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晨泰科技对外投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智能电力设备)
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月22日发布公告,公告称,该公司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晨泰新能源(杭州)有限公司”,注册地为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永晖路 233 号杭州湾智慧谷大厦。注册资本人民币 1,000 万元,经营范围主要为充电桩运营(公司名称、注册资金、注册地和经营范围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为准)。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专业从事智能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在智能化领域积累的电能计量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形成了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两大业务板块,产品包括智能电表、计量配套设备、用电监测、新能源充电桩等。公司是国内电能计量仪表行业最具技术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公司之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产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本支撑,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并受益于经济的发展。2021年以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启动,电力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电力需求稳步增长。202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8%。用电量需求中长期增长的动力,一方面来自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费的整体增长,另一方面来自于电能替代的驱动,即能源结构中电能占比的提升。
根据国务院2021年10月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预计“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清洁能源利用将大幅增加。鉴于电能是清洁能源利用的主要形式,电力系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2021年5月,南方电网印发了《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白皮书》,提出2025年前初步具备新型电力系统基本特征,2030年前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2060年前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并不断发展。重点举措包括加快新能源接入、推动多能互补的电源体系、加快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分区互联主网架、建设智能调度体系、深化电能替代和低碳转型、推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立南方区域统一电力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加快数字电网建设等。综上,十四五期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电网年均投资完成额有望维持在5,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2025年达到2,500万辆,2035年将达16,000万辆。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
业绩方面,2023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2亿元,净利润2838万元。
同壁财经小贴士: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晨泰科技(834948)2022年营业收入为438221200.0000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69630400.0000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6.0600%,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9.3126%。目前主办券商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方式为集合竞价交易,归属创新层。