进入尾声,形成了由董事长崔庆军、行长王强以及副行长李伟、贝灏明、薛辉、赵刚组成的“一正四副”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崔庆军、王强、李伟、赵刚为70后,而贝灏明和薛辉为75后和80后。苏州银行这个年轻的城商行,迎来了相对年轻化的领导班底,创业正当时。

2.组织架构重组,取消事业部制

2023年10月,苏州银行着手进行了组织架构的大调整。他们取消并整合了原有的事业部编制,取而代之的是成立了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业务委员会,精简了总行部门数量。同时,他们强调要加强分行,完善分行内设机构,并积极推动综合性支行的建设。

2016年,苏州银行进行改革时,成立了事业部制,旨在增强风险管控。而此次取消事业部制、加强分行的举措,意在激发分支机构的经营斗志,加大业务拓展的步伐,如崔庆军所言:“这次对管理体系进行重塑是为了使其与发展战略更加适配,最大限度地释放经营潜能。”

崔庆军在业绩交流会上还表示,此次组织架构变革后,员工的内驱力增强,该行的业务拓展韧性和风险管理两手抓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3.新三年规划,深耕一体化经营

继2023年,上一个三年规划收官之年之后,苏州银行制定了新的三年规划,突出对客户的一体化经营。换句话说,实际上是要深耕精细化运营,对单一客户提供深度服务,充分挖掘客户价值。

具体来说,苏州银行计划以客户为中心,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多元金融服务。其中,围绕企业大客户展开业务的倾向较为明显,专门提到了抓好企业结算代发业务。这表明苏州银行原先的综合金融服务或未做到位,内部业务部门联动不足,还存在发展空间。

在差异化发展方面,苏州银行明确提出对公客户突出科创和跨境,而在零售业务方面突出民生和财富。这与苏州当地的科创和跨境企业资源丰富相符。

在新的领导班底带领下,苏州银行围绕新的三年规划制定了具体的作战目标和路线,强调深耕区域沃土,并进行了内部组织变革,加强保障,紧抓全行执行力的打造,颇有借苏州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之势而腾飞之势。

本月,2024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新鲜出炉,江苏省GDP同比增长了6.2%,高于全国水平的5.3%,其中,苏州市以7.9%的同比增速,傲居全省第一。5月6日,苏州银行宣布已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的正式批复,获准在江苏省徐州市筹建新的分行。徐州分行建立之后,苏州银行即在江苏省内实现了地级市的全覆盖。

期待苏州银行能够以立足苏州,覆盖全省为起点,借当地人杰地灵之优势,早日实现万亿规模之目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